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39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57例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患者,分别行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和单纯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伤口愈合率及伤椎Cobb’s角、前缘高度、椎管占位术后矫正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伤口愈合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术后伤椎Cobb’s角、前缘高度、椎管占位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1),且伤椎固定组在伤椎Cobb’s角、前缘高度、椎管占位矫正情况均优于单纯后路固定组(P<0.05)。结论: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较单纯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能更好的矫正伤椎畸形,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NF-κB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关系以及参附注射液的干预作用。方法:本实验设计为3组:正常对照组、脂多糖α(LPS)致伤组及参附注射液(SF)治疗组。采用静脉注射脂多糖(LPS)建立大鼠SIRS模型,并通过检测内毒素筛选成功模型。经相应处理后,各组分别检测不同时间点血液中单个核细胞核因子-κB(NF-κB)、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以及肺脏、肝脏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①LPS致伤后大鼠单个核细胞中NF-κB及TNF-α活性明显增高,2 h最明显(P0.05),其后逐渐下降;②血清IL-6浓度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升高(P0.05);③病理结果显示,LPS组肺组织出现肺泡出血、水肿,肺泡间隔弥漫性增厚、水肿和炎症细胞浸润;肝脏组织显示肝窦扩张、充血、局灶性肝细胞坏死。SF组肺脏和肝脏的上述损伤出现均明显减轻。SF组和LPS致伤组相比,可显著降低NF-κB活性、TNF-α及IL-6水平(P0.05),减轻肺脏和肝脏的病理损伤。结论:NF-κB等参与了SIRS的发生、发展,导致肺脏、肝脏损伤;参附注射液可能通过减少NF-κB的激活,减少TNF-α和IL-6的释放,减轻肺脏和肝脏的病理损伤,对SIRS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3.
Apoptosis is involved in reconstruction of tissue during repair of wound.Also,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formation of hypertrophic scar(HS) and keloma[1].Pathological scar will developed without apoptosis or regulation of apoptosis. Voluntary disappear of HS was related to apoptosis of fibroblasts[2].So, inhibition of apoptosis of fibroblasts was considered as a new method for preventing formation of HS.Low-density He-Ne laser was used as induction factor of cell apoptosis. It is the …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严重多发伤的临床特点及救治措施.方法 对1999年9月~ 2006年3月救治的413例严重多发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的临床诊断均符合多发伤标准,创伤严重度评分(ISS)>16,平均23.5±8.2.急诊手术322例次,其中64例在1次麻醉下分组同台完成了2个以上部位的手术.重症监护病房(ICU)平均住院(21.8±5.6)天.临床治愈289例(70%),致残67例(16.2%),死亡57例(13.8%).结论 诊断性胸腹腔穿刺和床旁B超检查快速、简洁、敏感.病情允许的伤者可考虑头、胸、腹同时CT扫描.手术顺序应按其致命性严重程度决定,尽可能在一次麻醉下分组同台处理不同部位的损伤.主动实施损伤控制性手术(DCO)策略,术后均进入ICU,可有效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25.
腹内压监测在严重多发伤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腹内压(IAP)检测在严重多发伤诊断、监测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分别分析比较严重和轻度多发伤的腹内压水平、病死率、比较重度和轻度腹内压升高患者的MODS评分、器官功能障碍发生率和病死率.结果 严重多发伤患者的腹内压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腹内压水平与严重多发伤患者的MODS评分、器官功能障碍和病死率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 腹内压升高与严重多发伤患者的病情及预后有密切关系,对严重多发伤患者入院后进行腹内压测定有助于多发伤患者病情的评估和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鹿茸多肽对皮肤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将48只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1组、实验2组、实验3组,每组12只。以大鼠背部脊柱为中心设计5 cm×5 cm创面,实验1组单纯肌肉注射鹿茸多肽,实验2组单纯创口外部用鹿茸多肽,实验3组则肌注与外部混合应用,均每日给药1次,分别于24,6,,8,10,121,4 d观察创面的愈合情况;于第10天测量创面大小,计算愈合面积及愈合速度;计数单位质量组织细菌数;测定肉芽组织羟脯氨酸含量。结果创面愈合面积、愈合速度和肉芽组织羟脯氨酸含量实验3组优于其他3组,而单位质量组织细菌计数低于其他3组。结论鹿茸多肽能够提高皮肤愈合速度,增加组织细胞间连接,加速上皮化生。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探讨简易改良法(可吸收缝线加钢丝环扎)与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并锁骨远端骨折的I临床疗效.方法 1998年7月至2005年12月采用简易改良法(可吸收缝线加钢丝环扎)或锁骨钩钢板治疗48例肩锁关节脱位并锁骨远端骨折患者.简易改良法组23例,男14例,女9例;左侧9例,右侧14例.锁骨钩钢板组25例,男16例,女9例;左侧10例,右侧15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满意率及各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按照Lazzcano标准评定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48例患者术后获6个月~2年1个月(平均1年2个月)随访.简易改良法组1例有肩部轻度疼痛,1例肩部有牵拉感.按照Lazzcano标准评定:优21例,良2例,优良率100%.锁骨钩钢板组1例反复肩关节活动疼痛,1例肩关节上举轻度受限.按照Lazzcano标准评定:优23例,良2例,优良率100%.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8,P=0.93).结论 简易改良法与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并锁骨远端骨折固定牢固,符合生物力学要求,肩锁关节功能恢复好,疗效满意;且简易改良法无需二次手术,费用低.  相似文献   
28.
胸腰椎爆裂骨折不同内固定方式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治疗方式迄今仍存在着争论。随着脊柱生物力学及固定器械研究的不断深入,多数学者对治疗措施的选择开始逐渐趋于一致。现就其有关问题综述如下。一、概述胸腰椎骨折的手术内固定治疗可追溯至1891年的Hadra棘突钢丝内固定。100余年来,随着脊柱生物力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及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脊柱内固定器械的设计与应用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1]。1951年Harrington棒被首先应用于脊柱侧弯的治疗。1960年Harrington率先将该技术用于脊柱骨折的治疗,由于Harrington棒具有纵向伸开、恢复脊椎高度…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讨交锁髓内钉在肱骨干骺端骨折中的应用 ,扩大交锁髓内钉的适应证。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9年 5月~ 2 0 0 3年 3月行肱骨干骺端骨折交锁髓内钉固定术的患者 12例。 12例肱骨骨折中 ,骨折线位于外科颈以上 5例 ,距肱骨下端关节面3~ 4cm以内 7例 ,其中累及肩关节 2例。根据临床疗效综合评定该手术方式的可能性。结果 术后无 1例发生伤口感染、骨不连、关节功能障碍等并发症。随访 10~ 36个月 ,平均 2 5个月 ,肱骨远近端骨折平均愈合时间分别为 10周、 11周 ,所有骨折均愈合 ,术后 6个月正常持物。评价按Rodriquez-Merchan标准 :优良 11例 ,1例畸形愈合 ,优良率为 91 6 %。结论 在肱骨干骺端骨折中使用交锁髓内钉疗效满意 ,扩大了交锁髓内钉的适应证。  相似文献   
30.
目的在动物整体水平上分析甲状旁腺激素(PTH)对成骨的调节作用,探讨Glu/Asp丰富羧基端域Cbp/p300相互作用反式激活因子1(CITED1)在骨代谢中的调节作用。方法以间断小剂量PTH皮下注射的野生型C57BL小鼠为实验组,同体积生理盐水皮下注射的野生型C57BL小鼠为对照组。处死后取股骨检测小鼠的骨代谢表型,如皮质骨、松质骨的厚度和骨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量小鼠血清中Ⅰ型原胶原肽(PⅠNP)、骨钙素(OC)、骨碱性磷酸酶(BAL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的浓度。取1日龄野生型C57BL小鼠头盖骨制备颅骨成骨细胞,分别经含PTH(PTH处理组)、含PTH和蛋白激酶A(PKA)信号通路特异性抑制剂H 89 2HCl(共处理组)及不含此两制剂(未处理组)的培养基培养,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PTH处理组、共处理组、对照组颅骨成骨细胞中骨代谢相关分子的表达。结果显微CT定量测量结果,实验组小鼠反映皮质骨及松质骨的骨量和骨厚度指标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 <0. 05,P <0. 01)。ELISA检测结果示,实验组小鼠外周血清中PⅠNP、OC、BALP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增加,TRAP浓度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 <0. 01,P <0. 05)。Real-time PCR结果显示,共处理组颅骨成骨细胞OC、碱性磷酸酶(ALP)的mRNA表达较PTH处理组显著下降,TRAP的mRNA表达较PTH处理组增加(P均<0. 01)。Western blot细胞定位结果发现,不用PTH刺激的未处理组,CITED1蛋白均定位于细胞浆中;PTH处理组,CITED1明显转向细胞核;加H 89 2HCl的共处理组CITED1向胞核转移被抑制。结论PTH可能通过cAMP/蛋白激酶A(PKA)信号通路促进共转录因子CITED1出入细胞核,特异性地调节OC及ALP基因的表达,参与骨代谢的调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