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39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比较后路腰椎椎间植骨融合术(PLIF)和后外侧植骨融合术(PLF)治疗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10年3月至2012年5月收治手术治疗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并获得完整随访资料的患者47例,男22例,女25例;年龄42-67岁,平均54.3岁。根据Meyerding分型,Ⅰ型17例,Ⅱ型28例,Ⅲ型2例。其中PLIF组的25例,PLF组的22例。分析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并发症,对术前术后JOA评分、腰腿痛VAS评分及影像学指标进行随访,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平均手术时间:PLIF组(186.64±30.33)min,PLF组(154.48±42.27)min;平均出血量:PLIF组(543.24±72.24)rnl,PLF组(423.67±54.33)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PLIF组滑脱率(8.4±5.1)%,椎间隙高度(0.312±0.039)%,椎间孔面积(0.169±0.023)%;PLF组滑脱率(14.3±6.2)%,椎间隙高度(0.233±0.041)%,椎间孔面积(0.138±0.025)%,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IF组和PLF组JOA、VAS评分术后均高于术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术前、术后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PLIF和PLF在治疗腰椎滑脱症均取得了相当疗效,与PLIF相比,PLF在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效果更好,而PLIF在维持椎间高度、椎问孔面积以及矫正滑脱率方面疗效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临床干预作用及对核因子-κB(NF-κB)活性的影响,以初步阐明其机制。方法:选取我院满足SIRS纳入标准的患者18名,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治疗组和参附注射液(SF)治疗组,每组6例。经相应治疗后,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分别检测各组患者不同时间点血液中单个核细胞NF-κB、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变化。结果:参附注射液治疗组患者血NF-κB、TNF-α、IL-6水平第1天达最高水平,随后逐渐下降,与空白对照组及生理盐水组比较具有显性差异(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可能通过减少NF-κB的激活,降低TNF-α和IL-6的释放,进而减轻肺脏和肝脏的病理损伤,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3.
髋臼骨缺损髋关节置换31例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目的 探讨非感染性髋臼骨缺损的人工髋关节置换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31例非感染性髋臼骨缺损的髋关节置换经验,研究植骨、固定、髋臼置换和功能康复的新方法。本组男18例,女13例;年龄23—73岁,平均55.5岁。根据美国骨科学会(AAOS)的分类方法:节段型骨缺损5例,空腔型骨缺损7例,混合型骨缺损5例,骨折型骨缺损6例,关节融合型骨缺损8例。结果 本组手术全部成功,术后无感染发生。手术后随访24例,随访时间6—68个月,平均24.3个月,随访时关节无疼痛,对手术结果满意,髋关节功能较术前显著改善。结论 (1)对节段型和混合型骨缺损,大块植骨时应辅以颗粒骨,并尽量选用较稳固的钉板系统固定。(2)使用带缝匠肌髂骨瓣植入重建髋臼缺损为活骨移植,成骨较好。(3)建议对髋臼非感染性骨缺损的髋关节置换尽量采用非骨水泥型臼杯。  相似文献   
104.
105.
目的 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后非手术椎体骨折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行PKP治疗OVCF的133例(174椎)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椎体新发骨折,分为再骨折组与对照组.随访时间为12~18个月,平均为(15.48±2.28)个月,统计分析病人的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腰椎骨密度、受伤椎体个数、骨水泥用量、手术入路、骨水泥是否渗透至椎间盘、术后伤椎前缘高度恢复率以及Cobb角恢复率等因素.结果 术后28例(21.05%,28/133)病人再发骨折,再骨折组的平均年龄为(76.32±7.59)岁,5例发生骨水泥渗透至椎间盘(17.86%,5/28),腰椎骨密度T值为(-3.60±0.79)SD,椎体前缘高度恢复率为(50.39±1.87)%,Cobb角恢复率为(53.07±3.91)%,以上指标与未再发骨折的病人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以上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仅骨密度与再骨折的发生存在显著相关性(P=0.031).结论 骨密度、年龄、骨水泥向椎间盘渗漏、椎体前缘高度恢复率及Cobb角恢复率是PKP术后出现非手术椎体骨折的相关因素,但术前骨密度是其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探讨双钢板经皮微创接骨板固定技术(MIPPO)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 方法 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共收治36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男21例,女15例;年龄18 ~56岁,平均30.5岁.骨折按Schatzker分型:Ⅴ型20例,Ⅵ型16例,采用前外侧和内侧联合切口入路,应用MIPPO技术行内、外侧高尔夫棒型支撑接骨板内固定术.术后常规摄X线片评价骨折愈合及内固定物位置情况,记录膝关节活动度、切口愈合情况及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等. 结果 36例患者术后获4 ~ 23个月(平均13.5个月)随访.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4~13个月,平均6.9个月,无再骨折发生.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平均为86.8分(74 ~ 93分).4例(11.1%)患者出现成角畸形. 结论 双钢板MIPPO技术创伤小、并发症少、复位确实可靠、操作简单、骨愈合率高,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同时,只有严格掌握手术操作原理,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经皮加压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2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骨折按AO分型:A 1.2型2例,A 1.3型5例,A 2.3型8例,A 2.2型11例,均利用经皮加压钢板内固定,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观察疗效和分析结果。结果手术时间平均40.5(30~45)min,术中出血平均50.5(30~100)ml,放射投照时间为20.2(15~25)s。1例患者术后第7 d因深静脉血栓致急性肺栓塞死亡。余2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8(3~14)个月,参照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价术后功能,优23例(92%),良2例(8%),优良率达100%。结论经皮加压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固定牢靠,并发症少,尤其适用于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108.
目的研究经皮单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用于治疗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经我院40例确诊的胸腰段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20例。对照组行常规经后路椎弓根钉固定手术(以下简称短节段术式)。实验组行经皮单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手术(以下简称单节段术式)。对比观察两组在手术前后的影像学效果以及术中的相关情况。结果在经过不同手术方式的治疗后,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复位疗效相当。术前术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椎体前缘的高度和后凸Cobb’s角以及椎管的受堵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两组患者椎体前缘的高度和后凸Cobb’s角以及椎管的受堵方面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验组在切口长度和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等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经皮单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具有创伤小和用时短以及出血少等优点,推荐其为临床上治疗部分创伤性导致的胸腰段骨折术式。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总结X-tube辅助下TLIF技术与局限性减压治疗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X-tube辅助下多裂肌间隙入路部分椎板切除、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患者35例,单节段23例,双节段12例,年龄39~68岁,平均年龄53.6岁.35例患者中28例有效随访10~23个月,平均19个月.疗效评定症状改善率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下腰痛评分标准,对患者手术前及手术后6周~12个月的疼痛程度进行评分.结果 手术耗时单节段70~135 min,平均100 min;双节段120~210 min,平均150 min.术中出血单节段250~500 mL,平均300 mL;双节段350~800 mL,平均600 mL.28例随访患者中,症状改善率,优14例,良8例,一般2例,差2例,优良率达82%.椎间融合良好25例,另3例植骨融合欠佳,仍有较顽固下腰部疼痛,但较术前减轻.结论 X-tube辅助下TLIF技术与局限性加压治疗椎管狭窄症创伤小、并发症少,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0.
锚钉在跟腱断裂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强生Fastin锚钉治疗跟腱断裂的临床效果。方法 18例新鲜跟腱断裂患者,断裂平面距止点平均1.5(0-2.5)cm。手术取跟腱内侧纵形切口,暴露跟腱断端,修整后在跟骨结节跟腱止点处置入强生Fastin带线锚钉,用锚钉上连接的Ethibond-2号缝线缝合断裂跟腱。结果 18例均获得随访,平均13(8-15)个月。术后X线片未见骨锚松动或脱落。按Arner-Lindholm标准评定疗效,优14例,良3例,差1例,优良率94.4%。结论 Fastin锚钉治疗止点附近跟腱断裂临床效果满意,具有肌腱修复可靠、操作简单、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