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45篇
内科学   6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目的比较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探讨胸腔镜联合纵隔镜胸腺扩大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2016年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收治的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58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3组:A组(胸腔镜组)32例,B组(胸腔镜联合纵隔镜组)15例,C组(经胸骨正中开胸组)11例。比较各组临床效果。结果在手术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和总并发症发生率上,A组和B组均显著小于或短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肌无力危象发生率(6.7%)低于C组(36.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B-C=0.058);三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22.0±39.4)min、(130.3±42.5)min、(142.3±40.8)min,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清扫程度(1级,12例,80.0%)显著高于A组(1级,14例,43.8%,P0.05)。三组术后有效率分别为84.4%,93.3%,90.9%,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联合纵隔镜胸腺扩大切除术不仅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而且能更为彻底地清扫胸腺及脂肪组织,能达到与胸骨正中开胸术式相当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2.
食管癌是全球第八大癌症。全球人口老龄化给老年食管癌患者的管理带来了挑战,因为他们有很多伴随衰老而来的疾病和生理变化。此外,癌症治疗的耐受性以及在患者人群中使用联合治疗的方法来指导治疗的数据有限。我们回顾相关文献,讨论手术切除的作用以及对老年患者潜在并发症的影响、联合治疗的基本原理以及基于放化疗的治疗对患者人群的潜在益处。关注老年食管癌患者的管理,并强调综合老年评估的作用,以便更好地为老年患者提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研究季铵盐壳聚糖对A549细胞增殖能力、侵袭力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使用含有不同浓度季铵盐壳聚糖的RPMI1640培养基培养肺癌A549细胞,采用台盼蓝拒染法检测A549细胞的存活率,MTT法检测季铵盐壳聚糖对A549细胞生长的抑制率,Western Blot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情况.结果 台盼蓝拒染实验显微镜下细胞计数显示,A549细胞的存活率大于95%,满足实验要求.MTT实验中随着季铵盐壳聚糖浓度的增高(分别为50,100,200 μg/mL)对A549细胞生长的抑制率的逐渐增强[分别为(27.57±0.037)%,(66.69±0.40)%,(81.55±0.72)%],MMP-9蛋白表达水平也随之降低,呈剂量依赖性,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季铵盐壳聚糖能够抑制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的增殖,减少MMP-9的表达,进而降低肿瘤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其作用效应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104.
胸腺瘤相关疾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胸腺瘤是前上纵隔最常见的肿瘤,约占成人纵隔肿瘤的20% ~ 40%.胸腺瘤起源于胸腺上皮,生长缓慢,大多无明显症状,通常为良性,有潜在恶性,易浸润周围组织或区域转移.胸腺瘤与自身免疫紊乱密切相关,常伴有重症肌无力(MG)、各种血液系统疾病,结缔组织疾病及全身其他系统疾病等.胸腺疾病的伴随症状是一组复杂的全身病症,约1/3的胸腺瘤患者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伴随疾病,病种多达30余种.其发病机制与胸腺瘤有相关性.特别是胸腺瘤伴随的MG、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RCA)及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对指导临床诊断及治疗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05.
微转移可能作为恶性肿瘤转移的早期过程已受到肿瘤工作者的重视,随着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这一领域已有长足的进步。本文就目前食管癌微转移的诊断研究进展及临床意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6.
自发性食管破裂又称Boerhaaves综合征,是胸外科少见但比较凶险的急性疾病,由于其发病率低,临床重视不够,常延误诊断及治疗[1].我院1996年1月至2008年12月共收治自发性食管破裂31例,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本组31例,男27例,女4例,年龄34~80岁,平均58.5岁.均有呕吐病史,其中28例发生在饱餐或饮酒后,2例为清晨空腹刷牙时诱发呕吐所致,1例为喷洒农药后呕吐导致,发病到入院确诊时间为4h~7d.全组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胸痛和发热,23例有呼吸困难,8例可触及颈部皮下气肿,5例伴有感染性休克.胸片或胸部CT检查发现左侧液气胸26例,右侧液气胸4例,1例患者仅表现为纵隔气肿.纵隔内密度不均,组织结构不清,食管破裂处管壁增厚,后纵隔可见气体影.有液气胸者行胸腔穿刺或胸腔闭式引流,均发现带有酸臭味的浑浊液体,口服美蓝后均有蓝色液体引出;1例纵隔气肿患者行食管碘油造影,发现有造影剂外溢至纵隔.  相似文献   
107.
肺炎性假瘤29例外科治疗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肺炎性假瘤(Inflammatorypseudotumorofthelung,IPL)是一种非特异性炎症转归的肺实质肿瘤样病损,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征象。发病机理不明,组织学表现复杂,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易与肺部恶性肿瘤、结核瘤、肺囊肿等相混淆。对1986年以来我科收治29例IPL患者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23例,女6例;平均年龄46(35~72)岁。病程1周~6月,其中1~3个月占62%(18/29)。4例因健康检查发现肺部异常块影但无任何症状,余皆不同程度地出现咳嗽、痰中带血、胸痛、胸闷、气喘、不规则发热等。6例发病前有明…  相似文献   
108.
自发性食管穿孔是胸外科少见但比较凶险的急性疾病,由于临床重视不够,常延误诊治。我院自1996年1月至2008年12月共收治该病3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胸腔镜辅助心外膜电极植入同步化(CRT)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效果。方法 3例心肌病慢性心功能衰竭患者经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明确诊断心衰伴心脏不同步运动,DSA下植入左室起搏电极失败后采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植入左室心外膜起搏电极完成CRT。术后观察血流动力学、并发症、起搏参数、监护室和住院时间、心功能状况、心电图QRS波群时限的变化、超声心动图心脏同步运动状况。结果所有患者手术过程顺利,左室电极固定可靠,起搏阈值≤1 V。CRT治疗后心电图QRS波群时限〈120 ms,超声心动图示心脏同步运动较术前明显好转。均于手术当日下午拔除气管插管,血流动力学指标平稳,于术后第2日转回普通病房。病例1和2术后1周出院,术后3月心功能恢复至Ⅱ级;病例3术后第3日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予持续肾脏替代治疗无效,术后第7天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结论胸腔镜辅助植入心外膜电极CRT可用于慢性心衰的治疗,可作为介入方法失败后的选择,远期疗效还有待进一步的观察。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食管癌组织中ToPoⅡ表达与癌细胞体外药敏反应的关系.方法收集本院1999年至2003年手术切除的食管癌组织标本50例,经免疫组织细胞化学方法测定其组织中ToPoⅡ表达状态,用MTT法检测ToPoⅡ不同功能状态下各种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Vp-16(足叶乙甙,ToPoⅡ抑制剂)的敏感性及差异.结果以Vp-16的IC50值计算,ToPoⅡ高表达组患者是低表达组患者的1/6,显示出较高的化疗敏感性.结论食管癌组织中ToPoⅡ功能状态可能对其化疗的敏感性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