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
杜耘 《卫生软科学》2008,22(4):279-280
通过介绍与分析“爱咨家”开展的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关怀服务,对如何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工作模式,并争取将实践活动提升为理论体系,使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更好地回归社会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相似文献   
12.
目的:在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术中,观察艾司洛尔预防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所致反射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效果。并与单用硝酸甘油降压的血流动力学进行对比。方法:30例单纯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术患,随机分为艾司洛尔组(A组,n=14)及生理盐水组(B组,n=16),于降压前,降压后1,2,3,5,7,10,15min,分别记录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结果:在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后,A组的HR基本平稳,MAP下降速度快,B组的HR明显增快,MAP下降速度较慢。结论:艾司洛尔0.5mg/kg可预防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所致心动过速,并可加快降压的速度。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比较国产琥珀酰明胶与进口琥珀酰明胶对机体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60例骨科下肢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国产组(G组,n=30)与进口组(J组,n=30),每例在术前各输入国产或进口琥珀酰明胶1000mL。分别于输液前、输液后30min、4h、24h时,采血测定全血黏度高切、中切和低切时的血液黏度,血浆黏度,全血还原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计数,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电泳时间:血沉,血沉方程K值,纤维蛋白原等指标。结果两组病人在输液后30min、4h、24h时的全血黏度高切、中切和低切时的血液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计数,红细胞电泳时间,纤维蛋白原较输注前都明显降低(P〈0.05),而血沉和血沉方程K值较输注前却明显升高(P〈0.05),所有指标两组间比较都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琥珀酰明胶降低全血黏度,有利于微循环灌注;国产琥珀酰明胶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与进口琥珀酰明胶完全一致,可以代替进口。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远端缺血预处理(remote ischaemic preconditioning,RIPC)对全胸腔镜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心肌的影响。方法选择行全胸腔镜下心脏手术的患者120例,男72例,女48例,年龄41~69岁,体重49~68kg,ASAⅡ或Ⅲ级。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远端缺血预处理+全胸腔镜体外循环组(RIPC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60例。监测两组RIPC前(T0)、RIPC后即刻(T1)和RIPC后30min(T2)的pH;监测两组术前、出室前、术后24h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心脏指数(CI),并在麻醉诱导前、RIPC后6、24和48h采集静脉血检测肌钙蛋白(cTnI)含量、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并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和术后基本情况。结果T1时RIPC组pH明显低于C组(P0.01)。术后24hRIPC组CI明显高于C组(P0.05),而两组各时点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24hRIPC组cTnI含量明显低于C组(P0.05或P0.01)。术后6、24和48hRIPC组CK-MB活性明显低于C组(P0.05),而两组LDH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中和术后基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远端缺血预处理可减轻全胸腔镜下心脏手术患者心肌损伤,对缺血-再灌注心肌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许晴琴  杜耘  黄勇  张立明  张建蓉 《重庆医学》2016,(22):3060-3062
目的 观察地佐辛在电子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方法 将60例行电子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分为A、B、C3组,A组于检查前5 min缓慢静脉推注咪达唑仑0.10mg/kg,B组于检查前5 min缓慢静脉推注咪哒唑仑0.05 mg/kg+舒芬太尼0.1 μg/kg,C组于检查前15 min缓慢静脉推注地佐辛0.1 mg/kg.监测不同时刻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患者躁动、呼吸抑制、呛咳、苏醒恢复情况,调查患者满意度.结果 C组麻醉方式对SBP、DBP影响最小,B组麻醉方式对HR影响最小,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SPO2均无明显变化;3组麻醉效果中C组躁动最小,躁动评分低于A组(P<0.05);B、C组呛咳反应少,呛咳时间、呛咳次数及呛咳时间与操作时间的百分比较A组低(P<0.05);与A、B组比较,C组呼吸抑制发生率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结束0.5h后,C组完全苏醒,可自行行走,Steward苏醒评分明显高于A组和B组(P<0.05);3组患者总满意度和愿意接受复查人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佐辛静脉麻醉用于电子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无明显呼吸抑制作用,呛咳反应少,不延长麻醉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17.
丙泊酚复合氯胺酮在小儿腹腔镜疝修补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杜耘 《重庆医学》2006,35(20):1885-1886
目的探讨丙泊酚用于小儿腹腔镜手术麻醉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60例ASAⅠ级1~3岁拟行腹腔镜疝修补手术患儿。随机分为氯胺酮组(K组)和丙泊酚复合氯胺酮组(PK组),麻醉诱导均采用肌注氯胺酮5mg/kg,K组采用氯胺酮1~1.5mg.kg-1.次-1,PK组采用氯胺酮1.5~2.5mg.kg-1.h-1和丙泊酚6~10mg.kg-1.h-1持续静脉微泵输注。连续观察并记录麻醉前、后10min,手术开始后5、10min,术毕即刻和苏醒即刻6个时点的MAP、HR、ECG和SpO2。结果K组在使用氯胺酮后各个时点的MAP和HR均比麻醉前(基础值)显著增加(P<0 01),而PK组联合使用丙泊酚和氯胺酮后,MAP和HR均无明显变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结论丙泊酚复合氯胺酮用于小儿腹腔镜手术的麻醉比较安全,术中平稳,苏醒快,精神症状发生率低,可以常规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中七氟醚+氧化亚氮全吸入麻醉与丙泊酚+芬太尼全静脉麻醉两种方式对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自愿接受择期无痛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的患者60例,分为丙泊酚(1.5~2.0 mg/kg)+芬太尼(0.001 mg/kg)组(全静脉组)与密闭面罩吸入氧气(7~8 L/min)+七氟醚(7%~8%)+氧化亚氮(3 L/min)约5~10 min组(全吸入组),每组各30例.观察麻醉前后血压、心率及氧饱和度的变化;观察记录检查时动反应发生率,检查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术中知晓发生率、Steward苏醒评分以及清醒程度分级.结果 麻醉前后全静脉组和全吸入组血压、心率及氧饱和度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全静脉组氧饱和度下降至95%以下者多于全吸入组,且有1例发生呼吸抑制,需辅助呼吸;全吸入组动反应发生率升高,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检查后两组皆未发生恶心呕吐现象及术中知晓;Steward苏醒评分的比较,全吸入组高于全静脉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吸入组清醒程度分级(3.9±0.3),全静脉组分级(2.9±0.5),两组间比较全吸入组高于全静脉组(P<0.01).结论 吸入麻醉用于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排查患者左心房有无血栓的优势是血流动力学稳定,无明显上呼吸道梗阻及呼吸抑制,且苏醒时间及清醒程度优于静脉麻醉.  相似文献   
19.
氯胺酮用于体外循环复温期间麻醉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杜耘  杨学权  孙嘉麟 《重庆医学》2002,31(6):513-514
目的 观察氨胺酮在体外循环复温期间,加深麻醉的同时对病人血压的影响。方法 25例心脏瓣膜置换或成型手术病人,在体外循环复温期间,当麻醉减浅,平均动脉压(MAP)超过10kPa时,用氯胺酮2.0mg/kg加深麻醉,记录用药前、用药后3、15、10min及开放主动脉前、后的MAP,心脏复跳情况,并术后随访有无术中知晓及精神症状。用药前、后的MAP相比,采用t检验,P<0.05视为有显著差异。结果 用药后的MAP均有下降,特别在3-5min时与用药前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开放主动脉前MAP恢复到用药前水平,开放主动脉后与用药前及开放前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5例病人用20w/s除颤1次,成功复跳,其余均为自动复跳。术后均无术中知晓及精神症状。结论 氯胺酮用于体外循环复温期间,在加深麻醉的同时还可降低血压,而且不影响心脏的复跳。  相似文献   
20.
盐酸戊乙奎醚(penehyclidine hydrochloride)是近年来我国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研究所研制成功的新一代高选择性的长效莨菪类药(抗胆碱药),对M2受体作用不明显,但对中枢及外周的M1、M2受体有高选择性阻断作用,为国家一类新药,其抗胆碱作用强而全面,不良反应少。本研究主要探讨盐酸戊乙奎醚预处理对心肺转流(CPB)下心内直视手术病人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心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