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27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24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2002年1月~2004年5月,我们将人血白蛋白用于100例肝硬化合并腹水的患者,其中23例26人次出现毒副反应,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2.
中国有10%~20%的人群感染了HBV[1-3].成年人感染HBV通常导致自限性的急性乙型肝炎,感染后可产生保护性抗体,而对于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来说,特异性CD4+T淋巴细胞、CD8 T淋巴细胞的反应对疾病的控制至关重要[4].细胞免疫参与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对HBV的特异性CD4+T淋巴细胞和CD8+T淋巴细胞反应与病毒清除有关[5].  相似文献   
43.
为巩固计免工作成果,提高接种质量.固镇县于1991年实行了以乡为单位,定点开展免疫接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4.
1994年11月25日接到曹老集镇卫生院疫情报告:曹老集镇杨家、清河两行政村发生甲型肝炎爆发流行,接到疫情后县卫生防疫站立即组织专业人员和曹老集镇防疫人员一起奔赴现场进行调查并落实各项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5.
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择2004年1月~9月于山东省济南市传染病医院住院的109例肝衰竭的患者,诊断符合《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诊断标准。临床分期为早期18例、中期47例、晚期44例。临床分期标准:早期:极度乏力,并有明显厌食、频繁呕吐、顽固性腹胀等严重消化道症状;黄疸进行性加深(TBiL>17μmol/L或每天上升≥17μmol/L);有出血倾向,30%≤PTA<40%;未出现肝性脑病及明显腹水。  相似文献   
46.
我们自2003—01/2006—12采用放射性核素32P敷贴联合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FESS)对106例鼻息肉患者实行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7.
48.
固镇县1989-1994年居民结核病死亡分析彭晓华1凌盛植1杜文军1宋彩侠2杨少成2(1固镇县卫生防疫站2337002固镇县妇幼保健站)本文报告了固镇县1989-1994年居民结核病死亡情况,并对其进行了统计分析,为防治措施提供依据。1资料来源死亡资...  相似文献   
49.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7(IL-17)对肝星状细胞的增殖及其对细胞周期变化的影响。方法以体外培养的肝星状细胞为研究对象,分别以200、400、600、800、1 000μg/L(终质量浓度)的IL-17刺激,并设空白对照组,分别培养24、48、72 h。用细胞计数法观察细胞的生长情况,MTT法检测IL-17刺激后肝星状细胞的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的IL-17对肝星状细胞增殖周期的影响。结果 IL-17对细胞的刺激增殖作用在一定的程度和范围内呈现剂量和时间依赖性,200μg/L的IL-17对细胞无明显的刺激作用(P>0.05),800μg/L的IL-17在细胞培养72 h后对细胞的刺激增殖作用最明显(P<0.01),1 000μg/L的IL-17对细胞则有抑制作用(P<0.01)。IL-17刺激肝星状细胞后能促使细胞由G0/G1期进入S期,细胞增殖以S期细胞比例为主。在一定范围内,细胞增殖指数随着IL-17浓度的增长而增加,而1 000μg/L的IL-17则抑制细胞周期,使细胞周期停滞于G1期(P<0.01)。结论 IL-17能刺激肝星状细胞的增殖,在一定的程度和范围内呈现剂量和时间依赖性,IL-17能够促进肝星状细胞由G0/G1期进入S期。  相似文献   
50.
目的 探讨IL-17与HBV感染特别是肝纤维化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及反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法测定血清中IL-17浓度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IL-17 mRNA的水平.免疫组化法及ELISA法测定肝组织中IL-17的表达和IV型胶原、层黏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及Ⅲ型胶原的水平.结果 4组患者中血清IL-17和PBMC中IL-17 mRNA水平表达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5);与其他各组相比,IL-17及其mRNA水平在肝硬化患者中明显升高(P<0.005).肝组织IL-17表达强度及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水平在肝硬化组高于慢性乙肝组,慢性乙肝组高于携带者组(IL-17表达强度P<0.01,肝纤维化指标P<0.001);肝组织IL-17染色位于汇管区,与纤维化高度相关;淋巴细胞、成纤维细胞及血窦内皮细胞染色阳性.肝组织IL-17表达强度与血清Ⅳ型胶原、LN、HA、Ⅲ型胶原呈正相关(r=0.883、0.834、0.793、0.722,P<0.01).结论 IL-17可能参与慢性HBV感染尤其是肝纤维化的发生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