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1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30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37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注入不同剂量骨水泥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自2015年6月至2017年1月,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骨科随机挑选9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OVCF患者,根据PVP术中骨水泥不同注入剂量,分为低剂量组(小于4 mL)、常规剂量组(4~6 mL)和高剂量组(大于6 mL),每组各30例,并对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骨水泥用量、骨水泥渗漏,以及术前、术后1个月和术后1年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进行分析。对数据行单因素方差分析、Bonferroni校正法及χ2检验。 结果3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手术并发症的发生。(1)手术时间:低剂量组(22.30±2.71) min、常规剂量组(23.10±5.00) min,高剂量组(26.17±3.50) min, 3组间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382, P=0.000),高剂量组的手术时间要明显高于前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08),而前2组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术中骨水泥用量:低剂量组(3.37±0.41) mL、常规剂量组(5.17±0.50) mL、高剂量组(6.53±0.64) mL,3组间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3.194, P=0.000)。(3)骨水泥渗漏:低剂量组8例、常规剂量组18例、高剂量组21例,高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骨水泥渗漏发生率明显高于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87、11.279, P=0.027、0.003);而高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骨水泥渗漏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59, P=1.251)。(4)VAS评分:低剂量组、常规剂量组、高剂量组患者术前VAS评分分别为(8.70±1.21)、(8.50±1.17)、(8.17±1.12)分;术后1个月VAS评分分别为(3.37±1.03)、(3.83±1.23)、(3.47±1.11)分;术后1年VAS评分分别为(0.93±0.87)、(0.97±0.77)、(1.23±0.86)分。3组患者术后1个月和术后1年VAS评分明显小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但3组间总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大于0.05)。(5)ODI评分:低剂量组、常规剂量组、高剂量组患者术前ODI评分分别为(41.20±2.43)、(40.83±2.20)、(39.93±2.08)分;术后1个月ODI评分分别为(23.07±2.70)、(23.17±2.95)、(22.80±3.20)分;术后1年ODI评分分别为(11.33±1.83)、(11.27±1.82)、(11.47±1.78)分。3组患者术后1个月和术后1年ODI评分明显小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但3组间总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大于0.05)。 结论PVP术中注入低剂量骨水泥可以达到同样良好的术后疼痛缓解以及功能恢复效果,可以明显缩短手术时间,降低骨水泥渗漏的风险。  相似文献   
42.
目的:比较分析磁共振成像(MRI)与核素骨显像对胸腰椎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方法:24例(66个节段)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分别行全身核素骨显像和脊柱MRI检查,比较两种方法对椎体发生骨折的显示情况。结果:以受累椎体个数为统计单位,在胸腰椎范围内,共66个椎体确定为责任节段,行椎体后凸成形术;MRI诊断60个节段,核素骨显像诊断58个节段,将两者的诊断个数进行Kappa检验,两者一致性较高,有统计学意义(Kappa=0.72,P=0.000)。结论:在显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方面,核素骨显像与MRI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可作为诊断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责任节段的有效辅助检查方式。  相似文献   
43.
在教育日益国际化的背景下,众多院校的国际班应运而生,越来越多的国外留学生进入中国大学学习深造。为加快国际化战略的实施,首都医科大学于2006年成立国际学院并于2007年开始招收六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学员来自巴基斯坦、印度、沙特阿拉伯、尼泊尔、美国、加拿大、法国等国家。自2011年2月28日开始,首医国际学院第一届留学生友谊班34人开始了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hAph2β蛋白与c-abl蛋白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相互作用.方法:RT-PCR和Western 印迹法分析c-abl基因和hAph2基因在肝癌细胞株及永生化人肝细胞株中的表达.脂质体转染、免疫共沉淀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hAph2β与c-abl在SMMC-7721细胞中的相互作用.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镜观察hAph2β和c-abl在SMMC-7721细胞中的定位.用组织芯片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Aph2β和c-abl蛋白在肝癌和相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统计学分析其表达差异的临床意义.结果:RT-PCR检测结果表明,c-abl mRNA在HepG2、L-02及MHCC-LM3细胞中高表达,在SMMC-7721、BEL-7402、Hep3B和Chang's liver细胞中中度表达,而在Huh-7、MHCC-97L细胞中低表达.Western印迹法检测结果发现,hAph2总蛋白在HepG2、Huh-7、MHCC-LM3和MHCC-97L细胞中高表达,在BEL-7402、L-02细胞中低表达;c-abl蛋白在Huh-7细胞中低表达.免疫共沉淀观察发现SMMC-7721细胞中过表达的hAph2β-GFP和内源性c-abl相互作用.荧光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发现hAph2β和c-abl在SMMC-7721细胞中部分共定位.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表明,hAph2β/c-abl蛋白在人正常肝组织、硬化肝组织、癌旁肝及原发性HCC癌组织中的强阳性率分别为:100%/50%、91.7%/100%、100%/89.5%和50.9%/19.3%,其中hAph2β和c-abl在癌旁肝组织中的表达均明显高于肝癌组织(均P<0.001),2者在56.1%(32/57)的肝癌组织中同时高或低表达.结论:hAph2β和c-abl在SMMC-7721细胞中相互作用,在原发性HCC及相关组织中共表达.  相似文献   
45.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同间隙再突出与不稳的防治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目的 了解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原因 ,分析传统腰间盘手术对腰椎运动节段稳定性的影响 ,为某些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方法的改进 ,提供临床及试验室依据。方法 分临床及试验室两部分。临床部分回顾分析了我院近十年开展腰椎间盘手术6 2 0例 ,对手术疗效进行了随访及评定。试验室部分选用新鲜尸体 4个腰椎运动节段 ,分别对腰椎间盘进行不同程度的破坏 ,包括未破坏、用环钻破坏纤维环、刮除部分髓核、彻底刮除间盘组织。通过夹具将相邻椎体固定于试验机上 ,通过百分表测量腰椎椎体在矢状面上的水平位移 ,比较在不同负荷下水平位移位的变化。结果 临床上 6 2 0例腰间盘手术后随访超过半年 ,按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 ,优良率 84% ,2 2例进行了两次以上的手术 ,再手术率 3 6 %。再手术的主要原因是 :同间隙复发及病变节段不稳定。这类患者具有术前年龄偏大 ,X线平片存在腰椎退行性改变等特点。试验结果 ,髓核刮除困难 ,传统间盘手术只摘除 1/ 3~ 1/ 4的髓核。手术破坏了纤维环张力及髓核的完整性 ,造成该运动节段的潜在不稳 ,是引起同间隙病变的主要原因。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 ,在尽量摘除髓核的同时要考虑腰椎节段稳定性的问题。对年龄偏大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若存在椎间隙狭窄、椎体边缘骨  相似文献   
46.
目的 探讨胸腰椎骨折卧床保守治疗继发截瘫的安全隐患,以及在此类患者中应用可灌注骨水泥锚固螺钉的前景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诊断的胸腰椎压缩骨折伴有严重骨质疏松症,骨密度T值平均-3.2,适用于椎体成形术,但患者及家属拒绝手术,而采用卧床保守治疗者5例.结果 5例患者在伤后1~3个月内分别出现压缩骨折程度加重,甚至爆裂骨折,继而导致脊髓神经损害.本组采用后路椎管减压+骨水泥钉复位内固定术,术后X线提示各钉道与椎体紧密结合,螺钉固定稳定,近期疗效满意.结论 伴有严重骨质疏松症的压缩骨折,在全身状况良好的情况下,不建议采用卧床等保守治疗,适合早期手术治疗.如选择切开复位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术,建议采用骨水泥钉道强化技术,可得到良好的稳定,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7.
腰椎后路Ray-TFC椎间融合术对相邻节段活动范围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附加及不附加椎弓根内固定的后路Ray-TFC椎间融合术对相邻运动节段活动范围的即刻影响。方法:采用国人成年男性新鲜脊柱标本9具,以中性区(NZ)和运动范围(ROM)为观测指标,通过生物力学实验机测定单纯Ray—TFC植人和附加椎弓根内固定后相邻腰椎运动节段的活动范围。结果:单纯Ray-TFC植人仅使相邻节段前屈运动范围明显增加,附加RF-Ⅱ椎弓根钉内固定后相邻节段的前屈和后伸运动比单纯:Ray—FFC植人后均明显增加,前屈时的活动比完整初始状态显著增加。结论:附加及不附加椎弓根内固定的TFC椎间融合术都能明显增加相邻节段的前屈活动,有加速相邻节段退变的潜在可能。对相邻节段未出现症状但已经有退变表现的病例,选择此种术式时要慎重。  相似文献   
48.
高通量肿瘤组织-细胞系芯片技术平台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998年Kononen等[1] 首次介绍的组织芯片 (tissuemicroarray)技术给广大病理学和相关学科领域的研究人员带来了极大方便 ,其中以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技术中的应用最为普遍。本研究室于 1999年引进了相关仪器设备 ,国内首家建立了组织 细胞系芯片 (tissue celllinesmicroarray)技术平台并成功用于科研工作。此平台具有高通量 (一个载玻片上可排列 10 0 0个组织或细胞样品 )、经济、省时省力、易于标准化、可重复性高等优点 ,现介绍如下。一、材料和方法(一 )标本1.组织标本 :35对肝细…  相似文献   
49.
50.
背景:椎体成形后邻近椎体再骨折的原因,是骨质疏松的发展过程,或是骨水泥增强、椎体成形干预造成的? 目的:用有限元方法观察椎体成形对相邻椎体的力学影响,分析相邻椎体继发骨折的病因。 方法:利用MIMICS软件,对1例T12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CT图片进行预处理后导入ABAQUS软件中建立T10~L2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经椎弓根单侧和双侧入路椎体成形,设置0.3,1.0,4.0 MPa 3种轴向载荷进行生物力学分析。 结果与结论:成功建立了椎体成形前后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当轴向压力以0.3,1.0,4.0 MPa增加后,椎间盘、软骨终板和椎体整体的应力也成比例增加。椎体成形后增强椎体(T12)上、下终板骨水泥注入侧的应力增强区域范围减少,所受最大应力明显减少;邻近椎间盘及椎体的应力分布无明显变化;T12相邻椎体(T11、L1)及远端椎体(T10、L2)所受最大应力无明显改变。提示椎体成形后引起上下相邻椎体继发骨折的并发症可能和生物力学结果改变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