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1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30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37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观察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angiopoietin-like 4, ANGPTL4 )基因对不同肝癌细胞株生长的影响. 方法:用RT-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9种不同肝癌细胞及永生化肝细胞中ANGPTL4的表达水平;选择ANGPTL4低表达的Huh-7、MHCC-LM3 和中度表达的MHCC-97L共3个肝癌细胞株,以pEGFP-N1质粒为载体,用Lipofectamine 2000脂质体转染 ANGPTL4 基因,用G418筛选结合FCM法对转染阳性细胞进行筛选,建立过表达ANGPTL4的稳定细胞株.制备细胞芯片,用 Ki-67 荧光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3个稳定细胞株的体外增殖率,用裸小鼠体内成瘤实验观察ANGPTL4对这3个细胞株在裸小鼠体内生长的影响.结果:ANGPTL4 mRNA在未转染肝癌细胞Huh-7和MHCC-LM3中低表达,在MHCC-97L细胞中中度表达,在Hep3B细胞中高表达.细胞芯片检测结果表明,与空载体组相比,稳定过表达ANGPTL4的Huh-7细胞体外增殖率较低( P=0.000 74),而稳定过表达ANGPTL4的MHCC-LM3( P =0.073 08)和MHCC-97L( P=0.011 52)细胞株的体外增殖率则较高.体内实验证实,ANGPTL4可以明显抑制Huh-7细胞的裸鼠体内成瘤( P =0.001 10),而促进MHCC-LM3细胞( P=0.057 50) 和MHCC-97L细胞( P=0.018 91)的裸鼠体内成瘤.结论:ANGPTL 4对不同肝癌细胞株的生长有不同影响,而对同一种细胞株体内和体外生长的影响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02.
背景:椎体成形后邻近椎体再骨折的原因,是骨质疏松的发展过程,或是骨水泥增强、椎体成形干预造成的?目的:用有限元方法观察椎体成形对相邻椎体的力学影响,分析相邻椎体继发骨折的病因。方法:利用MIMICS软件,对1例T12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CT图片进行预处理后导入ABAQUS软件中建立T10~ L2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经椎弓根单侧和双侧入路椎体成形,设置0.3,1.0,4.0MPa3种轴向载荷进行生物力学分析。结果与结论:成功建立了椎体成形前后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当轴向压力以0.3,1.0,4.0MPa增加后,椎间盘、软骨终板和椎体整体的应力也成比例增加。椎体成形后增强椎体(T12)上、下终板骨水泥注入侧的应力增强区域范围减少,所受最大应力明显减少;邻近椎间盘及椎体的应力分布无明显变化;T12相邻椎体(T11、L1)及远端椎体(T10、L2)所受最大应力无明显改变。提示椎体成形后引起上下相邻椎体继发骨折的并发症可能和生物力学结果改变无关。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探讨一种非融合固定技术--腰椎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简称Wallis系统)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和影像学分析.方法 2008年2月-2010年1月因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行腰椎后路Wallis固定术,通过随访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随访患者平均住院时间23.59 d,手术时间3.00 h,出血量平均225.56 mL,术前JOA评分13.93分;随访时26.69分,二者有显著性差异.术后改善率83.7%.患者腰椎前凸保持良好,术前病变节段腰椎活动度平均5.22°,随访时平均2.44°,二者有显著性差异.术前病变节段后伸平均3.32°,术后随访时平均1.39°,二者有显著性差异.Wallis植入后病变节段上一位节段术前平均活动度为3.68°,术后随访时6.54°,二者有显著性差异.术前后伸平均1.95°,随访时平均后伸3.95°,二者有显著差异.结论 腰椎后路减压+Wallis非融合固定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手术安全,术后疗效肯定.术后病变节段活动度减少,特别是后伸活动限制更明显,前屈则无明显限制.术后上一位临近节段活动代偿增加,后伸增加更显著.  相似文献   
104.
目的观察脊柱手术后短期应用甲强龙(mythylprednisolone)对患者空腹及餐后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比分析了我院骨科自2006-01-2008-08接受脊柱开放手术并在术后常规较大剂量应用甲强龙治疗的98例患者的术前术后血糖水平。其中术前证实患有糖尿病40例,无糖尿病患者58例。术前平均空腹血糖水平为(7.06±2.20)mmol/l。术后前3 d甲强龙的日用量为200 mg,术后4~6 d甲强龙的日用量为80 mg,术后7~9 d甲强龙的日用量为40mg。结果总疗程9 d,总剂量达960 mg时,可引起下列变化:(1)应用甲强龙激素(每天200 mg)治疗3 d时患者平均空腹血糖比术前显著升高,其中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增加幅度为38.6%,无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幅度为35.8%。应用甲强龙后4~6 d(每天80 mg)和7~9 d(每天40 mg)平均空腹血糖水平也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但无显著性差异。停用1周时复查空腹血糖,空腹血糖恢复到术前水平。(2)三餐后2 h血糖升高也有相同规律,即:术后前3 d的三餐后平均血糖较术前有显著性升高,术后4~9 d也有不同程度升高,但无显著性差异,停用MP后1周3餐后2 h血糖恢复到术前水平。(3)血糖升高为一过性,停药后很快恢复到用药前水平,患者未出现酮症酸中毒和明显电解质紊乱现象。结论分别应用甲强龙200 mg、80 mg、40 mg各治疗3 d,可以观察到空腹和餐后血糖均有所升高,其中前3 d升高幅度较大,有显著性差异,中间3 d和最后3 d也有所升高,但无显著性差异。在停药后1周基本可以恢复到术前水平。  相似文献   
105.
为了了解我国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的变异现状,并为研究高效疫苗打下基础,用琼脂糖凝胶电泳,SDS-PAGE和序列分析等分子生物学方法,分析IBDV病毒RNA,结构蛋白的变异情况。结果表明⑴3种不同源IBDV均由双节段RNA组成,大小基因片段的电泳迁移率各病毒间无差异;⑵不同源IBDV的结构蛋白带谱相同,但各蛋白带的百分含量有差异;⑶IBDV血清Ⅰ型不同亚型的JS3和JS4毒株主要保护性抗原VP2高变区核酸序列的同源性最高达98%,与已发表的vvIBDV,IBDV变异株,IBDV经典株及IBDV弱毒株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在92%~98%之间。根据IBDV的大开放读框推导出该片段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JS3和JS4的同源性最高达97%,与上述其它毒株的同源性在91%~97%之间;七肽区的氨基酸序列,在强毒株完全相同,而在弱毒株有一个丝氨酸突变成其它氨基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