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0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90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22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
骨与软骨的代谢机制一直是骨科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其临床及基础研究在骨质疏松、骨关节退变、骨肿瘤等骨科疑难疾病的防治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随着基因技术的发展,相关机制的研究已经从蛋白、信号通路水平,逐步深入至mRNA转录因子的调控水平。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作为非编码蛋白质的新型基因表达调控因子,在转录调控水平参与了生物的各种生理及病理过程。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LncR鄄NA在骨与软骨代谢中起重要作用,并证实其参与了多种骨代谢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过程,随着LncRNA作用途径及靶点不断地被发现,其在骨代谢中的关键地位被不断证实。本文通过总结LncRNA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骨与软骨代谢中的作用和相关靶点,进一步阐释骨与软骨代谢的基因调控机制,探讨了其在诊断和治疗骨代谢性疾病中的重要价值,为骨代谢性疾病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及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手术过程不断向更精细的方向发展,微创是以最小的侵袭和最小的生理干扰达到外科疗效的一种新技术,代表了21世纪的发展方向。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则代表了一项骨科的最新技术,这项新技术无论对医生还是对患者都是共同追求的目标。微创THA是在一个或者两个小于10 cm的切口内完成的手术,该手术可减少切口周围组织的创伤和对患者生理功能的干扰,缩短康复时间,目前该技术已经发展为关节置换中热门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一种多发于中老年的关节退行性的、不可逆转的骨关节病,在人群中的患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近年来研究发现,基因点突变和多种基因改变可能导致膝骨性关节炎的高发,中医药干预后能有效影响相关基因改变。笔者通过综述近年来中医药在基因方面对膝骨关节炎的影响研究进展,以期找到防治膝骨关节炎的新靶点和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介绍应用尺骨截骨环状韧带重建术治疗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的临床经验,评估其临床疗效。方法对16例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患儿,采用Boyd切口,将尺骨上段楔形截断,纠正成角及短缩畸形后用钢板固定,将桡骨头复位后进行环状韧带重建。术后X线摄片随访。结果16例截骨部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3个月,无畸形愈合,随访6~24个月,肱桡关系均恢复,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应用尺骨截骨环状韧带重建术治疗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能矫正前臂及肘部畸形,恢复肘关节功能,是治疗此骨折的良好术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石膏固定治疗儿童孟氏骨折的疗效。方法儿童新鲜骨折55例,按Bado分型:Ⅰ型26例,Ⅱ型5例,Ⅲ型21例,Ⅳ型3例,采用先整复尺骨骨折,再行桡骨头复位的整复原则进行手法复位外固定。结果40例经1~8年,平均5.3年的随访,按功能评定:优36例,良3例,差1例。结论儿童新鲜盂氏骨折首选手法复位,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进展.方法:通过对近年来性股骨头坏死的传统病理机制、细胞凋亡机制及细胞凋亡的检测方法等方面进行阐述.结论: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与细胞凋亡密切相关,中药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细胞凋亡影响的研究尚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SANFH)兔动物模型,应用陇中损伤散进行治疗研究。方法:将75只青紫兰兔随机分为6组,即正常对照组(N组)、阳性对照组(Y组)、阴性对照组(M组)、损伤散高剂量组(SH组)、损伤散中剂量组(SM组)、损伤散低剂量组(SL组)。Y、M、SH、SM、SL组采用内毒素加激素联合造模,从第5周开始,追模各组动物分别给予健骨生丸、生理盐水、损伤散(高、中、低剂量)连续灌胃8周,各组分别于第5、7、9、13周行组织学检查。结果:观察第5周见造模组骨髓内出现坏死灶,第13周SH组、SM组、Y组接近正常,余各组与第5周相比无明显变化;正常对照组前后观察无明显变化。结论:①采用内毒素加激素能够诱导出比较接近临床典型的SANFH动物模型;②陇中损伤散能够有效促进SANFH模兔股骨头坏死部位的骨组织修复,对SANFH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分析“5.12”地震甘肃陇南地区下肢骨折患者情况,进一步探讨如何采取措施应对突发灾害。方法: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对甘肃陇南地震受灾人口进行抽样调查,重点对伤员伤情、致伤原因、救治方法进行调查及统计学分析。结果:共调查1652人,其中下肢骨折病人511人,占总调查人数的31.0%,其中胫腓骨骨折195人,占下肢骨折病人的38.0%,调查还发现下肢骨折与职业有一定关系。通过有组织的及时救助伤员,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了死亡率。结论:总结出了下肢骨折病人救治的经验,为突发灾难的救治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中药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24例,共36髋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内服中药制剂陇中损伤散,30天为1疗程。结果:Ⅰ期优7髋,Ⅱ期优12髋,Ⅲ期优3髋,Ⅳ期优1髋。结论:陇中损伤散能有效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陇南地区地震受伤群众调查,了解致伤因素。方法:选取陇南地区破坏严重地区进行调查。结果:陇南地区群众受伤因素主要为建筑材料及建筑结构问题。结论:减少灾情的首要措施是改善陇南地区的建筑材料及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