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0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0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64篇
内科学   62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37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26篇
综合类   91篇
预防医学   2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7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探讨厄贝沙坦预防高血压患者房颤的可能机制.方法 选择高血压并发左房扩大而不合并左室肥厚的患者52例,服用厄贝沙坦治疗6~1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左房内径(LADD)、左室P波离散度(P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改变.使用双电极电压钳技术记录表达于非洲爪蟾卵母细胞的Kv1.5钾通道电流,不同浓度厄贝沙坦灌流观察其对电流影响.结果 经厄贝沙坦治疗后,患者PD、LADD明显减小,LVEF明显增加(P<0.01).厄贝沙坦浓度依赖性阻断Kv1.5通道.结论 厄贝沙坦对Kv1.5的抑制可能是其减轻心房重构和缩短PD,从而预防房颤发生的电生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32.
郭睿  李牧  杜宏生  冯学泉 《当代医学》2010,16(24):79-80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早期营养支持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EN组)和肠外营养组(PN组),每组50例。于伤后36~48h开始经不同途径进行额定热卡和氮量的营养支持,监测各项营养指标、代谢指标及营养支持并发症,计算营养费用。结果 EN与PN均有效地维持了各项营养指标,但PN组代谢指标、营养支持并发症及营养费用均显著高于EN组。结论早期EN与PN均能改善机体的营养状况,EN具有简易安全、方便价廉等优点,PN则能提供更全面的营养。  相似文献   
33.
目的分析中原地区人群血脂谱特征及ApoB/apoA-Ⅰ比值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关系,为临床评价危险因素及药物疗效提供依据。方法 812例冠脉造影排除冠心病的人群进行血脂及载脂蛋白生化分析,B型超声测量cIMT,统计学分析性别分组和ApoB/apoA-Ⅰ比值分组血脂谱特征和cIMT的差异。多元回归分析cIMT和血脂谱的关系。结果①以性别分组的人群中,HDL-C、ApoA-Ⅰ、ApoB/apoA-Ⅰ、LDL/HDL、TC/HDL和cIMT在男女两组有显著差异(均P<0.05)。②以ApoB/apoA-Ⅰ比值分组(男性节点0.8,女性节点0.7)的人群,年龄和他汀治疗率在ApoB/apoA-I比值低的男女两组均高于比值高的组(均P<0.05),糖尿病发生率、吸烟、饮酒、cIMT和其他血脂谱指标在ApoB/apoA-I比值高的男女两组均高于比值低的组(均P<0.05)。③多元回归分析显示,仅ApoA-Ⅰ、ApoB和ApoB/apoA-Ⅰ回归系数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 cIMT是监测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和治疗效果的无创指标,与ApoB/apoA-Ⅰ比值显著相关。ApoB/apoA-Ⅰ比值结合cIMT是进行冠心病危险因素评估和治疗效果的更好指标。  相似文献   
34.
目的观察消旋聚乳酸输尿管支架管在家犬输尿管内的降解变化以及输尿管组织病理学表现。方法经手术将消旋聚乳酸输尿管支架管置于19只家犬输尿管内,每2周取出支架管在电镜下观察支架管材料结构的降解变化,并经凝胶渗透色谱仪测量支架管相对分子质量变化。同时切取输尿管组织在光镜下观察其病理改变。结果支架管降解前相对分子质量为68900,第7周相对分子质量降解为8033,降解率达到88.3%。电镜下支架管表面的孔隙逐渐增多增大,材料不断被浸析降解。输尿管组织病理学变化主要表现为无菌性炎症。结论消旋聚乳酸输尿管支架管具有良好的动物体内降解性能和组织相容性。  相似文献   
35.
目的研究微量元素锶对高脂喂养实验性兔动脉粥样硬化进程中斑块形成的影响。方法71只新西兰兔适应性饲养1周后,随机分为A~E五组,分别是纯水对照组15只,锶水浓度3 mg/L组14只,锶水浓度9 mg/L组16只,锶水浓度18 mg/L组12只,锶水浓度36 mg/L组14只。各组均给予高脂饲料,120 g/(只.d)喂养12周。实验开始及结束时,检测血脂四项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Elisa法检测血清炎性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 reactive protein,hs-CRP)、内皮素-1(endothelin-1,ET-1)、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及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图像处理软件计算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百分比。普通光镜观察主动脉HE染色切片,根据动脉粥样硬化四级分类标准将其分为轻、中、重度及无明显变化者,比较各组差异。结果①高脂喂养12周(第13周)后,A~E组血脂四项升高幅度呈大致递减趋势,D、E组血脂四项升高幅度明显小于A组;②锶水喂养后各组hs-CRP、ET-1、IL-2、IL-6均较喂养前显著升高(P〈0.01),但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随锶水浓度增高,A~E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逐渐减小(P〈0.05,P〈0.01);④病理结果示:各组实验性兔主动脉均有轻、中、重度动脉粥样硬化及无明显变化者,A组以重度者最多,E组以轻度及无明显变化者居多,总体趋势A~E组逐渐减轻。结论微量元素锶可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中斑块形成,且锶水浓度越高,效果越显著,其作用与改善脂质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36.
目的:总结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干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临床经验。方法:分析25例经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于T2-T4,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临床资料。结果:25例手术均获成功,术后患者手掌多汗症状消失,双手转为干燥温暖状,术后掌温升高(0.5~2)度;25例术后随访1~9个月,无1例复发,但有术后转移代偿性多汗2例。结论:胸交感神经干切断术是治疗手汗症安全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技术在非心脏外科手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1996年7月至2008年4月我院在11例非心脏外科手术中应用体外循环技术,其中在体外循环下行左侧局部晚期肺癌扩大根治术3例,肺动脉栓塞取栓术2例,气管肿瘤切除2例,布加综合征根治术2例,纵隔肿瘤切除术2例.结果 11例病人全部康复出院.11例患者随访6~36个月,1例肺癌存活10月后死亡;另2例肺癌患者术后13及15个月仍存活;2例肺动脉栓塞取栓术患者恢复正常工作;2例布加综合征根治术患者术后已存活6个月;2例纵隔肿瘤切除术患者术后分别存活13及15个月.结论 体外循环技术在非心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已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可为临床治疗危重病人提供重要救治手段,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技术在非心脏外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体会。方法11例非心脏手术中,在体外循环下行左侧局部晚期肺癌扩大根治术3例,肺动脉栓塞取栓术2例,气管肿瘤切除2例,布加综合症根治术2例,纵隔肿瘤切除术2例结果11例病人全部康复出院。11例均获随访,平均636个月。1例肺癌存活10月后死亡,另2例肺癌术后13及15个月仍存活,2例肺动脉栓塞取栓术患者恢复正常工作,2例纵隔肿瘤切除术患者术后分别存活13及15个月,2例布加综合症根治术患者术后已6月余仍存活。结论体外循环技术在非心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为某些重症、疑难病人提供了重要救治手段。  相似文献   
39.
患者血尿酸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关系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及程度之间的关系,为临床早期病情评估及治疗决策选择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将129例患者依据病变范围分为冠脉0支病变组、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3支或3支以上);依据病变程度分为冠脉正常组、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重度狭窄组、完全闭塞组,分别统计每组患者血尿酸水平,并做统计学分析及前瞻性研究。结果血尿酸水平:冠脉0支病变组(330±70)μmol/L、单支病变组(370±60)μmol/L、双支病变组(470±70)μmol/L、多支病变组(490±50)μmol/L;冠脉正常组(330±70)μmol/L、轻度狭窄组(370±50)μmol/L、中度狭窄组(470±40)μmol/L、重度狭窄组(490±50)μmol/L、完全闭塞组(450±60)μmol/L,即随冠状动脉病变范围扩大或和狭窄程度增加,血尿酸水平逐渐升高(P<0.05)。结论血尿酸水平高低可作为临床观察和评定冠脉病变发展(病变范围或和狭窄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Ⅱ)与女性原发性生殖器疱疹(GH)的相关性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患者血清中HSV-Ⅱ抗体以及分泌物中的HSV-Ⅱ抗原。结果HSV-Ⅱ中IgG均阴性的138例女性生殖器疱疹患者中HSV-Ⅱ抗原阳性78例(56.52%);HSV-Ⅱ中IgM抗体阳性130例(94.20%),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抗原阳性率(P<0.01)。典型病例组抗原阳性65例(87.84%),IgM抗体阳性66例(89.19%);不典型病例组抗原阳性13例(20.31%),IgM抗体阳性64例(100.00%)。结论对于皮损时间短,症状典型者可检测HSV-Ⅱ抗原;皮损时间长,或反复者可检测HSV-Ⅱ抗体,可以有效提高HSV感染的临床诊断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