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目的:研究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甲磺酸伊马替尼对K562细胞PTEN信号转导的调控,以及对细胞侵袭功能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甲磺酸伊马替尼作用K562细胞不同时间后,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BCR/ABL、PTEN、FAK水平变化及相互关系,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FAK蛋白水平,Transwell小室检测K562细胞侵袭功能.结果:2μg/mL甲磺酸伊马替尼作用K562细胞在36 h内,随着BCR/ABL融合基因表达减低,PTEN mRNA表达上调,FAK mRNA及蛋白表达下调,K562细胞侵袭功能明显减弱.作用48 h后,随着BCR/ABL融合基因的抑制减弱,PrEN表达进而减低,而FAK表达升高.BCR/ABL mRNA与PTEN mRNA呈负相关趋势,与FAK mRNA呈正相关趋势.结论:甲磺酸伊马替尼通过抑制BCR/ABL融合基因调控PTEN/FAK信号转导通路,参与抑制白血病K562细胞侵袭作用.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LEEP术在慢性宫颈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慢性宫颈炎病人201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98例,采用LEEP术治疗,对照组103例,采用KS光热治疗。观察两种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治愈率分别为90.8%、6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4.81,P=0.000)。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8.0%、9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29,P=0.012)。治疗组术后瘢痕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χ2=2.90,P=0.09),术中出血、脱痂期出血以及术后排液等不良反应均明显减少(P<0.05)。结论:LEEP是一种实用、安全有效的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方法,其疗效优于KS光热治疗,不良反应低于KS光热治疗。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探讨Melittin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增殖、凋亡及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分别采用0、10、20、50、100 μmol/L Melittin处理NSCLC细胞株A549、SPC-A1及人肺上皮细胞株16HBE 24、48、72和96 h后,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各细胞株的增殖抑制率变化,同时采用流式细胞术Annexin-FITC/PI双染法及PI单染法检测不同浓度Melittin 处理24、48 h后的A549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不同浓度Melittin处理48 h后的A549细胞中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Akt和PTEN)及凋亡促进基因(caspase-9)的表达情况。结果 在10~100 μmol/L范围内,Melittin可呈剂量和时间依赖的方式提高A549、SPC-A1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16HBE无细胞毒性作用(P>0.05);与0 μmol/L比较,除10 μmol/L Melittin处理24 h后的晚期凋亡率和G2/M期细胞比例无统计学差异(P>0.05),10~100 μmol/L的早、晚期凋亡率、G0/G1期细胞比例及PTEN和caspase-9蛋白水平均升高,S期、G2/M期细胞比例及Akt水平均降低,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10~100 μmol/L范围内各浓度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elittin可对NSCLC细胞有毒性作用,但对正常肺上皮细胞无影响,且可诱导A549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阻滞并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的激活。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探讨芒柄花黄素(Form)对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增殖、凋亡及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 采用终浓度为0.1、1、10、100 μmol/L Form处理A549细胞,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测定对照组(不加药物)及不同浓度Form处理24、48、72和96 h的细胞增殖情况,分别采用Annexin V-FITC/PI双染联合流式细胞术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不同浓度Form处理48 h的凋亡率及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处理48 h后的EMT相关分子标志物(E-cadherin、N-cadherin及Vimentin)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各组处理24、48、72及96 h的细胞上清液中纤连蛋白(FN)水平。结果 Form在1~100 μmol/L的范围内对A549细胞有增殖抑制作用,增殖抑制率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且除24~48 h 0.1 μmol/L外,其余浓度及作用时间的增殖抑制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Form处理48 h后的早期、晚期凋亡率及Bax、Bak的mRNA水平均升高,而Bcl-2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与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Form处理48 h后的N-cadherin和Vimentin水平及上清液FN水平均降低,而E-cadherin水平升高,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orm对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有毒性作用,不仅抑制其增殖还诱导凋亡,可能与抑制其EMT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经腹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因良性病变而需要切除子宫并保留一倜或双侧附件的病例164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78例施行经腹筋膜内子宫切除,对照组86例施行经腹筋膜外子宫切除,比较两组术中术后情况及疗效。结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率(体温≥38℃)、住院天数、术后阴道残端肉芽肿差异无显著性,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腰腹痛、尿急、尿频、性生活不满意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筋膜内子宫切除术保持了盆底的完整性,减少了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病人术后的生活质量,避免了带电操作的热损伤。  相似文献   
36.
李爱明  刘克  王园园  王乾 《武警医学》2020,31(7):595-600
 目的 研究miR-30a-5p和靶基因NUAK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对A549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6-09至2019-03在保定市第一医院行手术切除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标本64例,Q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样本和细胞中miR-30a-5p和NUAK1的表达;TargetScan网站预测miR-30a-5p与NUAK1间的靶向关系,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和Western blot进行验证;MTT和Transwell实验检测miR-30a-5p及联合过表达NUAK1对A549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结果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miR-30a-5p的相对表达量(0.33±0.14)低于癌旁组织(1.00±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237,P<0.05);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NUAK1 mRNA表达(4.13±1.87)和蛋白表达(3.41±1.62)均高于癌旁组织(1.00±0.17、1.00±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335、11.844,P<0.05)。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H460、H1299、A549中miR-30a-5p表达量(0.35±0.03、0.51±0.05、0.28±0.03)低于人正常肺上皮细胞BEAS-2B(1.00±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7.100,P<0.05);H460、H1299、A549细胞中NUAK1 mRNA相对表达量(2.98±0.30、2.39±0.24、3.42±0.36)和蛋白相对表达量(3.06±0.31、2.27±0.23、4.12±0.41)均显著高于BEAS-2B细胞(1.00±0.09、1.00±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6.660、63.070,P<0.05)。结论 miR-30a-5p可通过靶向NUAK1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增殖、迁移和侵袭,提示miR-30a-5p和NUAK1可能成为一种新的临床诊断和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靶点。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miR-1254、GLTSCR2与非小细胞肺癌凋亡和增殖活力的关系。方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和正常肺细胞中miR-1254与GLTSCR2的表达;运用TargetScan在线分析miR-1254与GLTSCR2的相关性;利用luciferase assay检测miR-1254是否靶向调控GLTSCR2;转染miR-1254 mimics或miR-1254 inhibitor进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通过Western blot检测GLTSCR2的表达量和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凋亡标志蛋白表达情况;通过CCK-8试验检测不同条件下A549细胞的增殖活力。结果非小细胞肺癌A549的miR-1254相对表达量最高(P <0.05); GLTSCR2在非小细胞肺癌A549和H1299表达量最低(P<0.05);miR-1254靶向GLTSCR2的3'UTR的193-200区域;miR-1254过表达时,GLTSCR2的表达量下降(P<0.05),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AK的表达量明显下降(P<0.05),而BCL-2的表达量明显上升(P<0.05),并且CASPASE9/CLEAVED-CAS9的比例明显上升(P<0.05),细胞增殖活力明显上升(P<0.05);敲低miR-1254后,GLTSCR2的表达量明显上升(P<0.05),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AK的表达量明显上升(P<0.05),而BCL-2的表达量明显下降(P <0. 05),并且CASPASE9/CLEAVED-CAS9的比例明显下降(P <0.05),细胞增殖活力明显下降(P<0.05)。结论 miR-1254能通过降低GLTSCR2的表达来降低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凋亡以及提高非小细胞肺癌A549的增殖和活力。  相似文献   
38.
李爱明 《新中医》2019,51(6):62-64
目的:观察大黄牡丹汤治疗急腹症内毒素血症(ETM)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因急腹症术后发生ETM的89例患者随机分组,设为对照组45例与实验组44例,进行前瞻性研究。对照组常规给予补液抗感染治疗,实验组在抗感染补液基础上给予大黄牡丹汤中西医联合治疗,对比2组对ETM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每日排便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每日排便次数均增多(P 0.05),2组每日排便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2组血清E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ET水平较前下降(P 0.05),2组血清E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2组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TNF-α水平较前下降(P 0.05),2组TNF-α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大黄牡丹汤联合西药治疗急腹症ETM,可更加有效降低患者血清ET,降低血清TNF-α水平,改善炎症介质的释放,提高大便次数,改善肠道功能,更有效保护患者肠黏膜,表明中西医联合治疗比传统西药更加有效,可提高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39.
社会因素剖宫产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社会因素剖宫产的利与弊,为提高产科质量提供资料。方法:对我院社会因素剖宫产住院患者134例进行产科质量相关指标分析,并与同期产科指征剖宫产289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社会因素剖宫产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产后出血发生率、术后恶露持续时间、产后体温均高于产科指征剖宫产,新生儿Apgar评分及体重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社会因素剖宫产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增加产后出血发生率,延缓子宫复旧,加强对产妇的宣传教育,更新产科医护人员的服务观念,控制社会因素剖宫产率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