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5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43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15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 :测定乙型重型肝炎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前C区基因序列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前C区基因变异的意义。方法 :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技术 ,测定 13例乙型重型肝炎和 1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前C区基因序列 ,并与基因库中来自世界各地的不同基因型的毒株进行比较。结果 :患者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前C区基因序列 ,除发现乙型肝炎病毒前C区基因 1896位存在点变异外 ,还可见 184 6位点变异 ,且乙型重型肝炎患者发生病毒变异的频率明显高于慢性乙型肝炎 (P <0 .0 5 ) ,而 186 2位未检出变异。 1838位核苷酸全部为腺嘌呤核苷酸 (A) ,184 6位核苷酸大多为胸腺嘧啶核苷酸 (T) ,仅 4例发生了G→A点突变。经与不同基因型的毒株进行比较 ,提示沈阳地区流行的乙型肝炎病毒毒株接近美国株。结论 :乙型重型肝炎患者发生病毒变异的频率明显高于慢性乙型肝炎 ;沈阳地区流行的乙型肝炎病毒毒株接近美国株  相似文献   
72.
虹膜痣综合征首先由Cogan-Reese描述。临床特征为虹膜小结节、异位的德斯密氏膜和单侧青光眼。白种人发病较多。在我国较为罕见,笔者遇到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3.
第3代诊断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免疫酶分析法(EIA)诊断试剂盒中增加了来自HCV非结构蛋白NSS抗原,但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低。我们探讨了HCV NS5a高免疫源区基因异质性与免疫源性间的关系。1.材料与方法:(1)标准基因血清:  相似文献   
74.
目的 对眼眶骨瘤诊断及微创手术疗效进行探讨.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过去5年11例眼眶骨瘤患者行磨钻法微创手术治疗及其术后疗效.结果 手术效果良好.11例患者均在1周内出院,随访时间6个月~3年,未发现复发.结论 骨瘤是骨组织的良性肿瘤,多数眼眶骨瘤患者无症状,临床上CT检查对于骨瘤的诊断较为明确,采用磨钻法手术治疗风险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可达到微创效果.  相似文献   
75.
郭素娟  李智伟 《肝脏》2016,(2):119-122
目的分析肝脏炎症、纤维化、HBeAg、HBV DNA在聚乙二醇与普通干扰素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变化以明确疗效,为选择患者提供依据。方法研究对象选择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2006年6月至2010年6月住院应用干扰素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3例,其中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2例,普通干扰素α21例,疗程均为48周,治疗前后均行肝组织学检查,于治疗起始、治疗12周、24周及48周4个时间点,监测转氨酶、HBeAg、HBV DNA变化情况及其不良反应,炎症评分下降2分为治疗有效,纤维化评分下降1分治疗有效。肝活检采用在超声引导下14G活检针快速穿刺取得活体肝组织,组织长度大于1.5 cm,由同两位资深专业医师常规进行病理学检查。统计学方法用SPSS15.0统计软件对数据运用卡方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在整个治疗过程中ALT,AST值的变化,不同种类干扰素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eAg阴转率,聚乙二醇干扰素α18.2%,优于普通干扰素α9.52%(P=0.413),不同种类干扰素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BV DNA阴转率,聚乙二醇干扰素α63.6%,优于普通干扰素α57.1%(P=0.663),不同种类干扰素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肝组织学改善,聚乙二醇干扰素α炎症改善有效率77.2%,纤维化改善有效率63.6%,均优于普通干扰素α炎症改善有效率28.6%,纤维化改善有效率33.3%,(P=0.015,0.022),不同种类干扰素之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α对肝脏炎症及纤维化改善优于普通干扰素α,且不良反应与普通干扰素α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76.
目的 了解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多药耐药菌定植及其耐药基因分布,为实时监控和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提供重要依据。方法 收集2011年12月13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各ICU住院患者直肠拭子标本共45份,对送检直肠拭子使用ChromID ESBLs显色培养基进行多药耐药菌的筛选,对多药耐药菌进行改良Hodge试验和检测blaNDM、blaKPC、blaIMP、blaVIM耐药基因。结果 45份直肠拭子有28份筛检出多药耐药菌,阳性率为62.22%,其中有21份标本培养出大肠埃希菌,占46.67%,有7份样本培养出肺炎克雷伯菌,占15.56%,有3份标本同时培养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31株菌有2株肺炎克雷伯菌改良Hodge试验阳性同时从这2株菌中扩增出KPC-2基因。结论 医院ICU多药耐药菌定植率较高,并且存在KPC-2型的肺炎克雷伯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77.
传染病一直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人口增长、生态环境变化、微生物变异等因素使传染病的构成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之相适应的传染病的防治形势也发生新的改变。如何培养与传染病防治新形势相适应的临床医学人才是医学院校传染病学教研室需要面临解决的问题。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传染病学教研室认真执行教育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教高(1998)2号文],注重教给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78.
程序性死亡分子1(programmed death-1,PD-1)是由pdcdl基因编码的一个抑制性共刺激分子,在维持外周耐受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并在慢性病毒感染、肿瘤免疫及自身免疫性疫病的发生过程中发挥重要的生物学作用,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主要综述PD-1/PD-L1信号通路在乙型病毒性肝炎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9.
目的研究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中调节性B细胞(Breg细胞)、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的表达及与白细胞介素(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相关性,探讨以上指标在ITP患者发病中的免疫调节机制。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12月该院血液病科收治的初诊患有ITP的住院患者35例,治疗前PLT<30×109/L(ITP治疗前组),治疗后PLT>50×109/L(ITP治疗后组);选取同期该院体检中心体检健康者4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ITP患者治疗前后及健康对照组外周血Breg和Treg细胞的表达,采取流式Aimplex法检测外周血IL-10、TNF-α水平。分析ITP患者治疗前后Breg、Treg表达与IL-10、TNF-α水平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Breg细胞占CD19+细胞的百分比及Treg细胞占CD4+细胞的百分比在ITP治疗前组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TP治疗后组较健康对照组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ITP治疗后组较ITP治疗前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reg细胞占CD19+细胞百分比与Treg细胞占CD4+细胞百分比呈正相关(r=0.6917,P<0.01),Breg细胞占CD19+细胞百分比与IL-10水平呈正相关(r=0.7632,P<0.01)。与健康对照组比较,ITP治疗前组外周血IL-10水平显著降低;与ITP治疗前组比较,ITP治疗后组外周血IL-10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此外,Breg细胞占CD19+细胞百分比与TNF-α水平呈负相关(r=-0.6471,P<0.01)。与健康对照组比较,ITP治疗前组外周血TNF-α水平显著升高;与ITP治疗前组比较,ITP治疗后组外周血TNF-α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外周血Breg细胞可通过分泌IL-10对Treg细胞的表达进行调节,Breg、Treg细胞能够通过分泌细胞因子影响ITP的免疫调节与疾病进展。  相似文献   
80.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方法在病毒性肝炎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比较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方法与传统医学教学方法.方法 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对照组根据传染病学教学大纲编写临床病例实施PBL教学方法.采用阶段考试与问卷调查评估分析教学效果.结果 PBL教学不影响学生对基础知识、重点、难点的掌握.同时还提高综合归纳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值得提倡的教学方法.PBL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查阅文献、综合分析、团结协作能力.结论 PBL教学方法优于传统医学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适应于当前医学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