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超短波联合抗生素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继发肺炎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超短波联合抗生素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后继发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颅脑损伤继发性肺炎患者170例,其中吸入性肺炎78例随机分为A、B2组各39例,其余92例分为C、D2组各46例,均细菌培养+药敏实验,针对性选用抗生素及对症治疗;A、C组患者同时加用肺部病灶区超短波治疗。结果:治疗14~30d后,A、C组患者治愈率明显高于B、D组,死亡率明显低于B、D组(均P〈0.01)。结论:超短波联合抗生素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继发性肺炎可提高治愈率,减少死亡率,其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22.
23.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时间点给予纳布啡对神经内镜垂体瘤切除术患者苏醒期呛咳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9月在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神经内镜下垂体肿瘤切除术的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3组。A组在手术开始前30 min给予纳布啡0.1 mg/kg iv,B组在手术结束前30 min给予纳布啡0.1 mg/kg iv,C组给予生理盐水。麻醉诱导给予咪达唑仑0.02 mg/kg、丙泊酚靶控静脉输注(TCI) 2.0~3.0 μg/mL、舒芬太尼0.3 μg/kg、罗库溴铵0.6 mg/kg,采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进行麻醉维持。记录苏醒期咳嗽的发生率;记录停药时、呼之睁眼、拔管时和拔管后2 min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的变化;记录停药至拔管时间;记录苏醒期有无缺氧(SpO2<90%)、呼吸抑制和其他并发症的情况。结果中重度呛咳的发生率:A组为60%,B组为13.3%,C组为76.6%。与A组和C组相比,B组呛咳程度较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A组和 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苏醒期血流动力学指标组内比较:与T0比较,A组T1、T2时的MAP和T3、T4时的HR有所升高(P<0.05),B组T2、T3时的HR有所升高(P<0.05),但苏醒期各时间点的MAP未见明显差异(P>0.05),C组T1、T2、T3时的MAP和HR有所升高(P<0.05)。苏醒期血流动力学指标,与A组和C组比较,B组T2、T3时的MAP和HR指标更趋平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结束前30 min 静脉给予纳布啡 0.1 mg /kg 更利于减轻神经内镜垂体瘤切除术患者的苏醒期呛咳,且不会引起苏醒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早期运动治疗的重要性及其对疾病恢复的影响。方法:将50例病情稳定在1周内的急性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排列表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药物治疗相同,康复组由专业治疗师给予系统的连续30d训练。采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表、简式Fugl-Meyer评分表和改良Barthel指数,在入组时、入组后30d进行评估,评估由康复医师在不知评估对象的组别情况下进行。结果:两组病例在入选时按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进行统计分析,t值分别为0.076,0.1702,0.625,P均>0.05,入选时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入选30d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康复组为9.80±4.25,对照组为18.48±9.89,t=4.0316,P<0.01;Fugl-Meyer评分:康复组为72.12±22.34,对照组为49.12±17.69,t=4.0357,P<0.01;Barthel指数评分:康复组为76.00±20.18,对照组为45.20±16.43,t=5.9179,P<0.01。结论:早期运动治疗对脑卒中患者促进功能恢复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25.
回顾性分析胰腺癌(PC)患者临床常用实验室指标,寻找胰腺癌早诊及病程进展相关实验室指标。采集2008年至2012年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188例病理确诊为胰腺癌患者的术前临床实验室数据,选择胰腺囊腺瘤作为疾病对照组。结果显示:胰腺癌患者反映肝功能损伤与代谢的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远远高于参考范围;而蛋白指标虽在参考范围内,但低于囊腺瘤患者;肾功能、凝血功能与血淀粉酶两组间无显著差异;肿瘤标志物CA199在鉴别诊断胰腺癌与胰腺囊腺瘤的敏感度为82.45%,特异度为82.76%,正确率为82.49%;CA242在鉴别诊断胰腺癌与胰腺囊腺瘤的敏感度为66.07%,特异度为100%,正确率为77.65%;胰腺癌与囊腺瘤两组间HBsAg阳性率无差异。我们的结果提示胰腺癌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损伤与糖代谢异常,CA199与CA242可作为胰腺癌较优的肿瘤标志物,而慢性HBV感染与胰腺癌的发生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26.
目的:对云南产的蝶形花科千斤拔属植物宽叶千斤拔Flemingia latifolia Benth进行系统生药学研究。方法:采用来源鉴别、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经实验证实宽叶千斤拔的生药学特征明显;理化实验表明:根含多种黄酮类化合物,与文献报道该属其它种源的大类成分基本一致;TLC显示:根和茎均含有与对照品金莲木儿茶素及染料木苷相同成分。结论:宽叶千斤拔与同属其他种植物组织结构不同,但成分类似。  相似文献   
27.
目的:为研究和开发蝶形花科千斤拔属植物墨江千斤拔Flemingia chappar Buch.-Ham.ex Benth.提供部分生药学研究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的方法对墨江千斤拔进行生药学初研。结果:墨江千斤拔根横切面主要特征为:术栓层4~6列细胞组成;皮层窄,分泌细胞较多;形成层2~4列,成环;木质部导管多成单个或数个相聚;薄壁细胞及射线细胞有的含淀粉粒,棕色物及草酸钙方晶,草酸钙方晶较多。结论:为墨江千斤拔与同属植物的鉴别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8.
薯蓣丸出自《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乃仲景治疗"虚劳风气百疾"设立的方剂.该方组方严谨,配伍精当,具有补气养血、疏风散邪等功效,被后世医家广泛用于治疗各种慢性虚损性疾病,经专家们临床验证及药理研究证明,薯蓣丸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功能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1994~2011年间对薯蓣丸的临床报道及其相关药理研究进行总结,为今后研究进一步指明其应用前景及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9.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治疗心力衰竭(心衰)并发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85例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经积极抗心力衰竭治疗后加用稳心颗粒9g,每天3次,温开水冲服,4周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心功能、心律失常改善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85例患者中,心功能提高1级50例(58.5%),心律失常总有效率84.9%,用药后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稳心颗粒治疗心力衰竭并发心律失常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30.
目的:评价依达拉奉对脑梗死患者早期应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发病72 h以内的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及对照组(35例)。治疗组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 ivd,bid,共14 d,同时给予对照组的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疏血通6 ml ivd,qd,共14 d,同时给予口服肠溶阿司匹林0.1 g,qd。治疗前、治疗后第7 天、第14天、第21天对患者进行欧洲卒中评分(E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ADL)和常规检查。结果:第14天治疗组、对照组ESS值分别为(73.8±18.6)、(63.2±13.8),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ADL值分别为(75.1± 21.6)、(61.3±17.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依达拉奉能有效改善发病早期的脑梗死患者近期的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未发现有严重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