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30篇
肿瘤学   3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9 毫秒
51.
陈戏墨  李志铭  李扬彬 《医学信息》2008,21(8):1234-1237
知识发现技术已经成功的应用在了各个领域.存储在PACS中的大量图像和其他数据使得发现潜在的知识成为可能.这篇文章检查了存在于PACS中的数据以及它们的属性,也考虑了医院和相应知识发现技术一些实际需求.这篇文章将介绍一个建立在实际PACS中非典(SARS)病例检测原型.实验结果显示大约73.17%SAR.S病例可以从PACS中被发现.  相似文献   
52.
李志铭  谭理连  刘克  陈德基  李扬彬 《广东医学》2007,28(12):1988-1991
目的 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WI)技术在自发性脑出血的诊断价值及其在揭示血肿灶周继发神经损害的作用.方法 回顾分析104例脑出血的病例.所有患者均进行磁共振自旋-平面回波弥散加权采集并在ADC图上取点测量不同时期血肿灶、血肿灶周组织及对侧正常组织.然后取其均数进行方差分析及配对t检验.结果 急性期血肿灶、血肿灶周组织及对侧正常组织ADC值均数分别为:(0.296±0.430)×10-3,(1.140±0.319)×10-3,(0.863±0.286)×10-3;亚急性早期血肿灶、血肿灶周组织及对侧正常组织ADC值均数分别为:(0.496±0.232)×10-3,(0.990±0.264)×10-3,(0.833±0.180)×10-3;亚急性中晚期血肿灶、血肿灶周组织及对侧正常组织ADC值均数分别为:(0.729±0.282)×10-3,(1.061±0.290)×10-3,(0.948±0.272)×10-3;慢性期血肿灶、血肿灶周组织及对侧正常组织ADC值均数分别为:(1.407±0.800)×10-3,(1.003±0.208)×10-3,(0.848±0.181)×10-3.经配对t检验,不同时期血肿灶与对侧正常组织的ADC值.血肿灶周组织与对侧正常组织的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WI在能清楚显示脑出血不同时期的演化过程,在自发性脑出血的诊断、鉴别诊断、分期中具有实用价值.通过对血肿及灶周组织的ADC值测量可揭示血肿继发灶周神经损害的存在及范围,阐明血肿灶周水肿性质,为临床进一步研究出血后脑细胞功能变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3.
脑外伤的质子磁共振波谱成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对创伤性脑损伤(TBI)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0例TBI患者和10例健康志愿者行磁共振波谱成像,选择双侧额叶白质、胼胝体膝部左右侧及中线位置各一个点(共5个)为感兴趣区(ROI),分别测定Cho、NAA、Cr、NAA/Cr、NAA/Cho、Cho/Cr。对不同程度TBI患者组1H-MRS所测定值与GCS、GOS评分间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TBI患者与正常对照组Cho/Cr、NAA/Cr、NAA/Cho有统计学差异(P<0.05)。TBI患者组NAA/Cho、NAA/Cr与GCS评分及GOS评分均存在正相关,Cho/Cr比值与GCS评分及GOS评分呈负相关。正常对照组均未检测到Lac峰,TBI患者特重度中2例出现Lac峰。结论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能定量测定创伤性脑损伤后脑组织代谢的情况,对TBI患者的受伤程度、预后预测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4.
广州中医学院李仲守教授年已七旬,是广东省名老中医之一。对中医学术造诣较深,临床经验丰富,擅长中医内科杂病,他治病特别重视阴液的保养,对有劫阴伤阴作用的药物十分谨慎。现着重将李老运用补阴法的经验加以整理介绍。李老认为,补阴法用以治阴虚之证,五脏皆有阴虚,但主要是肾阴虚。临床上可分为滋  相似文献   
55.
1980年12月29日至30日,湖北省卫生局在武昌召开雷公藤研究成果鉴定会。来自湖北、安徽得四十名专家、教授和研究人员,对雷公藤的研究成果进行了鉴定。雷公藤(Tvipterygium Wilfordil Hook·f)系卫矛科雷公藤  相似文献   
56.
近两年来,我们先后采用三仁汤加减治疗肾盂肾炎15例,获得了较好的效果,茲简介于后。一、临床资料: 15例中,急性肾盂肾炎9例,慢性肾盂肾炎6例,皆因急性发作而入院,均单纯应用中药治疗。其中女性13例,男性2例;年龄在22~40岁之间。已婚者12例,未婚者3例。病程在3个月以内者9例,6~+~18个月以内者5例,7年者1例。症状表现多有腰痛、尿频、尿急、尿道热痛、口干不欲饮、胸闷不知饥、或恶寒发  相似文献   
57.
目的研究DNA引物酶抑制剂碘化-3,3′-二乙基-9-甲基-硫杂羰花青(DMTCC I)诱导人粒细胞性白血病HL-60细胞凋亡并探索其机制。方法分别采用不同浓度的DMTCC I处理培养于RPM I-1640培养基的HL-60细胞。采用MTT法检测DMTCC I对HL-60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采用流式细胞仪和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方法检测细胞凋亡。采用蛋白免疫印迹(W estern b lotting)法观察凋亡相关蛋白survivin,Bc l-xL,Bad,Bax,Bc l-2,caspase-9,caspase-3,caspase-6,PARP,DFF45和lam in B的表达。采用ApoA lert Caspase-3分析试剂盒检测caspase-3的活性。结果DMTCC I具有抑制人白血病HL-60细胞增殖的作用,其IC50值为0.24μmol.L-1。流式细胞仪和DNA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显示,DMTCC I可诱导HL-60细胞凋亡。在经DMTCC I处理的HL-60细胞中,survivin和Bc l-xL蛋白的表达水平下调,Bad和Bax蛋白的表达水平上调,Bc l-2蛋白的表达水平无变化,caspase-9,caspase-3,caspase-6,PARP,DFF45和lamin B被分别裂解,产生相应裂解产物。在HL-60细胞中,caspase-3的活性在1μmol.L-1DMTCCI处理3 h时明显升高,在处理12 h时达到最高峰。结论DMTCCI可抑制人白血病HL-60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发生细胞凋亡。Bcl-2家族蛋白、survivin和caspases家族蛋白可能参与了上述诱导HL-60细胞凋亡的过程。  相似文献   
58.
抗肿瘤药鬼臼毒素衍生物构效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鬼臼毒素衍生物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three-dimensional quantiativ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3D-QSAR)及活性部位。方法:用比较分子力场分析(comparative molecular field analysis,CoMFA)方染对鬼臼毒素23个衍生物进行了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然后用AM1(Austin model1)方法进行计算,讨论它们的3D-QSAR及活性部位。结果:以CoMFA方法建立了一个有较强预测能力的QSAR模型,在对体外L1210白血病细胞生长的抑制活性上,C4位为改变活性的有效修饰位点;其B环是药物分子接受电子部位,对保持此类药物的生物活性有重要作用;E环及其含氧取代基是分子的负电中心。结论:所得CoMFA模型可预测该类化合物的活性,化合物B环及E环是 活性部位。  相似文献   
59.
目的 探讨最佳320排CT肺三期增强扫描时相,评价其诊断孤立性肺病变(SPL)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100例SPL患者 及40名健康成年人(D组)行320排CT容积灌注扫描,采用体部灌注软件处理得到时间-密度曲线(T-DC),记录并比较各组肺动脉峰值时间(PA-TTP)、左心房峰值时间(LA-TTP)、胸主动脉峰值时间(AO-TTP)和SPL强化峰值时间(SPL-TTP)。在平扫,肺动脉、左心房、胸主动脉和SPL达强化峰值时以及延迟3 min共6个时相测量病灶CT值,计算CT净增值(NE)。应用ROC曲线分析比较各时相NE对SPL的诊断效能。结果 A、B、C、D组PA-TTP、LA-TTP及AO-TT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B、C组SPL-TT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2.163,P<0.001),C组SPL-TTP为(17.36±2.52)s,明显早于A、B组。A组中,应用SPL达强化峰值时(28 s)NE诊断周围型肺癌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最大,为0.872,敏感度92.7%,特异度80.0%。C组中,应用SPL达强化峰值时(18 s)NE诊断炎症的AUC最大,为0.985,敏感度100%,特异度88.5%。结论 以18 s、28 s、3 min为扫描时相,320排CT肺三期增强扫描对鉴别诊断SPL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60.
李志铭  张尚福 《华西医学》1989,4(3):343-346
本实验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研究的方法观察到:氯丙嗪能够明显提高鼠背部皮瓣的存活。同时,本实验提示其机理可能是由于氯丙嗪降低了皮瓣的代谢,从而提高了皮瓣对缺血的耐受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