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临床医学   15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1.
52.
随着关节镜技术的发展及广泛应用,关节镜下交叉韧带重建术也日趋增多,但重建术后肢体功能的康复及训练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及统一。交叉韧带在膝关节的解剖结构中,对稳定关节保持功能的作用十分重要。但因其解剖学特点,在断裂后,特别是陈旧性损伤时不能自身修复和再生。而关节镜下重建术时,既有自身的肌腱转移,同时也有骨性隧道的操作,这样使得术后愈合及恢复就较困难,且需要相应的时间进行功能训练及康复,这样各个阶段的训练强度和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根据膝关节及交叉韧带的解剖学特点,结合临床实践,参照有关资料及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的经验,制定及试用了一套较为合理有效的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及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53.
白介秦—1β转换酶对退变腰椎间盘组织中细胞凋亡的调节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 观察白介素-1β转换酶(ICE)在退变腰椎间盘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及流式细胞术测定50例退变腰椎间盘组织和10例正常腰椎间盘组织ICE的表达及细胞凋亡率。结果 腰椎间盘组织中ICE的表达部位在软骨细胞的胞浆,退变腰椎间盘组织表达阳性率为90%,高于正常腰椎间盘组织的30%,P&;lt;0.01;阳性细胞含量为(78&;#177;13)%,高于正常腰椎间盘组织的(2.5&;#177;10)%,P&;lt;0.01,相对蛋白含量(FI值)为1.63&;#177;0.18,高于正常腰椎间盘组织为0.56&;#177;0.09,P&;lt;0.01;退变及正常腰椎间盘组织细胞凋亡率为(71&;#177;10)%,(20&;#177;10)%;ICE表达的FI值与腰椎间盘组织细胞凋亡率呈正相关(r=0.527,P&;lt;0.05)。结论 ICE参与了腰椎间盘组织中细胞凋亡的调节,并在腰椎间盘退行性变发生和发展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合酶(mtrie,oxide synthase,NOS)抑制剂S-甲基异硫脲(S-methylisothiourea,SMT)对退行性变腰椎间盘基质代谢的影响,为NOS抑制剂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实验于2003-03/2004-01在卫生部小儿先天畸形重点实验室完成无菌条件下,取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椎间盘组织(髓核和纤维环),置入体外培养系统,随机分为对照组:不加药物干预;SMT组:加入1mmol/L SMT干预培养72h后,通过检测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含量来观察椎间盘组织一氧化氮的释放量及NOS的活性:原位杂交法检测椎间盘组织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mRNA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lotease,MMR)mRNA的表达。培养10d后,化学比色法观察椎间盘蛋白多糖含量和羟脯氨酸释放量的变化。结果:SMT组髓核和纤维环一氧化氮释放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NOS活性明显降低(P&;lt;0.01)培养10d后,SMT组髓核组织中蛋白多糖含量比对照组明显增加(t=8.52,P&;lt;0.01),羟脯氨酸释放量比对照组显著减少(t=6.58,P&;lt;0.01);同时,未检测到iNOS mRNA和MMP3 mRNA的表达。结论:NOS抑制剂SMT能抑制过量一氧化氮的释放,对延缓椎间盘退行性变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5.
应用多种皮瓣治疗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总结应用多种皮瓣移植治疗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285例的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56.
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浆中泮托拉唑的高效液效液相色谱法(HPLC),研究泮托拉唑肠溶片在男性健康志愿者体内的药动学行为,评价其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方法 18例健康男性志愿者随机分组自身交叉对照试验设计,单剂量口服泮托拉唑肠溶片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40 mg,HPLC法测定服药后12 h内不同时间血浆中泮托拉唑的浓度,BAPP药动学程序计算相对生物利用度并评价2种制剂生物等效性。结果受制剂试和参比制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Tmax分别为(3.4±0.6)h和(3.3±0.4)h;Tmax为(3 435.11±1 101.72)μg.L-1和(3 312.37±987.50)μg.L-1;T1/2分别为(1.60±0.31)h和(1.73±0.47)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36 h)分别为(7 805.88±2 390.66)μg.h-1.L-1和(7 459.61±2 641.25)μg.h-1.L-1。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7.30±20.20)%。结论建立的分析方法准确灵敏,测得的数据可靠,统计学分析表明2种制剂生物等效。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探讨颈前路融合与非融合手术(hybrid surgery,HS)治疗跳跃节段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5年1月~2018年12月采用HS治疗跳跃责任节段颈椎病6例,评估术前、末次随访时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edi...  相似文献   
58.
我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 3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退变腰椎间盘及 11个 (7例 )正常腰椎间盘组织中FasAPO 1蛋白表达进行检测 ,探讨其在腰椎间盘退变及突出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一、材料与方法1.标本来源 :退变腰椎间盘组织(L1~ 5)取自本院骨科 1998年 5月~1999年 1月间 35例经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其中男 2 0例 ,女 15例 ,年龄 2 0~ 6 9岁 ,平均 40 .0岁。术中取纤维环及髓核组织各 1块 ,标本经病理学检查证实为退变椎间盘。 11个 (7例 )正常椎间盘组织 (L1~ 5)做为对照 ,标本取自新鲜尸检 ,年龄 2 2~ 5 9岁 …  相似文献   
59.
目的 探讨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y, UBE)辅助下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技术(unilateral laminotomy for bilateral decompression, ULBD)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我院2020年7月~2021年5月采用UBE辅助下ULBD技术治疗单节段椎管狭窄病人35例,比较术前与术后1周、3个月、12个月、20个月术后随访时间的腰痛及腿痛的疼痛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指数,观察术中、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获得完整术后随访35例,术后随访时间均超过20个月。1例病人在术后3天出现少许脑脊液漏,予以卧床休息及加强营养等处理后伤口痊愈。术后20个月,VAS评分由术前的(4.51±1.09)分降低至(1.91±0.47)分,腿痛的VAS评分由术前的(5.71±1.15)分降低至(2.54±0.56)分,ODI由0.50±0.09降为0.22...  相似文献   
60.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对体外培养人椎间盘细胞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对体外培养人椎间盘细胞凋亡、分裂增殖及基质合成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3-05/2004-02在卫生部小儿先天畸形重点实验室完成。2003-05/12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临床医院骨科施行脊柱侧凸前路松解术的患者8例,术前检查无代谢性软骨疾病。将术中取出椎间盘组织(患者知情同意)立即置入装有HAMF-12培养液的无菌瓶内带至实验室。体外单层培养人椎间盘细胞,取生长良好的第2代细胞实验,加入不同浓度(1,10,100,1000μg/L)的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利用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检测椎间盘细胞凋亡;用噻唑蓝法观察椎间盘细胞分裂增殖情况,利用氯胺T法和Alcian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羟脯氨酸及硫酸软骨素的含量。结果:①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对人椎间盘细胞凋亡的影响:不同浓度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10,100,1000μg/L椎间盘细胞凋亡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0.91±0.32,0.52±0.24,0.11±0.04,P<0.01),低浓度(1μg/L)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对椎间盘细胞凋亡无影响。②不同浓度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的培养液中硫酸软骨素和羟脯氨酸的含量:随着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浓度的增加(10,100,1000μg/L),硫酸软骨素含量、羟脯氨酸含量明显增加犤硫酸软骨素:(33.34±4.32),(48.67±6.71),(69.79±6.62)μg/L;羟脯氨酸:(5.79±0.91),(8.27±1.23),(10.34±1.51)μg/L,P<0.01犦,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的浓度与两者呈正相关(ra=0.875,P<0.01;rb=0.912,P<0.01)。③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对椎间盘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影响:10μg/L组和100μg/L组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对人椎间盘细胞有促进增殖的作用,1μg/L组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对人椎间盘细胞的增殖无影响,而1000μg/L组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可抑制人椎间盘细胞增殖。结论: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对体外培养的椎间盘细胞凋亡具有拮抗作用,并对椎间盘细胞的分裂增殖、基质中胶原及蛋白多糖的合成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