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2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40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研究大鼠颅脑爆炸伤后脑皮质中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的表达变化情况。方法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6)和实验组(n=24)。实验组采用600mgTNT电雷管在大鼠头部正上方12cm处爆炸,以建立颅脑爆炸伤模型;对照组不行爆炸致伤。伤后6h、24h、3d、7d分别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脑皮质中Beclin-1的表达情况。结果对照组Beclin-1表达水平较低。实验组脑皮质中Beclin-1在伤后6h表达上升,伤后3d达高峰,伤后7d表达有所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鼠颅脑爆炸伤后,脑皮质中Beclin-1表达呈波峰状,提示自噬现象在颅脑爆炸伤后增强,且可能参与颅脑爆炸伤神经元损伤后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62.
目的 观察榴弹对肢体的致伤特点和规律,为战伤救治提供依据。方法 电永动引爆离地面7m高的榴弹,将36只绵羊布放于距爆心6-48m处,致伤时测量冲击波超压和破片速度,致伤后进行病理解剖观察。结果 肢体破片伤的发生率率为破片伤动物的48%,平均每只动物肢体有1.33片破片伤,伤后即刻死亡率为50%,伤后6h时达66.66%。肢体贯通伤和盲管伤各占50%。骨折的发生率为833.3%(10/12),其中80%为粉碎性骨折,也可见骨骼离断和缺损。肢体爆炸伤时,以腹部和鹏部合并伤最多,分别为41.67%和33.33%。肺脏的臌膜冲击伤的合并率分别为58.33%和16.67%。肢体大血管和神经直接损的发生率虽不高,但损伤后果严重。另外,肢体爆炸伤的伤口污染也很严重。结论 肢体爆炸损伤严重,伤道污染严重,粉碎性骨折发生率高,合并伤多,胆肢体爆炸主要以破片致伤为主,其早期死亡也多为合并伤所致。  相似文献   
63.
李培建  李兵仓 《医学综述》2001,7(7):426-427
脊髓损伤后影响神经轴突生长或再生的因素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能促进诱导神经生长的因素 :如多种促进神经生长的神经营养因子和为再生的轴突提供桥梁及管道、支持引导神经生长的雪旺细胞及细胞外基质成分 ;另一类是抑制轴突生长的因素 :如脊髓断端产生的囊腔和瘢痕组织以及一些抑制性生长因子等。治疗脊髓横断性损伤的研究 ,主要是围绕这两个方面进行。目前脊髓移植、神经营养因子的应用以及利用基因工程技术 ,使神经营养因子或促有丝分裂物质基因在损伤的脊髓局部不断表达是重要的研究方向。1 脊髓移植Cajal(192 8)认为中枢神经系统…  相似文献   
64.
颅脑战伤主要指战时兵器装备和战争环境造成的颅脑损伤, 具有救治难度大、后送困难、伤死率高等特点。颅脑战伤的野战外科救治既与伤情特点有关, 也与战争规模、作战样式、作战地域及武器威力等因素有关。近年来, 国内有关颅脑战伤特点及野战外科救治的综述性报道甚少。为此, 笔者就2001年以来外军有关颅脑战伤特点及野战外科救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为国内相关基础研究和战伤救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5.
基因治疗在周围神经损伤修复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围神经损伤修复后如何促进再生,提高神经损伤后的治疗效果,一直是基础和临床研究的热点,目前,转基因技术用于治疗中的枢神经损伤的研究报道越来越多,有关外周神经基因治疗的报道却比较少见,但随着基因工种技术的迅速进步,基因治疗将有可能成为提高周围神经损伤的修复水平的主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66.
目的 研究嗅球成鞘细胞(olfactory ensheathing cell,OEC)-雪旺细胞(Schwann cell,SC)-细胞外基质成分(extracellular matrix,ECM)-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DLlactide-co-glycolide acid),PLGA]桥接体对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后外周靶器官及脊髓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 建立SD大鼠右侧坐骨神经15 mm缺损模型后,用OEC、SC、ECM以及自行制备的PLGA导管,构成OEC-SC-ECM-PLGA桥接体进行修复,同时设OEC-ECM-PLGA组、SC-ECM-PLGA组、ECM-PLGA组、PLGA组和自体神经移植对照组.在术后1,3,6,9周行腓肠肌湿重恢复率及运动终板检测,并于术后9周行CM-Dil和霍乱毒素B亚单位-辣根过氧化物酶(CB-HRP)逆行示踪检测.结果 术后各组动物术侧腓肠肌湿莺和运动终板数量下降,3周后除ECM-PLGA组和PLGA组外,腓肠肌湿重和运动终板数量逐渐增加.9周时OEC-SC-ECM-PLGA组腓肠肌湿重、运动终板数量及运动终板长轴长度与自体神经移植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周时CM-DiI和CB-HRP逆行示踪结果显示,OEC-SC-ECM-PLGA组标记的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数量与自体神经移植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EC-SC-ECM-PLGA桥接体对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后的外周靶器官及脊髓神经元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7.
某型榴弹静爆对生物杀伤效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目的研究爆炸性武器对生物致伤的特点和规律,为战伤早期救治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方法通过某型榴弹实弹静爆致伤动物,测试破片速度、冲击波超压等致伤特征。结果爆炸性武器爆炸后主要是以破片和冲击波超压两种效应致伤生物。结论该型榴弹对生物所致的伤情严重而复杂,半数以上的动物于伤后6小时死亡,且破片伤往往复合冲击伤。破片伤和冲击伤的发生率分别为69.44%和50%。  相似文献   
68.
目的 培养针对Wistar大鼠周围神经自身抗原髓鞘碱性蛋白Ⅱ(myelin basic protein Ⅱ,P2)特异性T淋巴细胞,用于研究其在神经再生中的作用.方法 从成年Wistar大鼠周围神经内提取P2并配制成50%(质量浓度)匀浆,将其与完全福(氏)佐剂(CFA)按1∶1混匀后,按体重0.4 mL/500 g注入大鼠双后足垫内诱导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EAN)模型.从EAN发病大鼠腹股沟淋巴结内分离T淋巴细胞,经4个循环的P2刺激后利用3H-TdR掺入法测定其对P2刺激的反应,采用流式细胞仪鉴定其表型,Western blot法检测其表达神经营养因子(NGF)水平.结果 从大鼠周围神经内分离出一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5 000、等电点(PI)为9.5的蛋白,其相对分子质量和PI与文献一致,该蛋白即为P2.利用P2与CFA可诱导Wistar大鼠EAN动物模型,分离的T淋巴细胞对P2抗原呈特异性增殖,(95.72±0.85)%的细胞为CD4+ T淋巴细胞,其NG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利用提取的P2可诱导EAN并建立特异性T淋巴细胞,该T淋巴细胞具有较强的NGF表达能力,适用于神经再生研究.  相似文献   
69.
70.
犬颅脑爆炸伤后脑组织NO含量的变化及L-NAME的脑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 (NO)在犬颅脑爆炸伤后继发性脑损害中的作用和N 硝基 L 精氨酸甲酯(L NAME)的脑保护作用。方法 模拟爆炸性武器致犬颅脑伤 ,L NAME组伤后 30分钟静脉给药 (5mg kg) ,伤后 1、3、6小时测定脑组织NO含量及水含量。结果 致伤组伤后 1、3、6小时NO含量显著升高 (P <0 .0 1) ,3小时达峰值。L NAME组伤后NO含量亦显著升高 (P <0 .0 5 ) ,但均明显低于同时相点致伤组水平(P <0 .0 5 )。致伤组伤后 1小时水含量升高非常显著 (P <0 .0 1) ,随时间延长逐渐升高 ,L NAME组各时相点水含量均明显低于致伤组 (P <0 .0 5 ) ,伤后 1小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 NO在颅脑爆炸伤后继发性脑损害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伤后 30分钟给予L NAME可降低脑组织NO含量 ,减轻脑水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