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篇
  1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基因修饰的骨髓基质细胞(MSCs)对大鼠脑缺血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8只分为假手术组、缺血模型组、 MSCs组、MSCs-IGF-1组,每组12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组采用改良线栓法建立左侧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再灌注24 h后MSCs组、MSCs-IGF-1组分别采用MSCs、IGF-1修饰的MSCs 干预治疗。每组于再灌注后3 d和14 d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免疫组化法测 BrdU阳细胞数量, TUNEL法测大鼠神经细胞凋亡数量,分光光度计测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再灌注14 d后MSCs组与MSCs-IGF-1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缺血模型组明显降低( P<00.5),而MSCs-IGF-1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MSCs组(P<0.05)。再灌注后3 d及14 d,假手术组与缺血模型组未见明显BrdU阳性细胞,MSCs-IGF-1组BrdU阳性细胞数较MSCs组明显增多(P<0.05)。再灌注后3 d及14 d,MSCs组与MSCs-IGF-1组梗死半球神经细胞凋亡数目较缺血模型组相比明显减少(P<0.05),MSCs-IGF-1组比MSCs组凋亡细胞明显减少(P<0.05)。在灌注后3 d及14 d,与缺血模型组相比,MSCs组脑组织中SOD活性明显升高(P<0.05),MDA含量明显下降(P<0.05),且MSCs-IGF-1组SOD活性较MSCs组更高(P<0.05),MDA含量更低( P<0.05)。结论 IGF-1基因修饰骨髓基质细胞治疗干预比单纯骨髓基质细胞干预对脑缺血具有更好的神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强骨髓基质细胞的抗氧化应激能力、减少神经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32.
目的检测内蒙古东部奶牛场奶牛乳房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情况,并鉴定其毒力基因携带情况。方法采集61份临床型乳房炎奶牛的牛奶样品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鉴定。利用PCR方法检测分离株金黄色葡萄球菌的nuc、clfA、fnbA、fnbB、tsst-1、sea、seb、sec、sed、seg、see、seh、sei、和sej 14种毒力基因,并对其中1株进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生化检测、药敏试验以及动物致病性试验。结果成功分离到2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从分离菌中共检测到11种毒力基因,其中nuc、clfA、fnbB、sea、sed、sei 6种毒力基因检出率均超过50%。随机挑选1株分离菌,将其命名为TLXG01。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显示,分离菌与已报道的MF511713.1 H2处于同一分支且相似度均高于99%。药敏敏验显示,该分离菌对14种常用抗生素敏感,对多粘菌素和链霉素耐药。动物致病性试验显示,该分离株对小鼠具有较强的致病性。结论内蒙古东部5个奶牛场乳房炎奶牛均有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该病原菌携带毒力基因的数量和种类不同,且存在多种毒力基因组合,可为当地奶牛场奶牛金黄色葡萄球菌性乳房炎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探究老年脓毒症相关性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患者肺损伤评分(LIS)及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水平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择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第一分院于2019年3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98例老年脓毒症相关性ALI/ARDS患者作为研究组,根据患者入院后30 d内的生存情况将患者分为存活组(55例)和死亡组(43例),另选取51例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第一分院同期收治的非ALI/ARDS脓毒症老年患者作为对照组。患者入院后,记录患者临床资料,检测患者血肌酐、肌钙蛋白Ⅰ、B型脑肽钠(BNP)、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患者血清中AGEs水平。采用LIS量表计算LIS得分。以患者临床因素作为自变量,患者预后结局作为因变量,采用Logistic回归曲线对老年脓毒症相关性ALI/ARDS患者死亡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死亡组、存活组、对照组AGEs水平、LIS得分、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评分依次降低(均P<0.05)。死亡组动脉血乳酸、血糖、肌钙蛋白Ⅰ、PCT、BNP...  相似文献   
34.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管理系统(V2.5),挖掘卢秉久教授针对酒精性肝病的辨治经验及用药规律。方法:通过临床病例采集,建立医案数据库,运用频数统计、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复杂系统熵聚类、熵层析聚类分析等高级别数据挖掘方法,探讨卢秉久教授治疗酒精性肝病患者的用药特点和组方规律。结果:共筛选出有效方剂100条,使用89种药品,累计使用频次为1231次。使用频次≥20的中药有15味,药性主要为凉性,药味主要为苦味,多归于脾、肝二经。使用频次在25次以上的核心药组共11组,20组可以用于新处方聚类的药物组合及新处方10首。结论:卢秉久教授治疗酒精性肝病患者以健脾祛湿为主,对于兼证采用清热利湿、活血化瘀、燥湿化痰等治法。  相似文献   
35.
杨婷婷  李偲  林琳  勾晨雨  高羽 《新医学》2021,52(4):250-254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ADVKCF)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 报告一例妊娠合并ADVKCF患者的诊治经过,以“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超级华法林(鼠药)中毒”“妊娠”的中英文为检索词分别在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NKI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检索国内外相关病例,总结妊娠合并ADVKCF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案及母儿结局。结果 该文报道1例妊娠合并ADVKCF患者,因皮肤淤斑及胎死宫内入院,被诊断为妊娠合并ADVKCF,排胎同时予输注血制品、补充维生素K等治疗后,病情好转出院。笔者共检索到国内外相关病例5例,患者首发症状主要表现为肉眼血尿、口腔黏膜出血。5例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化部分凝血时间均明显延长,有1例出现胎死宫内,2例新生儿死亡。结论 妊娠合并ADVKCF非常罕见,易因凝血指标异常与其不同程度的出血表现误诊为DIC,多合并不良的妊娠结局,对该类患者尽早诊断、及时治疗或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6.
音乐干预在麻醉恢复室护理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音乐疗法在麻醉恢复室护理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拔管后均清醒进入麻醉恢复室.观察组于麻醉恢复室停留期间收听适当的音乐;对照组不接受音乐干预.于进入恢复室(T1)及离开恢复室(T2)时点记录两组患者的心率、血压变化及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同时记录两组患者的恢复室停留时间及麻醉护理满意度.结果 T2时点观察组患者心率、血压及VAS评分较T1时点下降,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两组患者麻醉恢复室停留时间无显著差异,但观察组麻醉护理满意度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音乐干预有利于维持患者在麻醉恢复室停留期间的血流动力学稳定;降低患者的VAS评分;提高患者麻醉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37.
目的:研究帕瑞昔布钠预先镇痛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60例ASA Ⅰ~Ⅱ级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对照组(C组)麻醉诱导前20 min静注生理盐水10 mL; 预先镇痛组 (P组) 麻醉诱导前20 min静注帕瑞昔布钠40 mg;常规镇痛组(R组)术毕前20 min静注帕瑞昔布钠40 mg.分别记录拔管后0、1、2、4、6、12、24 h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的评分及拔管后5、10、15、20 min的Rammesay镇静评分;记录24 h内追加镇痛药及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术后P组0、1、2、4、6、12 h的VAS评分显著低于C组同时点VAS评分(P<0.05);而P组1、2、4、6 h的VAS评分显著低于R组同时点VAS评分(P<0.05);同时,P组及R组在术后5、10、15、20 min时点的镇静评分显著高于C组同时点的评分(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预先镇痛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镇痛效果确切,同时可减少术后患者躁动的发生,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探讨Janus激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子(JAK/STAT)通路在大鼠肠缺血再灌注(I/R)所致肠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雄性健康SD大鼠40只,体重230~255 g,随机分为5组(n=8):假手术组(sham组),仅分离肠系膜上动脉(SMA)但不夹闭;肠缺血再灌注组(I/R组),采用阻断SMA 60 min后开放120 min的方法制备肠I/R损伤模型;AG490(JAK特异性抑制剂)组,于夹闭SMA前30 min在大鼠侧腹部皮下注射8 mg·kg-1 AG490,余同I/R组;雷帕霉素(STAT特异性抑制剂)组(RPM组),于夹闭SMA前30 min在大鼠侧腹部皮下注射0.4 mg·kg-1 RPM,余同I/R组;二甲基亚砜组(DMSO组),于夹闭SMA前30 min侧腹部皮下注射2 μmol·kg-1 DMSO,余同I/R组,DMSO系AG490和RPM的溶剂。所有大鼠均于再灌注120 min后取小肠观察肠黏膜形态学变化并行Chiu's评分,同时取肠黏膜组织检测髓过氧化物酶(MPO)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和乳酸(LD)含量,采集动脉血检测血清二胺氧化酶(DAO)活性及15-F2t-isoprostane、内皮素-1(ET-1)和血栓烷素B2(TXB2)浓度。TUNEL法检测肠上皮细胞凋亡情况并计算凋亡指数;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磷酸化的JAK2(p-JAK2)及STAT3(p-STAT3)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sham组比较,其余各组的Chiu's评分和肠黏膜细胞凋 亡指数均显著升高(P<0.05);而I/R组和DMSO组的LD和MDA含量、DAO活性、MPO活性、15-F2t-isoprostane浓度、ET-1浓度及TXB2浓度均显著升高,p-JAK2及p-STAT3蛋白表达量也显著升高,SOD活性显著降低(P<0.05)。与I/R组和DMSO组比较,AG490组和RPM组的DAO活性、MPO活性、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指数、ET-1浓度、p-JAK2及p-STAT3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SOD活性则显著升高(P<0.05)。 结论: JAK/STAT信号通路的激活参与了肠I/R所致的肠损伤的发生,其作用与促进氧化应激损伤、中性粒细胞的聚集和肠黏膜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本研究比较了丁卡因凝胶和恩纳软膏用于预防静脉注射疼痛的效果.方法 拟行全身麻醉的手术患儿60例,年龄3~10岁,随机分为对照组、丁卡因凝胶组和恩纳组,每组20例.在手术前40 min用药膏涂抹患儿手背的静脉附近的皮肤.对照组用生理盐水,丁卡因组用丁卡因凝胶1 g,恩纳组用恩纳软膏1 g,涂抹皮肤.涂药膏的皮肤用3 M医用薄膜覆盖,患儿到达手术室后,擦去皮肤上的麻醉药膏.消毒后,用22 G静脉留置针开放手背静脉.在静脉注射时用Cameron 的疼痛评分方法进行注射疼痛的评分.结果 对照组无痛、轻度疼痛患者占15%;丁卡因凝胶组无痛、轻度疼痛患者占80%;恩纳组无痛、轻度疼痛患者占75%.丁卡因凝胶组和恩纳组的疼痛程度无显著性差异.对照组的疼痛程度比丁卡因凝胶组和恩纳组重,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用丁卡因凝胶和恩纳乳膏都能明显减轻静脉注射局部的疼痛,两种方法效果相似.  相似文献   
40.
目的:采用目标基因捕获联合二代测序技术探索BMP-Smad信号通路基因与下颌前突(mandibular prognathism)相关的变异。方法 :从同济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收集176例下颌前突患者及155例正常对照,分别采集5 m L静脉血并提取基因组DNA。采用Nimble Gen捕获富集系统对病例对照组的23个目标基因的编码区和侧翼区进行捕获富集,通过Illumina Hiseq 2000测序平台进行测序。通过比较变异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频率的差异,探索与下颌前突相关的突变位点。结果:共发现7个与下颌前突相关的常见变异,分别位于5个基因上:chr4:81975103(BMP3)、rs7078571(BMPR1A)、chr2:148686946(ACVR2A)、rs1128919(ACVR2A)、rs2070489(ACVR2B)、chr18:48610378(SMAD4)、chr18:48610376(SMAD4)。未发现罕见变异的分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通过目标基因测序的方法检测到了病例对照组中的常见变异和罕见变异,并发现了与下颌前突相关的可能致病基因BMP3、BMPR1A、ACVR2A、ACVR2B、Smad4。未检测到下颌前突的罕见致病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