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1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9 毫秒
41.
目的探讨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FokI位点多态性与1型糖尿病(T1DM)的关系。方法研究纳入T1DM患者241例和正常对照组380例。VDR基因FokI位点基因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PCR-RFLP)法检测。结果 T1DM组VDR基因FokI基因型分布和F/f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比较,两者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1DM组中,Ff基因型组与ff基因型组的空腹-C肽(FCP)和餐后C-肽(PCP)均低于FF基因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DR基因FokI多态性与T1DM遗传易感性不相关。T1DM患者中ff基因型与Ff基因型组FCP和PCP呈低水平,提示VDR基因FokI基因型可能与胰岛细胞功能相关。  相似文献   
42.
目的:比较一种简易的甘精胰岛素剂量调整方案——按体重调整剂量与按经验调整剂量在控制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需要胰岛素治疗者随机分为“0.1组”和“经验组”.0.1组甘精胰岛素起始剂量为0.2 U/(kg·d),调整剂量方案为每天增加0.1 U/kg;经验组甘精胰岛素的起始剂量及调整剂量方案依据内分泌专业高级职称医师个人经验而定.FBG的目标值定为≤7.0 mmol/L.结果:0.1组与经验组FBG达标时FBG水平(5.9±0.9 vs 6.0±0.9) mmol/L、达标时间(3.3±1.4 vs 3.2±1.3)d、甘精胰岛素日剂量(0.43±0.14vs 0.48±0.17)U/(kg·d)及低血糖发生率(3/35 vs 5/36)均无差异(均P>0.05).结论:对于控制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的FBG,按体重调整甘精胰岛素剂量的方案简单易学,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3.
作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 48例 ,疗效较好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48例男 31例 ,女 17例 ;年龄 16~ 5 9岁。对照组 39例男 2 2例 ,女 17例 ;年龄 18~ 6 0岁。治疗组上皮型 38例 ,浅中基质层型 10例 ;对照组上皮型 31例 ,浅中基质层型 8例。两组年龄、病程及病情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治疗组给予龙胆泻肝汤加减 :龙胆草 10 g、栀子 10 g、黄芩 10 g、柴胡 6 g、木通 8g、泽泻 10 g、当归 10 g、生地 10 g、银花 10 g、连翘 15 g、大青叶 10 g、板兰根 15 g、蒲公英 15 g、甘草 6 g。…  相似文献   
44.
患者男,33岁。因消瘦1年,眼黄、排浓茶样尿1周,于2004年6月23日入院。10d前在当地医院诊断为糖尿病而用中药治疗,处方成分为(首乌20g,生地15g,北芪20g,内金15g,山萸15g,淮山25g,仓术10g,石斛15g,花粉20g,葛根25g,枝子10g)。服3剂后即出现眼黄、排浓茶样尿。未用磺脲类降糖药。既往无肝炎病史。入院体检:神志清。  相似文献   
45.
目的 比较在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活检中不同穿刺针数的标本满意率,为临床操作提供依据。 方法 纳入我院95例患者,共计106个实性或实性为主的甲状腺结节,随机分为1针组、2针组和3针组,均在超声引导下完成对甲状腺实性成分的细针穿刺活检术,标本送细胞病理学诊断,依据Bethesda分类标准,将BethesdaⅠ类定义为不满意,BethesdaⅡ~Ⅵ类定义为满意,比较不同穿刺针数的标本满意率。 结果 结节标本总体满意率为92.5%(98/106),1针组、2针组、3针组的标本满意率分别为90.2%(37/41)、93.9%(31/33)、93.8%(30/32),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于实性或以实性为主的甲状腺结节,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的针数对取材的影响不明显,穿刺1针可以达到和2针、3针相当的标本满意率。  相似文献   
46.
目的 探讨老年人群冠脉钙化积分(TCS)与腰椎骨密度(BMD)的相关性,为共同防治老年人群心血管疾病及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提供理论及临床依据。方法 对45例住院患者的一般资料、BMD结果、心脏CT结果及临床生化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后退法逐步回归分析,并以冠脉钙化积分是否异常分组,对两组间的腰椎各椎体BMD均值进行t检验。结果 老年人群腰椎BMD与冠脉钙化积分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冠脉钙化积分、性别、高密度脂蛋白、体重及脑卒中史是腰椎BMD的影响因素,结论,提示骨质疏松症与心血管疾病之间可能具有相关性,为同时防治骨质疏松症及心血管疾病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探讨HLA-DRB1基因多态性在广东汉族1型糖尿病(T1DM)患者中的分布规律及相关性.方法 采用PCR-SBT技术对58例1型糖尿病患者和454例正常对照人群进行HLA-DRB1等位基因分型.结果 在HLA-DRB1基因位点上,T1DM组和正常对照组共检出38种等位基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T1DM组的DRB1*0301、DRB1*0405、DRB1*0701、DRB1*0901频率明显升高,而DRB1*1202、DRB1*1502、DRB1*1602频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LA-DRB1位点上的DRB1*0301、DRB1*0405、DRB1*0701、DRB1*0901是广东汉族人群1型糖尿病的易感基因,而DRB1*1202、DRB1*1502、DRB1*1602为保护基因.  相似文献   
48.
绝经后妇女血清瘦素水平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血清瘦素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绝经后妇女85名,按体重指数(BMI)分为两组,正常组BMI<23kg/m2;超重及肥胖组BMI≥23kg/m2。测腰围、臀围、腰臀比、BMI、体脂量、空腹血清瘦素、空腹和2h血糖和胰岛素、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结果超重及肥胖组血清瘦素水平较体重正常组显著升高(P<0.001);单因素分析显示绝经后妇女血清瘦素水平与体重(r=0.527,P<0.001)、腰围(r=0.436,P<0.001)、臀围(r=0.543,P<0.001)、BMI(r=0.546,P<0.001)和体脂量(r=0.542,P<0.001)均显著相关。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只有臀围是影响瘦素的独立因素(r=0.591,P<0.001)。结论臀围是影响绝经后妇女血清瘦素水平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9.
目的观察胰岛素皮下连续脉冲式输注对2型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状态强化治疗的效果。方法将135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组68例和CSII组67例进行强化胰岛素治疗。结果CSII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和胰岛素的用量明显少于MSII组;低血糖的发生风险在两组患者间差异没有显著性。结论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状态,CSII强化治疗较MSII治疗具有更多的优点,可能是最合适的胰岛素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0.
目的 观察并分析采用连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方法(胰岛素泵的强化治疗)治疗2型糖尿病(T2DM)高血糖状态的疗效以及剂量.方法 67例血糖控制差的住院T2DM患者,给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不合用其他口服降糖药,观察达到满意血糖控制(FBG<7 mmol/L,2 h BG<10 mmol/L)的天数以及胰岛素泵的总量和基础量,并分析与上述指标相关的因素.结果 血糖达满意控制的平均天数为(6.45±3.47)天,胰岛素的日最大剂量为(62.99±18.58)U/kg或(1.09±0.34)U/kg,基础量为(28.11±8.35)U/kg或(0.49±0.15)U/kg.发生低血糖症(0.15±0.56)次/人.结论 经过胰岛素泵的强化治疗,T2DM的高血糖状态可在6~7天得以纠正.经相关分析,影响达目标血糖时间的因素为糖化血红蛋白HbA1c,影响胰岛素用量的因素为体重和HbA1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