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5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22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3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89篇
内科学   52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39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96篇
综合类   247篇
预防医学   83篇
眼科学   19篇
药学   53篇
  3篇
中国医学   59篇
肿瘤学   1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1.
张勇  朱涛 《上海医学》2023,(8):535-540
腹膜后肉瘤(RPS)是起源于间叶组织的罕见肿瘤,其病理类型复杂,发病率仅为0.76/10万人。临床上RPS往往缺乏特异性的症状和体征,疾病的早期诊断困难。不同病理类型RPS的生物学行为差异很大,常累及周围毗邻器官且术后复发率较高,导致其手术难度大,具有很大挑战性。目前,RPS的主要治疗手段仍是外科手术,其中腹腔间隔室手术是较为推荐的手术方式。本文就RPS的外科诊疗进展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812.
炎症反应是缺血性脑卒中(IS)发生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也是治疗IS的靶点之一。研究表明,针刺可通过调控炎症反应发挥对IS的治疗作用。对针刺调控炎症反应治疗IS的相关机制,即抑制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激活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酪氨酸激酶/转录激活因子(JAK/STAT)信号通路、抑制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表达、调节小胶质细胞极化和纠正肠道菌群紊乱进行综述,并对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后期相关临床和基础研究提供参考与思路。参考文献54篇。  相似文献   
813.

目的 评估术前氨基末端脑钠肽(NT-pro BNP)对老年患者非心脏手术后肺部并发症(PPCs)的预测价值。
方法 前瞻性收集行非心脏手术老年患者174例,男118例,女56例,年龄≥65岁,ASA Ⅰ—Ⅲ级。于术前2 h测定静脉血中NT-pro BNP水平,采用全子集回归进行变量筛选,多因素Logistic回归构建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AUC)面积和决策分析曲线评价术前NT-pro BNP对PPCs的预测价值。
结果 有22例(12.6%)患者发生PPCs。全子集回归分析筛选出最终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中的变量为性别、ASA分级、胰腺手术、胃肠手术、泌尿手术、活动耐量、屏气试验分级、总输液量和术前NT-pro BNP。加入术前NT-pro BNP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的AUC由0.777增加至0.815(P<0.05)。决策分析曲线结果显示,在所有风险决策阈值下,加入术前NT-pro BNP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均可获得临床净获益。
结论 术前NT-pro BNP是老年患者非心脏手术PPCs的独立预测因子,可显著改善模型的预测性能,获得临床净获益,实现对老年患者非心脏手术PPCs的早期精准预测及风险分层。  相似文献   
814.
目的:观察麦粒灸“大椎”“足三里”“三阴交”对骨髓抑制小鼠骨髓细胞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麦粒灸治疗骨髓抑制的可能机制。方法:将45只SPF级雄性CD1(ICR)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麦粒灸组,每组15只。采用腹腔注射环磷酰胺(CTX,80 mg/kg)制备骨髓抑制模型。麦粒灸组于“大椎”“足三里”“三阴交”行麦粒灸治疗,每穴3壮,每壮约30 s,每日1次,连续7 d。检测小鼠造模前、干预前及干预3、5、7 d后白细胞计数(WBC)。干预后,观察小鼠一般情况;检测小鼠骨髓有核细胞计数;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白细胞介素-3(IL-3)、白细胞介素-6(IL-6)、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的含量;采用Western blot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小鼠骨髓细胞β-catenin、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增殖调控蛋白(C-Myc)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反应迟钝、步态不稳、体重减轻,WBC、骨髓有核细胞计数及血清IL-3、IL-6、GM-CSF含量减少(P<0....  相似文献   
815.
目的 分析田螺多糖的理化性质;研究其体外抑制癌细胞的生物活性。方法 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紫外分析检测多糖蛋白,电解法检测硫酸基。以人宫颈癌细胞(Hela)、人大肠癌细胞株(HCT-8)为体外实验模型,将不同浓度的田螺多糖、5氟尿嘧啶(5-Fu)分别与癌细胞作用72 h,以不加药物的细胞对照,利用MTT法检测细胞活性,计算细胞抑制率,评价田螺多糖体外抗肿瘤生物活性。结果 田螺多糖含量86.26%,蛋白含量少,含有硫酸基。田螺多糖在体外对Hela细胞、HCT-8细胞均有抑制作用,但抑制后者效果较差。结论 田螺多糖具有抗肿瘤活性,但对抑制不同的肿瘤细胞可能存在一定的选择性或不同的抑制机理。  相似文献   
816.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