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6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86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6篇
临床医学   147篇
内科学   89篇
神经病学   26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34篇
综合类   113篇
预防医学   61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71篇
  1篇
中国医学   91篇
肿瘤学   8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71.
目的 从组织病理学方面研究手术并服吡喹酮治疗高颅压型脑囊虫病的优越性。方法 对从1984年-2002年收治的230例高颅压型脑囊虫病人进行手术并服吡喹酮治疗并摘出囊虫进行病理观察。结果 随访6个月,脑室型囊虫术后复查CT示:脑室系统对称性扩大,梗阻脑积水影像消失,皮肌内囊虫阴影消失90%以上者92例,血常规及血生化检查正常,癫痫发作减少75%以上,高颅压症状完全消失。总有效率96.7%,病死率3.3%。结论 术后服嘴喹酮是治疗高颅压型脑囊虫病较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2.
73.
水黄皮根总黄酮抗DSS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水黄皮根总黄酮(PRF)对右旋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小鼠产生的溃疡性结肠炎(UC)的干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自由饮用4%DSS水溶液制备UC小鼠模型,以柳氮磺胺吡啶(SASP)作对照,观察各组小鼠的临床症状及结肠黏膜损伤情况,同时检测结肠组织中T-AOC、MDA、NO及NOS的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PRF高、中剂量组可不同程度的改善UC小鼠的临床症状,减轻结肠黏膜损伤,降低结肠组织中MDA、NO、NOS的含量或活性和升高T-AOC水平(P<0.05,P<0.01),且PRF高剂量组作用与SASP相似(P>0.05).结论:PRF对DSS诱导的UC小鼠作用显著,其机制可能与减少自由基生成、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和增强抗氧化能力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74.
目的 探讨葛根素对脑死亡状态下大鼠的肝脏的保护作用.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采用渐进式颅内加压法建大鼠脑死亡模型;葛根素组,建脑死亡模型后给予葛根素;假手术组,仅做假手术,不建脑死亡模型.分别于造模后2 h和4 h取材,检测血清中ALT,AST,TNF-α和IL-6水平,并做肝脏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与葛根素组大鼠血清ALT,AST,TNF-α和IL-6水平均明显升高(均P<0.05),同组不同时间点比较显示,模型组与葛根素组大鼠上述指标且均呈进行性升高(均P<0.05),在相同时间点上,葛根素组大鼠上述指标明显低于模型组大鼠(P<0.05);病理学检查显示,模型组与葛根素组肝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但葛根素组损伤程度明显轻于模型组.结论 葛根素对脑死亡状态下大鼠肝脏具有作用.  相似文献   
75.
目的 观察肌内效胶布贴扎术应用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早期康复疗效.方法 对TKA术后33例随机分成肌内效胶布贴扎组(17例)和对照组(16例),两组均在术后24 h开始进行常规康复治疗.肌内效胶布贴扎组采用肌内效胶布贴扎法,对照组采用伸直抬高患肢.评测指标包括:膝关节屈曲关节活动范围(ROM),疼痛视觉类比评...  相似文献   
76.
黄文娟  朱毅 《医学信息》2010,23(2):539-541
针灸治疗单纯性面神经炎的显著疗效在临床上已经得到认可。但是对于单纯性面神经炎早期是否应该进行针灸及使用电针的问题仍然存在争议。作者根据面神经及面部相关肌肉的解剖结构以及神经生理学效应,分析地仓透颊车加电针治疗单纯性面神经炎可能存在的机理,以期能为在单纯性面神经炎的针灸治疗中选择恰当的介入时期和方法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77.
目的调查华东医院心内科≥80岁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临床特征及抗血栓药物治疗的情况,了解用药现状。方法调查≥80岁非瓣膜病房颤患者84例,对其危险因素等临床特征及抗血栓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非瓣膜性房颤的病因以冠心病、高血压病、肺源性心脏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孤立性房颤及扩张型心肌病为主。84例患者中,绝大多数合并多种危险因素,其中应用华法林者只有6例(7.1%),应用阿司匹林者56例(66.7%),其他抗血小板药物7例(8.3%),未应用抗血栓药物15例(17.9%)。结论高龄非瓣膜病房颤患者华法林应用率低,抗血小板药使用率高。  相似文献   
78.
目的:综合评价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与食管癌发生的相关性.方法:检索1987-01/2008-11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我国人群食管癌和正常食管组织中HPV感染的文献报道.研究纳入标准是以聚合酶链反应和/或原位杂交法检测HPV DNA的食管癌病例-对照研究,对所得资料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有15组病例-对照研究符合入选标准,累积食管癌患者1174例和正常对照人群988例.Meta分析显示,食管癌组织中HPV感染的合并优势比是正常食管组织的4.29倍(95%CI:2.38-7.70).食管癌组织和正常食管组织中HPV的平均感染率在高发区均显著高于低发区(59.26% vs 34.66%,χ2=66.05,P<0.001;42.50% vs 15.82%,χ2=66.02,P<0.001).结论: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可增加国人食管癌发生的危险性,尤其是在食管癌高发区.  相似文献   
79.
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是内皮细胞摄取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的特异性受体.高脂血症、氧化应激等多种因素可以促进LOX-1的表达.LOX-1表达通过诱导各种黏附分子和炎症因子的表达、激活蛋白激酶、诱导细胞凋亡等途径促进平滑肌细胞和巨噬细胞吞噬脂质,并转化为泡沫细胞,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在心肺复苏(CPR)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急诊科发生心跳骤停并符合入选标准患者54例,依据复苏是否恢复自主循环分为初始复苏成功组和失败组,监测CPR过程中PET-CO2的变化。结果:21例患者初始复苏成功;复苏成功组和失败组复苏即刻PETCO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PETCO2水平在复苏开始后5、10min以及20min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ETCO2水平与心跳骤停患者心肺复苏的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