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14篇
神经病学   30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7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8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41.
自2004年3月~2007年2月,笔者采用带孔克氏针张力带结合钢丝环扎治疗髌骨横形骨折41例,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41例,男26例,女15例;年龄35~91岁。跌伤35例,交通伤4例,高处坠落伤2例;闭合性伤39例,开放性伤2例。入选患者均为髌骨横形骨折需手  相似文献   
42.
目的 探讨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并发症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方法 2001年12月-2007年5月,应用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172例不稳定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对术后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分析,探讨其原因及相应的处理方法. 结果 149例患者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8.5个月(6~42个月),优良率89.0%.26例患者于围手术期内出现全身性并发症,包括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和泌尿系统等.21例出现局部并发症包括复位及固定不满意,术中股骨近端劈裂,股骨远端拉力螺钉头颈内切割伴松动退钉,拉力螺钉切出并突入关节腔和髋内翻等. 结论 股骨近端髓内钉适合于大多数老年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前充分评估生理机能及控制并存病是手术安全的前提.提高手术操作技巧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操作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43.
目的研究双拉力螺钉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时拉力螺钉切出股骨头的影响因素。方法股骨转子间骨折91例,测量术后及终末随访时患髋正位X线片,测量参数包括:下拉力螺钉距离股骨颈内侧皮质距离D,上、下拉力螺钉钉尖至股骨头软骨下骨的距离(D2、D1)、术后至终末随访时拉力钉切出趋势即上拉力螺钉在股骨头内相对位置的变化(P1-P2)。结果D1、D2、(D1+D2)与(P1-P2)相关(r=0.457,P=0.000;r=0.474,P=0.000;r=0.512,P=0.000)。D1〈1cm和≥1cm组间的(P1-P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56,P=0.149);D2〈1cm和≥1cm组间的(P1-P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58,P=0.008),(D1+D2)〈2cm和≥2cm组间的(P1-P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25,P=0.046)。结论保证双拉力螺钉股骨近端髓内钉固定成功最重要的因素是2枚拉力螺钉钉尖至软骨下骨距离之和小于2cm;上拉力螺钉的深度应距软骨下骨距离1cm之内。  相似文献   
44.
自2004年3月~2007年2月,笔者采用带孔克氏针张力带结合钢丝环扎治疗髌骨横形骨折41例,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5.
目的构建Survivin的短发夹RNA表达质粒并通过由其介导的RNA干扰来下调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SH—SY5Y细胞中Survivin的表达。方法针对人Survivin的mRNA序列设计合成两对寡核苷酸序列,退火后将其连入pBSHH1.对重组质粒pBSHH1—S1和pBSHH1-S2进行酶切和测序鉴定,然后将质粒转染SH-SY5Y细胞,运用RT—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Survivin基因的表达。结果酶切和测序证实目的寡核苷酸片段已被克隆到pBSHH1,pBSHH1-S1和pBSHH1—S2转染SH—SYSY细胞后,Survivin基因的mRNA以及蛋白水平的表达量均受到明显抑制结论成功构建了人Survivin基因的短发夹RNA表达质粒,并在SH—SYSY细胞中验证了它们对Survivin基因的表达抑制作用,为神经母细胞瘤等肿瘤的基因治疗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6.
目的观察α-synuclein过度表达诱导HEK293细胞α-synuclein蛋白病理性积聚的作用。方法将消除终止密码子α-synuclein基因扩增产物连入pGEM T-easy载体,DNA测序证实后亚克隆入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pEGFP-N1质粒,通过限制性内切酶酶切鉴定重组质粒。采用脂质2000将野生型α-synuclein-EGFP真核表达载体转染HEK293细胞,48h后采用Axiovert200型倒置荧光显微镜、荧光免疫细胞化学观察其在细胞内的表达,HE染色观察细胞胞浆内嗜酸性小体的形成。结果消除终止密码子的扩增序列经测序证实并亚克隆入pEGFP-N1质粒后,限制性内切酶酶切鉴定质粒大小、酶切位点上均符合实验设计。将野生型α-synuclein-EGFP真核表达载体转染HEK293细胞,48h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在波长488nm蓝色激发光下发出明亮的绿色荧光,其中某些细胞出现绿色荧光物质积聚;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检测,EGFP阳性细胞同时也表现为α-synuclein免疫反应阳性,某些细胞胞浆内可见α-synuclein免疫阳性产物聚集;HE结果发现一些细胞胞浆内出现圆形的嗜酸性小体形成,约占细胞总数的10.8%。结论野生型α-synuclein基因过表达可诱导α-synuclein蛋白在HEK293细胞内积聚,胞浆内嗜酸性小体形成。  相似文献   
47.
曹立 《安徽医药》2003,7(5):348-349
目的 探讨经腹筋膜内子宫切除的临床价值。方法 因子宫良性疾病需要切除子宫的患者 1 0 1例随机分成两组 ,研究组 5 1例采用经腹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对照组 5 0例采用传统的腹式全子宫切除术。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病率及随访情况两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 ,两组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在无腹腔镜的情况下 ,经腹筋膜内子宫切除 ,优于传统的腹式全子宫切除  相似文献   
48.
曹立 《安徽医药》2002,6(2):26-26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在子宫肌瘤剜出术中的止血作用.方法选用术中宫体注射垂体后叶素及注射催产素2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垂体后叶素出血量少(P<0.01).结论运用垂体后叶素可减少术中出血量,使手术操作方便.  相似文献   
49.
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 4 7例脊髓型颈椎病行单开门椎管成型术 ,平均随访时间 39 2个月 ,手术前后应用JOA评分法 ,对脊髓功能的改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病程小于 6个月者 2、 3年改善率分别为 6 8 0 6 %、 6 9 2 1 % ;病程超过 6个月者 2、 3年改善率分别为 6 1 80 %、 6 2 4 3%。术后 2年的改善率与术前JOA评分呈负相关性 (r=- 0 30 )。结论 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后疗效肯定 ,术后缓解率同病程长短以及术前脊髓功能受损程度有关 ,脊髓功能恢复在 2年时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50.
胃癌是源自胃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占胃恶性肿瘤的95%,我国为胃癌的高发地区.目前胃癌治疗方法不一,特别是化疗方式和疗程存在较多争议.针对1例T2N0M0期胃窦癌患者,为了解其最佳治疗及随访方式,我们检索了MEDLINE、SUMsearch、Cochrane图书馆(2004年第4期)、Clinical Evidence(2003年第4期)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1981~2004),共筛选出系统评价3篇,随机对照试验28篇,队列研究3篇,临床观察试验3篇.在对检索到的证据进行质量评价和分级后,综合各研究结果我们得出结论:该患者应首选手术,而最适宜的手术方式为胃次全切除、D1淋巴结清除术;目前的研究结果并不支持患者手术后进行静脉及腹腔内化疗;术后5年和10年生存率较高,随访时间不宜过长,以免造成对患者其他疾病的忽略,随访间隔时间应>1年,方法可为二乙烯五胺乙酸钆(Gd-DTPA)动态延迟磁共振胃显像、糖链抗原19-9(CA199)、内镜和大便隐血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