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4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2篇
肿瘤学   7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3 毫秒
11.
我院自1991年2月至1998年10月采用自制气囊扩张幽门环行保留幽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PPD)共19例.其中男11例,女8例;年龄41~79岁,平均58.5岁;胆总管壶腹癌7例,十二指肠乳头癌6例,早期胰头癌4例,十二指肠乳头部腺瘤1例,慢性胰腺炎1例. 1.手术方法:选-根直径0.5 cm,长30 cm,一端封闭的塑料管,离封闭端1.5 cm剪一直径0.3 cm侧孔.从盲端开始套入耐压胶套(可选用避孕套)包裹塑料管约10 cm,两端捆扎固定封闭.外包一周长10 cm,长10 cm圆柱水棉布布套,两端捆扎固定.气囊中间,套一宽2.5 cm直径3 cm的圆柱布套.充气后,两端呈半球形状扩张,中间圆柱状,呈哑呤状,中间最大扩张直径3 cm.预先浸泡消毒备用,应用时盐水冲洗,插入幽门环,圆柱体处于幽门环处,外接无菌塑管,远端接止血带充气仪,注入气体,从表盘上可读出压力. 手术探查肿瘤的位置及范围:(1)胆总管下端肿瘤及小于2 cm胰腺勾突癌;(2)无腹水腹膜种植及明显淋巴结转移;(3)未浸及胃幽门及十二指肠球部;(4)胃周围组淋巴结无转移,可考虑PPPD手术.游离切断组织时,不要损伤胃迷走神经鸦爪分支,在幽门下2 cm切断十二指肠,其余组织切除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消化道重建按Child术式,胰空肠采用端端套入捆绑吻合.  相似文献   
12.
在对门脉高压症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手术治疗问题上 ,究竟是选择分流术还是断流术 ?多年来一直存在争议。在众多现有外科治疗借施中 ,无一公认满意的术式。我院自 1989年至 1998年对 56例门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病人施行脾腔分流加断流术 ,近远期疗效满意 ,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 :本组 56例病人中男 32例 ,女 2 4例 ,年龄 2 4~ 58岁。全组病人食管静脉呈中度曲张14例 ,重度曲张 4 2例 ,均有出血史 ,其中反复出血者 36例。急诊纤维胃镜检查 34例 ,其中 10例为胃粘膜病变出血。肝功能分级 (按中华医学会标准 ) :Ⅰ级 2 5例 ,Ⅱ…  相似文献   
13.
胰体尾部良性疾病行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9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1995~1999年,对胰体尾部良性病变施行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9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9例病人中,男6例,女3例,年龄25~54岁,平均38岁。其中胰腺囊腺瘤3例,非功能性胰岛细胞瘤3例,多发性胰岛素瘤1例,胰腺假性囊肿1例,胰体尾外伤1例。3例行保留脾动、静脉的保脾术,6例为切除脾动、静脉的保脾术。  手术方法:上腹正中切口,必要时移向脐左或脐右,打开胃结肠韧带,在胃网膜左右动脉交界处切断,从弓内游离胃大弯,保留2~3条胃短血管,充分显露胰体尾和脾门。探查肿瘤,并取少许组织送快速病理,如为良性肿瘤,则准备行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  相似文献   
14.
腹腔镜引导冷循环微波刀治疗肝肿瘤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引导冷循环微波刀治疗肝脏肿瘤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6月至2009年3月我院应用腹腔镜引导冷循环微波刀治疗21例肝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原发性小肝癌9例,肝癌术后复发5例,转移性肿瘤4例,肝良性肿瘤3例。结果:21例肝肿瘤患者均于腹腔镜下准确穿刺定位,肿瘤微波烧灼固化过程及范围满意;全组患者术后1~6个月复查B超或CT,17例肿瘤缩小,19例肿瘤内及肿瘤旁血流信号消失。结论:应用腹腔镜引导冷循环微波刀治疗肝肿瘤较B超或CT引导更直观,穿刺定位准确可靠,肿瘤治疗程度及范围容易掌控,并可同时处理多处病变,获取可靠病理结果,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5.
肝细胞癌胆管癌栓是原发性肝癌的一种特殊类型。近几年报道逐渐增多[1~4],其发病率占肝细胞癌的1%-3%[1]。作者自1986年至1995年共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208例,其中9例合并有胆管癌栓,此型肝癌在诊断与治疗上有其特殊性,现就诊治体会做一回顾性总结。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9例中男7例,女2例。年龄32~73岁。黄疸出现时间16~30天。二、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本组9例均以黄疸为首发症状,同时伴有腹痛、寒战,发热、胆管炎表现者5例,无痛性黄疸4例,9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肝肿大,1例合并有胆道出血。实验室检查血清总胆红素168~435μm…  相似文献   
16.
17.
我院自1995年至1999年,有9例胰体尾部良性病变施行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男6例,女3例;年龄25~54岁,平均38岁.其中,胰腺囊腺瘤3例,非功能性胰岛细胞瘤3例,多发性胰岛素瘤1例,胰腺假性囊肿1例,胰体尾外伤1例.3例行保留脾动、静脉的保脾术,6例为切除脾动、静脉的保脾术. 手术方法:上腹正中切口,必要时拐向脐左或脐右,打开胃结肠韧带,在胃网膜左右动脉交界处切断,从弓内游离胃大弯,保留2~3条胃短血管,充分显露胰体尾和脾门.探查肿瘤,并取少许组织送快速病理,如为良性肿瘤,则准备行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如肿瘤位于胰体部,首先探查肠系膜上静脉及门静脉,在肿瘤右侧切断胰体,胰头侧残端套索缝合包埋,胰体侧缝扎牵引.游离脾动、静脉,将两血管从肿瘤上分离,如分离顺利行保留脾动、静脉的保脾术.如不能将其分离则在胃短血管右侧胃网膜左动脉右侧切断脾动、静脉,保留血管弓,以保证脾脏的血供.如肿瘤位于胰尾部,切开胰体、尾部上下腹膜,游离胰尾部,将脾血管在脾门处上下游离,游离成功则行保留脾动、静脉的保脾术,否则同上方法行切断脾动静脉的保脾术.  相似文献   
18.
19.
我院1986~1989年3年间对7例胆总管下端嵌顿性结石,经胰腺切开胆总管取石,效果满意,无并发症发生。胰腺段胆管经胰头后切开,一般无重要血管及胰管,多数病人只有很薄层胰组织或仅一膜状组织,这已被不少学者证实。当结石嵌顿在胆总管下端时,经胰段切开胆管取石是必要的,也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20.
临床资料 :病人男性 ,75岁。因间断性畏寒发热 3年 ,加重伴纳差月余入院。无腹痛、无柏油样便 ,伴恶心呕吐 ,呕吐物为胃内容物 ,无咳嗽 ,咳痰等。曾先后 5次住院 ,以“发热原因待查”,“病毒性感染”行抗炎及对症治疗 ,体温下降 ,一般情况改善。出院后上述症状反复多次发作 ,经治疗后均缓解。体检 :T 39.5℃ ,P 90次 /分 ,BP 80 / 4 0 m m Hg,皮肤粘膜干燥 ,无黄染 ,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双肺呼吸音清晰 ,未闻及干湿性罗音。腹平软 ,右季肋部轻度叩痛 ,肝脾肋缘下未触及 ,肠鸣音正常。腹部 CT平扫 +强化扫描提示肝内胆管轻度扩张 ,胆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