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2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篇
中国医学   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12.
中医学对于"证"的临床表现的认识是通过大量临床表现观察总结得来,对于人体内部结构和功能的分析却融入了各个时代的哲学及科学技术水平的因子。因此很多基本概念的认识目前仍有分歧。应当应用现代研究者都公认的研究方法,寻找到现代研究者都公认的可知其结构的物质,或是可测知的能量,从而对中医学的证——临床存在的症状组,给出更深入的剖析,积极探索证候的现代分子生物学基础。从而推动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为中医药现代化与国际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肝气病探微     
将肝气病分为肝气郁、肝气逆和肝气虚3个证型,认为肝气病三证关系密切,互为因果;对肝气病证的病因病机、辨证要点和论治规律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特应性皮炎(AD)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中医称之为“四弯风”“奶藓”“湿疮”。现代医学研究认为该病与机体免疫功能、遗传基因、皮肤屏障等因素相关,但具体作用机制仍不明确。此病病程长、易反复,严重影响人们生产生活。西医治疗多使用类固醇、抗组胺药和免疫抑制剂,长期服用产生一系列不良反应。中医药防治AD历史悠久、疗效突出,临床实践经验丰富,随着社会发展运用传统中医药治疗AD的研究不断深入。该文以传统中医药理论为基础系统综述AD的研究进展,揭示AD病因病机,并从八纲、病因、气血津液、脏腑、六经、卫气营血、三焦等方面总结传统中医特色辨证方式。在治疗方面根据AD的病因病机,确定疾病的类型和阶段选择相应的治疗方式。依据近年来中医药防治AD取得的进展,总结了经典名方、自拟方、中成药、并结合现代中药药理研究从分子层面阐释中药单体治疗AD的机制。依托中医药外治优势对现有中药外治AD疗法进行总结,发现中药湿敷、药浴、凝胶、膏剂等传统外治疗法安全有效。针灸疗法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在AD防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研究发现气血津液、三焦辨证方式新颖,中药治疗手段多样,临床疗效肯定值得进一步推广,为祖国中医药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正>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育龄期妇女最常见的内分泌紊乱疾病,在育龄期妇女中发病率高达4%~12%,是引起不排卵性不孕的主要原因。痰湿阻滞是PCOS的关键病机,痰湿证则是PCOS的主要证型。经过多年的努力,PCOS的研究取得重要进展,但其卵巢局部的病理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治疗效果尚不理想,且缺乏中医辨证和疗效评价的客观指标。所以,亟需寻找新的突破口和新的方法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6.
诊法是中医诊断学的基础,是辨病识证并作出疾病诊断的依据。诊法始于先秦时期,奠定于《黄帝内经》成书年代。《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记载,“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观过与不及之理,见微得过,用之不殆”[1]67。以自我的正常状态对比患者的异常情况,从外部表现推测内在脏腑的状况,以局部微小征象测知邪气之结聚,这是司外揣内、见微知著的诊断思维[2]。《灵枢?热病篇》通过司外“数惊,而狂……癫疾毛发去”表现[3]336,揣度其内在病因是热邪,因热邪易扰心神,且诸躁狂越属于火。《素问?刺热篇》凭肝热病“热争”症状断言患者“庚辛死”[1]335,可谓以微知著,看到热邪入脏,肺金克木,正气逆乱的病机。《素问?玉版论要篇》云:“揆度者,度病之浅深也。奇恒者,言奇病也。请言道之至数,五色脉变,揆度奇恒,道在于一”[1]155,以至真如一的不变准绳揆度奇异变化的症状,是以常知变的推测思维。《素问?热论篇》“热病已愈,时有所遗者”,一般邪气祛除后,脉静热退,此时遗有复热,是“因其谷气相薄,两热相合”造成的[1]332。热病诊断是在诊法理论指引下,与具体不同的诊法手段相结合识病诊疾的。《难经?六十一难》提出“望而知之者,望见其五色,以知其病。闻而知之者,闻其五音,以别其病。问而知之者,问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所起所在也。切脉而知之者,诊其寸口,视其虚实,以知其病,病在何脏腑也”。其诊法理论在《黄帝内经》已基本完备,热病中面诊、舌脉诊、汗络诊、尺肤诊等诊法都是在辨证逻辑结合中医传统理论指导下进行的,共同形成热病的诊法。  相似文献   
17.
论滋阴法在防治急性中风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提出肝肾阴虚是急性中风的主要病理基础之一,中风后又有多种原因伤耗阴液,使肝肾之阴愈加亏虚,从而指出急性中风在西医内科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滋阴药物的意义至少有三点:(1)改善肝肾阴虚,潜阳息风,对稳定出血性中风的病情及其康复有重要意义;(2)生津增血,降低血液黏度,有利于瘀血的消散,是治疗缺血性中风的重要措施;(3)防止和纠正医源性伤阴,稳定病情,对防止中风复发有积极意义。最后,阐述了滋阴法在急性中风中的运用法则和方药。  相似文献   
18.
观察活血补髓汤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服活血补髓汤,对照组服健骨生水丸,3个月为1疗程,比较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各临床症状积分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疗效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在髋关节疼痛、生活能力及行走距离积分变化上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血补髓汤可有效改善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从脂质组学层面探寻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痰湿证的脂质生物标志物以揭示NAFLD痰湿证的机理。方法 以高脂饲料喂养制备NAFLD痰湿证大鼠模型,造模后痰湿证模型组大鼠的体质量、肝重明显升高(P<0.01或P<0.05),血清总胆固醇、血清甘油三酯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较正常组明显偏高(P<0.01或P<0.05);提示NAFLD造模成功。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样本进行脂质组学分析,选用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rthogonal-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 OPLS-DA)并进行置换检验,避免检验模型过拟合。后根据OPLS-DA的结果,设置变量投影重要度VIP>3.5、P<0.001且倍数变化>2或<0.5来寻找正常组与NAFLD痰湿证组大鼠肝脏脂质的代谢物信息,寻找与NAFLD痰湿证密切相关的差异性脂质生物标志物。结果 肝脏提取物的总离子流色谱图分离良好;质量...  相似文献   
20.
收集整理了古代针灸医籍中关于头痛的论述,分析其理论价值、诊疗方案及意义。针灸医籍中关于头痛的内容,主要散在于《黄帝内经》《针灸大成》《针灸逢源》等,涉及病因、辨证、四诊、治疗、禁忌等方面。风寒湿热是头痛的外因,运气、阴阳失调是重要病因;经脉辨证和脏腑辨证是辨证角度;望闻问切是诊断依据;针刺是常见治疗方法;取穴、选经以及针刺手法是治疗关键;治疗与针刺的禁忌内容,保障了诊疗的安全性。针灸医籍中关于头痛的各种论述,为后世医家对于头痛的认识有了较为全面的理解,并为临床诊治头痛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