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4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21.
我院自1996年以来,采用桡动脉返支为蒂桡骨茎突骨瓣转移治疗腕舟状骨骨折不愈合12例,经长期随访.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2.
DHS、TSP、防旋钉组合内固定治疗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非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 ,即包括小粗隆有碎片的三部分骨折 (A2 2型、A2 3型 )或大粗隆有碎片的四部分骨折(A3 3型 ) ,选用何种内固定力学性能及临床疗效最理想学者们各有不同观点的报道[1,2 ,3 ] ,自 1999年 10月~ 2 0 0 1年 6月应用动力髋螺钉 (DHS) ,大粗隆稳定钢板 (TSP)和防旋钉组合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粉碎性、不稳定骨折 2 0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0例 ,男性 14例 ,女性 6例 ,年龄4 6~ 75岁 ,平均 5 8岁 ,车祸伤 12例 ,摔伤 8例 ,骨折按AO分型A2 2型 8例 ,A2 3型 3例 …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桡动脉返支为蒂桡骨茎突骨瓣转移治疗腕舟骨不愈合的优点及疗效。方法:通过用桡动脉返支为蒂桡骨茎突骨瓣转移治疗12例舟骨骨折不愈合患者。男9例,女3例。结果:儿2例经平均随访4个月,骨折全部愈合。结论:桡动脉返支为蒂桡骨茎突骨瓣转移是治疗腕舟骨骨折不愈合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24.
原发性脑恶性淋巴瘤是一种少见的恶性肿瘤,我们现遇到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患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注射用唑来膦酸5 mg对骨质疏松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2月期间因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31例,所有患者初次诊断均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合并髋部骨折,入院前未曾行任何抗骨质疏松治疗,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治疗组(16例,平均年龄73.8岁),全髋关节置换术后5~7 d给予唑来膦酸5 mg,静脉滴注30 min,同时口服钙尔奇600 mg/d及阿尔法D30.25 ug/d;对照组(15例,平均年龄74.1岁),术后仅给予口服钙尔奇600 mg/d及阿尔法D30.25 ug/d。分别于术后1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使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 DEXA)测定两组患者假体周围各感兴趣区的骨密度值。结果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与术后1周(基线)股骨近端假体周围骨密度除Gruen1区外,2~7区骨密度均呈不同程度下降。治疗组与对照组骨密度变化值相比,术后3个月Gruen 4区(0.84%vs -3.34%, t=3.5805)、7区(-3.61%vs -16.7, t=4.045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Gruen 1区(9.96%vs 1.17%, t=2.1293)、4区(1.21 vs -2.96, t=2.0892)、6区(-0.56 vs -6.16, t=2.9500)、7区(-5.71 vs -22.8, t=4.395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12个月Gruen 1区(13.83 vs 1.39, t=2.1795)、4区(0.81 vs -3.68, t=2.1805)、6区(0.14 vs -6.04, t=0.0247)、7区(-8.39 vs -25.4, t =3.895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使用唑来膦酸3个月即表现出明显抑制骨量丢失的作用,并且于6个月、12个月时唑来膦酸对Gruen 1、4、6、7区骨量有持续的正向影响;Gruen 7个区中对1、7区的影响最大,治疗组1区骨密度增幅是对照组的9.95倍,7区骨密度减幅是对照组的1/3。结论唑来膦酸注射液5 mg能有效减少股骨假体周围骨密度的丢失,潜在的增加假体生物学稳定性,减少假体无菌性松动的概率,延长假体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26.
原发骨质疏松性Colles骨折临床特点分析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比较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Colles骨折患者与无骨质疏松Colles骨折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总结2007年6月至2009年6月治疗的260例Colles骨折门诊患者,男60例,女200例;平均年龄66.5岁。按Colles骨折的Cooney分型:I型44例,Ⅱ型83例,Ⅲ型92例,Ⅳ型41例。其中96例为原发性骨质疏松骨折患者,164例为无骨质疏松骨折患者,对两组的一般项目、复位石膏固定后失效率及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骨折部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骨质疏松组Ⅲ型及Ⅳ型骨折多于无骨质疏松组(P〈O.01);骨质疏松组复位后失效率高于无骨质疏松组(P〈O.01);随访6个月后,无骨质疏松组临床疗效优于骨质疏松组(P〈O.01)。结论:原发骨质疏松性Colles骨折有其自身临床特点,治疗时需加以对症,勤复查,并加强医患沟通。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探讨绝经后哈萨克族族女性骨代谢水平及生活方式的特点.方法 选择符合研究对象的208名绝经后哈萨克族女性,测BMD、Ca、P、BAP、BGP、TRACP-5b、25-(OH)D3,按BMD值分为正常组,骨量减少组和骨质疏松组并进行比较.结果 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各组中各自BGP、BAP、TRACP-5b、25-(OH)D3中有统计学意义(P<0.01),骨代谢水平与哈萨克族生活方式有关.结论 骨代谢水平在哈萨克族绝经妇女中差异反应出绝经后妇女与生活方式、膳食结构有关,维生素D代谢上可能存在基因多态性影响.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与磁共振氢质子波谱成像(^1H-MRS)技术联合应用对脑脓肿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1例脑脓肿患者行DWI(SE-EPI序列)和多体素点分辨波谱分析法(PRESS-SI序列)MRS检查,并使用随机分析软件包Functool2进行图像分析和处理,获得病灶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图和波谱图,比较DWI和MRS对脑脓肿的诊断价值。结果:9例脑脓肿于DWI上呈高信号,2例为混杂信号。MRS上10例检测到氨基酸(AA)峰,其中2例脓液培养见厌氧茵生长者波谱图上可见乙酸(Ac)峰和琥珀酸(Suc)峰。结论:应联合应用DWI和^1 H—MRS对脑脓肿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9.
自发性椎管内硬膜外血肿三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发性椎管内硬膜外血肿三例田伟吴鹰徐江波顾青椎管内硬膜外血肿不常见,它可以由脊柱外伤、血管畸形、血友病、抗凝剂治疗等引起,但半数以上的病人无明显原因,被认为是自发性的[1~4]。笔者报告3例无明显原因的胸段椎管硬膜外血肿在0.5T场强的MRI表现,并...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TKA)治疗严重膝关节畸形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治疗严重膝关节畸形36例(48膝)。使用HSS评分标准评估分析术前、术后膝关节功能及术后疼痛、膝关节活动度的改善情况。43膝采用后稳定型人工全膝关节假体,5膝采用CCK型人工全膝关节假体。结果术后早期均无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术后X线片示假体位置良好,下肢力线良好。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18个月。HSS评分术前为(41±5.3)分,术后6个月为(87.7±6.5)分。手术优良率为83.3%。患者疼痛、功能方面及活动度均有明显改善。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对严重膝关节畸形的治疗效果满意。但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