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5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6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73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5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观察以腓动脉穿支为血供的逆行腓肠神经筋膜皮瓣修复前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12例前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清创后,根据腓动脉穿支情况,设计以腓动脉穿支供血的逆行腓肠神经筋膜皮瓣进行修复,并观察其疗效。结果经2~18个月随访,12例中除1例边缘部分坏死外,其余皮瓣全部成活。结论以腓动脉穿支为蒂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筋膜皮瓣,可有效修复前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102.
带监测皮岛的组合腓骨移植修复下肢长段骨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带监测皮岛的组合腓骨移植修复下肢长段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带监测皮岛的腓骨做如下改进组合移植以修复股骨及胫骨长段骨缺损:(1)带监测皮岛的腓骨中段折断成双腓骨移植9例(双腓骨组)。(2)带监测皮岛的腓骨捆绑同种异体骨移植12例(腓骨捆绑组)。骨缺损长度8.1—19.0cm,平均(14.4±3.6)cm;移植腓骨长度17.0—27.0cm,平均(19.3±2.6)cm。术后1周内连续观察监测皮岛的颜色、温度、弹性、毛细血管充盈等指标,定期影像学检查、评价组合腓骨移植愈合情况。结果术后1例监测皮岛显示血管危象可能,经手术探查取出吻合口静脉血栓后,监测皮岛成活。双腓骨组术后随访32—108个月,平均(61.3±23.9)个月,X线显示平均(6.0±0.7)个月双腓骨与宿主骨间达到愈合,双腓骨可见增粗、塑形、无折断。腓骨捆绑组中,除1例术后局部渗液取出部分异体骨外,其余11例随访7—62个月,平均(25.3±14.1)个月,X线显示平均(9.2±0.9)个月复合移植体与宿主骨均愈合,无再骨折发生。结论带监测皮岛的组合腓骨移植是修复重建下肢长段骨缺损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骨肿瘤保肢中应用大段异体皮质骨联合吻合血管自体腓骨结构性修复下肢骨肿瘤切除后大段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01年1月~2005年12月,对17例患者下肢骨肿瘤切除后骨缺损采用大段异体皮质骨联合吻合血管自体腓骨进行结构性修复。其中男10例,女7例。年龄6~34岁。骨缺损部位:股骨8例,胫骨9例。骨缺损范围12~25cm,平均16.6cm。采用自体腓骨15~28cm,平均18.3cm;异体骨11~24cm,平均16.1cm。自体腓骨干14例,腓骨近段3例,均携带监测皮岛;捆绑式复合移植3例,嵌套式14例。结果所有患者随访6~48个月,平均20.2个月,供、受区创口均I期愈合,监测皮岛成活并与周围组织正常愈合,无明显排斥反应,无供区肢体功能障碍。Mankin评分:优8例,良5例,可2例,差2例,优良率76.47%。结论大段异体皮质骨联合吻合血管自体腓骨结构性修复下肢骨肿瘤切除后大段骨缺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4.
对于大腿中下段的恶性骨肿瘤及骨发育不良,行完整的瘤段截除、小腿旋转上移再植术,以踝代膝,安装假肢后可获得较好的膝关节功能,给患者生活上带来很大的方便.1992年3月至1996年7月,共收治4例,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992年3月至1996年7月共收治4例,男3例、女1例,年龄18~21岁.股骨下段骨肉瘤2例,软骨肉瘤1例,均为男性.股骨发育不良者1例,为女性20岁.患者6岁时因外伤致左股骨骨髓炎,经久不愈,入院查,患肢较健肢短缩21cm,股骨广泛吸收和变细,并有多处骨不连呈梿枷腿.大腿肌肉大部分萎缩而小腿发育尚好.也施行了大腿整段截除小腿旋转上移再植术.4例随访10月~2年,平均21月.结果肿瘤无局部复发,安装假肢后,不用扶拐.能基本正常行走及下蹲,并能参加轻体力劳动.手术方法 麻醉:连续硬膜外麻醉、仰卧位,患侧垫高30°.第一切口:屈髋内收位,于坐骨结节下方作大腿后外侧纵行切口至腘窝处,解剖坐骨神经至膝关节水平,盐水纱布保护.同一切口解剖腘动、静脉至膝上10 cm.第二切口,腹股沟下方纵行解剖股动、静脉10cm.第三切口,于小粗隆下2cm作大  相似文献   
105.
阿糖胞甙(Ara—C)与6-硫代鸟便嘌呤(6-TG)联合治疗是近来用于急粒诱导缓解的有效方案,已有文献报告。本文作者对晚期难治性急淋的儿童,采用Ara—C与6-TG联合治疗,取得一定的疗效,完全缓解率达47%。 19例急淋儿童.女9例,男10例,年龄1~16岁,接受抗白血病药物平均年限为2年,所有病例在难治以前用过强的松,长春新硷、6MP、氨甲喋呤、红卫霉素和门冬酰胺酶,但无一例用过Ara-C。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局部和全身应用罂粟碱对新西兰兔腹壁下动脉皮瓣成活的影响。方法将24只体质量相近的雄性新西兰兔配成6个区组,每个区组的4只免分别随机分配到4个研究组中,每个研究组6只;建立新西兰兔左侧下腹壁浅动脉皮瓣模型,采用双盲法,按注射罂粟碱不同部位分为实验组A(皮瓣蒂部),实验组B(静脉注射),实验组C(皮瓣中央皮下组织),对照组(左侧臀部);在术前、术后(注药前、注药后10min、60min),通过彩色多普勒观察皮瓣的血管分布、血流和手术后1周皮瓣的成活情况。结果皮瓣蒂部皮下注射较皮瓣中央皮下组织和臀部肌肉注射效果明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瓣蒂部注射与静脉注射对皮瓣的血管显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西兰兔腹部移植皮瓣在皮瓣蒂部注射罂粟碱较臀部肌肉注射效果好,可改善皮瓣的血运,提高皮瓣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107.
目的通过检测XIAP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对骨肉瘤发生、发展的可能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1例骨肉瘤化疗前穿刺标本、10例正常骨组织和10例骨软骨瘤手术切除标本XIAP的表达,并分析XIAP表达与各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XIAP在正常骨组织、骨软骨瘤及骨肉瘤组织中均有表达。正常骨组织和骨软骨瘤组织都呈低表达或不表达,而骨肉瘤组织普遍高表达,较前二者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0)。31例骨肉瘤组织中,XIAP表达强度与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大小、肿瘤术前化疗坏死率等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XIAP在骨肉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XIAP表达可作为骨肉瘤生物学行为评价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8.
目的利用99Tcm-MDP骨显像对复合骨移植进行监测,并与X线检查及组织学检查进行对比,以探讨骨显像对评价移植骨成活的价值.方法将12只杂种犬制备成实验动物模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后第1、2、3、4个月分别行X线摄片、组织学观察、全身99Tcm-MDP骨显像.利用ROI技术,计算两组动物植骨区与对侧健肢的放射性计数和摄取比值.结果 X线示实验组较同时期对照组异体骨吸收、新骨形成明显.组织学检查:实验组较同期对照组异体骨-宿主骨结合端、异体髓腔内壁及哈弗管内的骨吸收、成骨活动更活跃.骨显像:实验组较同期对照组骨代谢活跃,骨显像结果与组织学变化规律相似,均为术后1、2个月活跃,于第2个月达高峰,第3、4个月呈下降趋势.结论 99Tcm-MDP骨显像与组织学结果吻合,但更具连续性而便于自身对照,与X线片相比更具直观性、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9.
应用同种异体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后膝关节功能状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应用同种异体骨-髌腱-骨在关节镜下修复前交叉韧带损伤的临床效果、手术要点及关节功能改善情况。方法 对16例患者关节镜下施行前交叉韧带同种异体骨-髌腱-骨移植重建,采用等长重建、挤压螺钉固定的方法,重建断裂的前交叉韧带,同时利用髌腱的长度重建受损的内侧副韧带。其中5例同时实施受损内侧副韧带重建,1例行半月板镜下缝合,4例行半月板部分切除或完全切除。结果 15例获得12个月以上的随访,随访时间12~28个月,平均14.5个月。采用Lysholm评分法评估患者膝关节手术前后功能,术前平均51.4分,术后平均88.3分,优良率86%;客观检查:前抽屉试验阳性,术前14膝,术后弱阳性2膝;Lachman征阳性,术前16膝,术后1膝,弱阳性2膝,术后遗留膝关节运动后轻度疼痛2膝,膝关节活动受限(5&;#176;~15&;#176;)2膝。结论 应用同种异体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减少了自体取材造成的损伤及其相应的并发症,缩短了手术时间,术后通过系统的康复治疗,能有效地恢复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10.
目的:分析下肢严重创伤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水平变化对病情发展的预测价值。 方法:选择2000-01/2003-12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收治下肢严重创伤患者36例,按下肢创伤严重度评分为(6.24&;#177;1.45)分,下肢创伤严重度评分〈7分29例,≥7分7例。根据感染发生与否把患者分为感染组15例和非感染组21例。正常对照组20例,为同期健康体检者。在伤后6h及入院后1,3,5,7,10,14,21d分别采集静脉血标本,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变化。 结果:纳入患者36例和正常对照20例,均进入结果分析。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血清浓度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增高;伤后早期并发感染前,感染组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与非感染组相比无明显差异;并发感染后,感染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在伤后6h,1,3,5,7,10,14,21d,肿瘤坏死因子α在伤后3,5,7,10,14d明显升高[感染组白细胞介素6在伤后6h,1,3,5,7,10,14,21d分别为(194.93&;#177;23.55),(372.24&;#177;130.04),(520.65&;#177;136.21),(437.85&;#177;115.11).(380.21&;#177;81.22)。(338.62&;#177;8.37),(230.41&;#177;51.39),(126.71&;#177;20.59)μg/L,非感染组白细胞介素6分别为(56.57&;#177;7.64),(227.15&;#177;7.21),(349.78&;#177;85.13),(201.85&;#177;73.60),(188.20&;#177;96.13),(132.07&;#177;7.42),(74.24&;#177;11.13),(22.12&;#177;6.21)μg/L,P〈0.05;感染组肿瘤坏死因子α在伤后3,5,7,10,14d分别为(1.58&;#177;0.11),(1.47&;#177;0.07),(1.39&;#177;0.23),(1.38&;#177;0.06),(1.15&;#177;0.22)μg/L,非感染组肿瘤坏死因子α分别为(0.93&;#177;0.07),(0.91&;#177;0.05),(0.82&;#177;0.21),(0.81&;#177;0.28),(0.76&;#177;0.13)μg/,L,P〈0.05]。 结论:动态检测下肢严重创伤患者外周血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6的水平变化可有助于病情的评估,而动态检测下肢严重创伤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6的水平变化更有助于预测伤后感染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