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15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29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探讨脑电生物反馈加智杞颗粒治疗儿童多动症临床疗效。方法对45例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多动症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25例,对照组20例,男30例,女15例;年龄6~12岁。治疗组进行脑电生物反馈加智杞颗粒治疗,对照组单纯用利他林治疗,治疗前后采用有关神经心理测试量表对患儿进行注意力、认知功能及多动行为测试,包括注意力缺陷检查、多动指数等。生物反馈每周做3次,20次一个疗程,智杞颗粒,每次1袋,每日两次,2个月一个疗程。对照组:每天服利他林10 mg。结果治疗组儿童的注意力、认知功能、智商有明显提高,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多动冲动行为较治疗前明显减少,患儿Conners多动指数治疗前后较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动症患儿经脑电生物加智杞颗粒治疗后,注意力、智商、行为问题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疗效较显著,无任何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2.
达立通颗粒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世琴  杨洪伟  邓树忠 《四川医学》2009,30(7):1094-1095
目的观察和评估达立通颗粒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9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对照组38例,治疗组以达立通颗粒6g/袋,6g/次,3;K/d;对照组以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5mg/片,5mg/次,3次/d。连续4周,4周后停服一切药物。观察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治疗组总有效率92.7%,对照组总有效率92.1%。结果治疗组疗效与对照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少。结论达立通颗粒与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疗效相当,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胃造瘘术(PEG)和经皮内镜小肠造瘘术(PEJ)建立肠内营养的方法。方法2006年6月至2008年8月PEG和PEJ共治疗18例病人,其中14例行PEG胃肠营养,4例行PEG胃肠减压加PEJ小肠内营养。结果18例共行PEG,PEG加PEJ4例次,其中PEG16例次(2例行造瘘管置换),PEG加PEJ4例次,手术成功率100%,3例次出现造瘘管周围皮下感染。所有患者造瘘管置入后营养迅速恢复,停止静脉补液。18例病人随访1~24个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PEG和PEJ是作为胃肠减压和肠内营养替代鼻饲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安全、有效、降低医疗费用和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44.
全子宫切除术后布托啡诺与曲马多静脉自控镇痛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比较布托啡诺与曲马多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效果.方法 112例经腹全子宫切除全麻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布托啡诺组术后使用布托啡诺0.2 mg/kg PCIA;曲马多组使用曲马多10 nag/kg PCIA.进行术后48 h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镇静和满意度评分,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布托啡诺组术后VAS评分和PCA过度使用者明显少于曲马多组[(1.6±0.5)vs.(3.4±1.1)和(5 vs.11)](P<0.05),镇静和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曲马多组(P<0.01);布托啡诺组不良反应9例(16.1%),少于曲马多组的17例(30.4%)(P<0.05).结论 布托啡诺0.2 mg/kg术后PCIA效果优于曲马多10 mg/kg,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45.
《临床麻醉学杂志》2007,23(11):929-930
布托啡诺是一种新合成的阿片受体激动-拮抗药[1],主要通过作用于κ受体产生镇痛效应,对于μ、δ受体的作用甚微。乳房肿块切除术虽然是一短小手术,但术后仍有中度疼痛。本研究旨在观察布托啡诺用于乳房肿块切除术后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寻找布托啡诺用于乳房肿块切除术后镇痛的合适剂量。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选择择期行乳房肿块切除术的女性患者120例,ASAⅠ或Ⅱ级,年龄18~60岁,体重40~70kg,术前未使用地西泮、吗啡等镇静镇痛药,随机分为布托啡诺1、2、3组(B1、B2、B3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0例。麻醉方法麻醉前30min肌注苯巴比妥钠0.1g、…  相似文献   
46.
碘伏不良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碘伏是一种新型的含碘灭菌型消毒剂,临床上广泛用于外科手术前、皮肤消毒、预防术后感染等创面处理等。近年来国内有献报道其不良反应,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7.
48.
目的 探讨酪酸梭菌活菌颗粒加醒脾养儿颗粒中西医联合治疗婴幼儿慢性腹泻病的疗效.方法 慢性腹泻患儿221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12例,对照组109例.治疗组给酪酸梭菌活菌颗粒调节肠道菌群,增强肠道抵抗能力,同时口服醒脾养儿颗粒;对照组给枯草杆菌肠球菌颗粒加蒙脱石散口服.合并脱水者给予补液治疗,纠正脱水,在治疗中不改变患儿饮食,观察两组大便次数和性状的变化.结果 治疗3 d总有效率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91.5%和6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酪酸梭菌活菌颗粒加醒脾养儿颗粒中西医联合治疗婴幼儿慢性腹泻疗效好,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9.
Objective To determine the median effective concentration (EC50) of ropivacaine when combined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sufentanil for epidural labor analgesia. Methods One hundred ASA Ⅰ or Ⅱ nulliparous parturients at 37-42 weeks of gestation with 2-3 cm cervical dilation, requesting epidural analgesia were randomly assigned into 2 groups:  相似文献   
50.

目的 探究氢吗啡酮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对产妇产时发热、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影响。
方法 选择无椎管内麻醉禁忌证并要求硬膜外分娩镇痛的单胎、足月、头位初产妇425例,年龄20~40岁,BMI 20~30 kg/m2,ASA Ⅰ或Ⅱ级,孕期37~42周。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分为三组:罗哌卡因组(R组,n=145)、氢吗啡酮组(H组,n=142)和罗哌卡因+氢吗啡酮组(RH组,n=138)。采用患者硬膜外镇痛(PCEA)行分娩镇痛,R组、H组和RH组镇痛泵药物浓度分别为0.1%罗哌卡因、氢吗啡酮40 μg/ml和0.1%罗哌卡因+氢吗啡酮15 μg/ml。记录镇痛前、镇痛后1、2、3、4、5 h、胎儿娩出即刻及产后1 h的VAS疼痛评分。记录产时发热例数、阴道检查次数、产程时间、破膜到胎儿娩出的时间、镇痛时间、麻醉药用量、PCEA有效按压次数和总按压次数、新生儿体重、新生儿1 min和5 min Apgar评分。取脐动脉血1 ml行血气分析,记录pH、BE值、Lac浓度。记录恶心、呕吐、头晕、寒战、瘙痒、嗜睡、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与R组比较,H组和RH组镇痛后2、3、4、5 h和胎儿娩出即刻VAS疼痛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H组产时发热率、脐动脉血pH值、寒战发生率明显降低,PCEA有效按压次数、PCEA总按压次数明显减少,恶心、呕吐、头晕、瘙痒、嗜睡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RH组破膜到胎儿娩出的时间、镇痛时间明显延长,脐动脉血pH值明显降低,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与H组比较,RH组产时发热率、寒战发生率明显升高,破膜到胎儿娩出的时间明显延长,氢吗啡酮用量明显减少,头晕、嗜睡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
结论 氢吗啡酮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产妇产时发热率低,镇痛效果良好,但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