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49篇
  免费   158篇
  国内免费   145篇
耳鼻咽喉   40篇
儿科学   38篇
妇产科学   34篇
基础医学   94篇
口腔科学   14篇
临床医学   373篇
内科学   337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28篇
特种医学   84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156篇
综合类   878篇
预防医学   495篇
眼科学   31篇
药学   339篇
  2篇
中国医学   402篇
肿瘤学   96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115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157篇
  2013年   175篇
  2012年   221篇
  2011年   221篇
  2010年   172篇
  2009年   184篇
  2008年   173篇
  2007年   153篇
  2006年   114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106篇
  2002年   96篇
  2001年   120篇
  2000年   114篇
  1999年   105篇
  1998年   88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82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患者男,40岁,因间断性黑便6个月,再发1 d收入我院.患者于2007年12月突然出现黑便,呈柏油样,约500g.在当地医院经初步救治后,胃镜检查为"慢性浅表性胃炎",结肠镜未见异常,后未再解黑便.2008年4月患者出现解暗红色血便,约800 g,伴头晕、心悸及晕厥,在当地医院止血、输血治疗后转我院进一步诊疗.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研究银杏内酯滴丸中的主要成分银杏内酯A、B在健康受试者体内的药动学特征,为制定合理的临床给药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开放的试验设计,10例健康受试者单次口服银杏内酯滴丸后,按预定时间点采集血样,肝素锂抗凝,离心分离血浆。采用LC-MS/MS法测定血浆样品中银杏内酯A、B的开闭环总质量浓度,以及银杏内酯A、B闭环质量浓度,并应用WinNonlin 6.3软件非房室模型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 健康受试者单次口服银杏内酯滴丸后,银杏内酯A闭环及开闭环总量的tmax分别为(3.05±1.40)、(3.40±1.22)h,Cmax分别为(84.3±32.8)、(92.2±35.0)ng/mL,Cmax比值为91.4%,AUC0t分别为(636±183)、(753±205)ng·h/mL,AUC0t比值为84.5%,t1/2分别为(13.00±10.30)、(12.90±8.49)h;银杏内酯B闭环及开闭环总量的tmax分别为(3.15±1.42)、(3.35±1.25)h,Cmax分别为(74.10±31.50)、(148.00±60.10)ng/mL,Cmax比值为50.1%,AUC0t分别为(627±202)、(1 410±431)ng·h/mL,AUC0t比值为44.5%,t1/2分别为(13.20±5.83)、(13.7±5.83)h。结论 健康受试者口服银杏内酯滴丸后,银杏内酯A、B吸收速率适中,消除速率适中,在人血浆中银杏内酯A主要以闭环形式存在,而银杏内酯B以开、闭环2种形式存在、暴露量相当。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间-α胰蛋白酶抑制因子重链H1(ITIH1)、α-2抗纤溶酶(SERPINF2)、运甲状腺素蛋白(TTR)对大鼠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以及复方汉防己对肝纤维化ITIH1、SERPINF2、TTR的影响.方法:Fisher344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造模组,低、中、高剂量复方汉防己干预组.采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大鼠肝组织ITIH1、SERPINF2、TTR的mRNA及蛋白表达,ELISA法检测其血清含量.H-E染色、Masson三色染色、网状纤维染色观察肝纤维化程度.结果:造模组大鼠血清及肝组织中ITIH1、SERPINF2、TTR蛋白和mRNA的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减少.复方汉防己干预组大鼠血清及肝组织中3者的表达较造模组均有不同程度升高.病理结果也显示复方汉防己干预组大鼠肝纤维化程度均有不同程度减轻.结论:ITIH1、SERPINF2、TTR对肝纤维化的分级诊断及病情监测具有一定的价值;复方汉防己能明显降低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程度并能升高ITIH1、SERPINF2、TTR蛋白和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评价辽宁红沿河核电站运行后对周边地区食品放射性水平的影响。方法 通过对2013年至2020年核电站运行期间周边30 km范围内食品放射性水平的分析,对比核电站运行前后及对照点的放射性水平,评估核电站的运行对当地食品放射性水平的影响。结果 当地食品中未发现131I、134Cs、60Co、58Co、110Agm等人工放射性核素,天然放射性核素238U、226Ra、232Th、40K均在正常本底水平,平均值分别为(0.088±0.053)、(0.155±0.178)、(0.314±0.388)和(81.3±18.1) Bq/kg (鲜重)。食品样品中人工放射性137Cs活度浓度平均值为(0.013±0.010) Bq/kg (鲜重)。与对照点及运行前水平比较,放射性核素水平未见增加。结论 红沿河核电站的运行未对周边食品放射性水平带来影响。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调查康复管理模式在吞咽障碍老年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入院66名符合纳入标准的老年人,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指导,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通过专家小组制定的摄食康复锻炼联合膳食管理的模式进行,3个月后评估吞咽障碍改善情况、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状况。结果 干预后患者吞咽功能状况、生活质量、营养状况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结论 采用康复管理模式对提高吞咽障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改善吞咽功能、改善营养状况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口诀领练法在《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2级护理专业2个班学生进行对照研究。对照组采用教师讲解、示教-学生分组练习-学生回示、教师点评的传统教学法进行实践教学;实验组应用口诀领练法实施实践教学,包括设计20项操作技能的口诀,展示口诀、解析口诀、口诀领练等步骤。结果实验组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及对教学效果评价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应用口诀领练法进行《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可有效提高学生的护理操作技能,且能提升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7.
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突然,病情凶险,常引起失血性休克及诱发肝性脑病。肝脏疾病合并妊娠较为常见,而发生肝硬化消化道大出血在产科中较少见,特别是发生于足月妊娠的孕妇,本例报道我院收治的肝硬化消化道出血合并足月妊娠而发生胎死宫内一例,旨在提醒妇产科医生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从而进行科学的处理,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外源性H2S改善大鼠心肺复苏(CPR)后脑水肿的机制.方法:SD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Control组(假手术,n=20)、CPR组(CPR模型对照,n=20)和H2S组(CPR复苏模型上行H2S预处理,n=20).分别在6、12、24和72 h测脑组织H2S含量、含水量及伊文思蓝(EB)含量.在H2S含量和含水量差异最大时间点,检测MMP-2和MMP-9蛋白表达水平.结果:CPR后脑组织H2S含量、含水量及EB含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外源性H2S可以明显升高脑组织H2S含量,减少CPR后脑组织含水量及EB含量,P<0.05.且经H2S干预后,脑组织中含水量与EB含量呈强正相关,P<0.05.CPR后脑组织MMP-2和MMP-9表达明显升高,H2S干预可以降低其表达,P<0.05.结论:外源性H2S可以改善大鼠CPR后脑水肿,可能与H2S抑制MMP-2和MMP-9表达,降低血脑屏障通透性相关.  相似文献   
109.
目的对比分析经远端桡动脉与经典桡动脉途径在PCI中临床效果的差异。方法选择我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和(或)PCI的老年患者200例,根据穿刺部位不同分为远端桡动脉组及经典桡动脉组,每组100例。比较2组血管内径、穿刺成功率、穿刺时间、置入支架数、手术时间及手术成功率;记录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组穿刺成功率、手术成功率、穿刺时间、手术时间及置入支架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远端桡动脉组较经典桡动脉组血管内径略细,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0.2)mm vs(2.6±0.3)mm,P>0.05]。2组患者PCI术中无死亡及脑卒中发生。远端桡动脉组桡动脉痉挛(3.0%vs 9.0%,P=0.048)、桡动脉闭塞(1.0%vs 8.0%,P=0.031)、并发症发生率(6.0%vs 21.0%,P=0.013)明显低于经典桡动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局部血肿、动脉瘤、动静脉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远端桡动脉途径的桡动脉痉挛发生率及闭塞率更低,安全性好,可以作为经典桡动脉的替代途径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10.
张晓春  吴要伟 《内科》2014,(4):467-470
目的系统评价中药联合西药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效果。方法检索2006~2013年国内权威数据库资料,纳入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由2名研究者对纳入研究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Cochrane网提供的RevMan 4.2.1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检出162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23篇。23篇均未提及盲法,均为描述随机分配方案及相关的隐藏方案等,属于低级质量的报道。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药联合西药治疗组与单纯西药对照组总有效率的比值比为8.02,95%可信区间[5.57-11.54],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01)。结论中药联合西药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较单纯使用西药有效,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表现,提高患者的总有效率。但仍有待进一步开展大规模的、方法可靠的、设计严谨的、多中心的、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以获得更高强度的临床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