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7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21.
目的考察盐酸二甲双胍片的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22名男性健康受试者,采用单剂量、随机、交叉对照试验设计,空腹口服盐酸二甲双胍片试验和参比制剂各750mg后,采用HPLC法检测血浆中二甲双胍经时过程的血药浓度,计算其药动学参数和相对生物利用度。结果盐酸二甲双胍试验制剂相对于参比制剂的生物利用度为(95.7±28.9)%。主要药动学参数的方差分析和双单侧t检验结果表明,试验制剂和参比制剂AUC0~t,Cmax无显著性差异(P>0.05),盐酸二甲双胍试验制剂的AUC0~t,Cmax的90%的置信区间分别为84.1%~101.5%,76.0%~97.6%。结论盐酸二甲双胍片试验和参比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122.
目的 研究低剂量CT技术在右肾上腺静脉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前瞻性收集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17年9月-2018年6月临床怀疑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需行肾上腺Ⅲ期增强CT检查的124例受检者,依排除标准排除4例,共计12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受检者分为A、B、C 3组,每组40例。A组为常规剂量对照组,采用120 kV,自动毫安,按动脉期、静脉期、实质期又分为A1、A2、A3组;B组为常规剂量试验组,采用120 kV,自动毫安,按动脉期、动脉晚期、静脉期分为B1、B2、B3组;C组为低剂量试验组,第2期采用100 kV、150 mA,其余扫描参数及方法同B组,按动脉期、动脉晚期、静脉期分为C1、C2、C3组。两名影像诊断医师分别对3组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测量不同扫描时期的右肾上腺静脉(RAV)、同层面临近右肾上腺(RAG)及前腹壁脂肪的CT值,记录剂量长度乘积(DLP),计算和比较图像信号噪声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及有效剂量(E)。结果 两观察者图像质量主观评分一致性好(Kappa值=0.63);A2、B2、C2 3组图像中B2组图像的主观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7.18,P<0.05),组内比较仅B2与A2组主观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03,P<0.05);客观评价B2组RAV的CT值、SNR、CNR均高于A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99、6.92、9.02,P<0.05);C1与C2相比,E减少了45.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19,P<0.05)。结论 使用100 kV 150 mA低管电压低管电流的对比增强多排螺旋CT(MDCT)扫描技术,在动脉晚期右肾上腺静脉检出率可达95%,并可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基础上,降低约45.52%的有效剂量。  相似文献   
123.
目的 探讨术前MDCT评估肾透明细胞癌肾窦脂肪侵犯的可行性,并辨认其影像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13例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其中肾窦脂肪侵犯27例,术前均接受MDCT多期增强扫描.由两名放射科医师通过CT图像中肿瘤大小、灌注程度、侵犯肾盂肾盏、肿瘤边缘等征象判定是否存在肾窦脂肪侵犯.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评价肾窦脂肪侵犯的危险系数.结果 术前MDCT评估肾透明细胞癌肾窦脂肪侵犯的准确性为79.2%(x2=40.85,P<0.001)、敏感性为66.7%、特异性为91.9%.肿瘤大小、灌注减低、侵犯肾盂肾盏和肿瘤边缘不规则均是肾窦脂肪侵犯的主要预测因素,其中肿瘤大小、侵犯肾盂肾盏可作为评价肾窦脂肪侵犯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 MDCT对检测肾透明细胞癌肾窦脂肪侵犯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有助于临床手术方式的选择及患者预后的评估.  相似文献   
124.
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posterior reversible encephalopathy syndrome,PRES)是一种临床影像学综合征,其临床诊断困难,及时准确的诊治可能使患者痊愈,如处理不及时会导致患者迅速昏迷甚至死亡.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MRI)技术的发展,国内对该病的认识逐渐加强,临床发现的病例也逐渐增多.现将我院2004年6月-2011年10月诊治的15例PRES患者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5.
颅内表皮样囊肿是监床少见的先天性胚胎性肿瘤 ,约占颅内肿瘤的 0 .5 %~ 1.89% [1 ]。因肿瘤的密度与脑脊液相似 ,CT有时难以确定脑池内的病变范围 ,而 MRI显示较准确。现对我院 1988年 9月~ 1999年 9月 ,经手术证实的 14例颅内表皮样囊肿 ,分析其 CT、MRT及临床特征。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9例 ,女 5例 ;年龄 31~ 5 8岁 ,全部病例均行 CT、MRI检查并经手术证实 ,其中 4例加做 CT增强扫描。 14例均经神经科医生临床检查。1.2 方法  MRI检查采东芝 1.5 T超导型扫描装置。根据病变部位做横断、冠状及矢状面扫描。…  相似文献   
126.
目的:探讨颈椎病和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患者MRI T2加权像髓内高信号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47例颈椎病和颈椎OPLL患者行MRI检查,观察其髓内信号变化,并与临床资料对比分析。结果:(1)神经根型颈椎病(CSR)髓内高信号出现的频率为0,脊髓型颈椎病(CSM)为20.0%,OPLL为25.7%;(2)神经系统受损程度与脊髓受压的程度相平行;(3)轻度受压的急性期和重度受压的慢性期,髓内高信号的表现不同;(4)髓内高信号常见于多节段脊髓受压病例,用多于受压最重的节段出现;(5)髓内高信号的位置与神经系统检查临床定位的主要病变节段相一致。结论:根据MRI T2髓内高信号可推断神经受损的主要病变节段.  相似文献   
127.
赵博  韩悦  张雪宁 《临床放射学杂志》2006,25(12):1178-1179
患者 女,17岁。间断性左侧鼻腔出血,头痛50天,左眼肿痛2天。体检:左眼球向外下移位,左眼复视,左侧鼻腔大量血凝块,咽后壁可见少许血性分泌物,左侧额窦及筛窦压痛阳性。  相似文献   
128.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肠道细菌构成特点,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2年4月天津仁和天成医院收治的ADHD患儿85例为ADHD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体检的健康儿童62例为健康组。收集两组儿童粪便样本行16S rRNA高通量基因测序,分析肠道菌群特点。结果ADHD组患儿Shannon指数(2.87±0.79)、Simpson指数[0.85(0.79~0.92)]均低于健康组[(3.26±0.85)、0.92(0.89~0.9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Z=2.862、5.685,均P<0.05)。ADHD组患儿肠杆菌属[(4.37±1.42)%]、气味杆菌属[0.98(0.71~1.19)%]、枸橼酸杆菌属[(4.52±0.79)%]、肠杆菌科[(6.38±2.85)%]、粪拟杆菌[(6.37±1.87)%]及内脏拟杆菌[(3.35±1.42)%]相对丰度均高于健康组[(2.85±0.64)%、0.53(0.48~0.59)%、(2.22±0.95)%、(3.16±1.05)%、(3.87±0.85)%及(1.52±0.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Z=7.861、6.934、13.208、8.418、9.532及9.888,均P<0.05)。ADHD组患儿韦荣球菌属[(5.74±1.35)%]、副拟杆菌属[(3.98±1.10)%]、双歧杆菌属[(1.12±0.25)%]及普氏栖粪杆菌[(2.76±0.98)%]相对丰度均低于健康组[(8.98±1.59)%、(6.08±1.74)%、(1.89±0.43)%及(5.41±1.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Z=11.045、7.055、10.635及12.626,均P<0.05)。ADHD组患儿对立违抗[(15.34±4.24)分]、注意力不集中[(18.37±2.85)分]、冲动与多动[(16.24±4.12)分]评分及中文版ADHD评定量表-父母版(SNAP-Ⅳ)总分[(49.95±10.42)分]均高于健康组[(8.65±1.67)分、(9.41±3.87)分、(8.16±1.77)分及(26.22±5.4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767、16.171、14.487及16.388,均P<0.05)。ADHD患儿肠杆菌属、气味杆菌属、枸橼酸杆菌属、肠杆菌科、粪拟杆菌及内脏拟杆菌与SNAP-Ⅳ各子量表评分和总分均呈正相关,而韦荣球菌属、副拟杆菌属、双歧杆菌属及普氏栖粪杆菌与SNAP-Ⅳ各子量表评分和总分均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ADHD患儿肠道菌群存在异常,且肠道菌群改变与患儿病情严重度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9.
目的 探讨硫化铼(ReS2)纳米颗粒的能谱CT成像性能及其在乳腺癌细胞中的光热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一锅法在室温下合成ReS2纳米颗粒;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高分辨透射电镜、紫外吸收光谱对ReS2纳米颗粒进行材料学基本性质的表征。比较等效浓度的ReS2纳米颗粒和碘海醇在不同能量下(60~140 keV)的能谱CT成像能力。通过测定不同质量浓度的ReS2纳米颗粒水溶液(0、50、100、250和500 mg/L)在体外光热升温效果来评估纳米颗粒的光热转换能力。取小鼠乳腺癌细胞4T1与不同质量浓度的ReS2纳米颗粒水溶液(0、20、40、80和100 mg/L)共孵育,并通过MTT实验评估纳米颗粒的细胞毒性;通过细胞荧光染色法可视化观察分析ReS2纳米颗粒的光热细胞杀伤效果。结果 高分辨透射电镜观察到制备的纳米颗粒粒径<10 nm,紫外吸收光谱证实ReS2在808 nm处具有较强的吸收能力。当能量在60~140 ...  相似文献   
130.
目的 探究可溶性Klotho蛋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基因与行持续性血液透析治疗感染性休克合并急性肾损伤(AKI)患者动脉钙化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1年5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接诊治疗的86例行持续性血液透析的感染性休克合并AKI患者,其中有动脉钙化患者44例设为钙化组,未检出动脉钙化患者42例设为非钙化组。检测Klotho、VEGF、BMP-7表达,分析Klotho、VEGF、BMP-7在感染性休克合并AKI患者动脉钙化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结果 不同程度钙化患者的年龄、脉压差、血清肌酐(Scr)、尿素、血清白蛋白、血磷、iPTH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非钙化组相比,钙化组患者血清Klotho、BMP-7表达降低,VEGF水平升高(P<0.05);与轻度钙化患者相比,中度钙化患者VEGF水平较高,Klotho、BMP-7表达较低(P<0.05);与中度钙化患者相比,重度钙化患者Klotho、BMP-7表达较低,VEGF表达较高(P<0.05);Klotho指数与VEGF呈负相关(r=-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