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type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D)病因尚未明确,发病机制影响因素众多。“肺-肠轴”概念是“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现代延伸,“肺-肠轴”功能失调可导致肠道疾病发生。本文以“肺-肠轴”为切入点,探析从肺论治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可行性,以期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2.
张锦萍  李斌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7):2663-2665
目的:通过对中医医院全年用血分析,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血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收集三级甲等中医医院2009年的血资料,并统计分析.结果:全年用血量587 800 mL,成分输血率99.79%.结论:我院成分血使用率高,临床医师基本能做到科学合理用血,全年无因输血造成的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探讨门诊输液室合同制护士的管理.方法 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对门诊输液室合同制护士进行管理,每月对设立的目标进行评价.结果 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后,合同制护士总体达标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1).结论 通过持续质量改进方法的应用,合同制护士的综合素质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44.
帕瑞昔布钠对烧伤患者全麻苏醒期寒战与躁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锦萍  朱蓉 《河北医学》2011,17(1):79-82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钠对烧伤病人全麻苏醒期寒战和躁动的影响。方法:选择70例ASAⅡ-Ⅲ级择期行切痂植皮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Con)和帕瑞昔布钠组(Par),每组各35例,分别在植皮结束创面包扎前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40 mg/2 mL)和生理盐水2 mL。记录术毕至拔管时间、苏醒期间发生寒战的例数和寒战评级、躁动评分(RS)、镇静评分(RSS)、拔管后10 min记录身体舒适度评分(BCS)。结果:对照组2级以上寒战发生率(40.0%)明显大于帕瑞昔布钠组(17.1%),且严重寒战(3级)的比例也明显高于帕瑞昔布钠组。对照组躁动发生率为65.7%,明显高于帕瑞昔布钠组(31.4%,P〈0.05)。对照组RSS为1分病人的比率(65.7%)明显大于帕瑞昔布钠组(31.4%),相反对照组RSS为2-3分病人的比率(28.6%)明显小于帕瑞昔布钠组(60.0%);对照组病人BCS为0分的比率(65.7%)明显大于帕瑞昔布钠组(31.4%),而对照组舒适度评分?1分病人的比率(34.3%)明显小于帕瑞昔布钠组(68.6%)。结论:术毕前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可发挥镇痛作用,预防烧伤病人全麻后苏醒期寒战、躁动,提高病人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45.
目的观察硬膜外联合应用罗哌卡因及芬太尼在无痛分娩中对母婴的影响。方法随机根据所注射的成份将所有进行分娩的患者分为三组:A组单纯用0.2%罗哌卡因,以10 ml/h行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B组用0.1%罗哌卡因混合1.5μg/ml芬太尼,以10 ml/h行PCEA;C组未进行无痛分娩,每组各64例。对各组患者视觉模拟镇痛情况、脐血血气分析、总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和宫缩素使用、新生儿Apgar评分以及整个分娩期间产妇血压、心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对比。结果 A组和B组相对于未进行无痛分娩的C组,产妇由疼痛引起的应激反应明显减轻;A组和B组的剖宫产率要显著低于C组;而A组的器械助产率均高于B组和C组;三组脐带血气分析差异不明显,其结果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用于无痛分娩对于产妇疼痛缓解明显,可降低剖宫产率,而不增加器械助产率,对母婴无不良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6.
目的:比较氯胺酮复合不同的镇静麻醉药全凭静脉麻醉用于小儿手术对血流动力学、血糖及皮质醇的影响,为氯胺酮在小儿麻醉中合理联合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60例体表手术患儿,ASAⅠ~Ⅱ级,年龄2~8岁,随机分为氯胺酮加咪唑安定组(KM组)和氯胺酮加丙泊酚组(KP组),每组各30例。术中观察两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sPO2、血清皮质醇、血糖的变化,并记录苏醒时间、苏醒期状况及术后行为改变。结果:两种方法均能满足手术要求,麻醉期间KP组血流动力学明显较KM组稳定(P<0.01);两组在诱导后血糖均升高,但各时点KM组均高于KP组(P<0.05);与术前相比,KM组在诱导后和手术开始30min皮质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KP组各时点皮质醇无明显变化(P>0.05),但两组间比较各时点KM组皮质醇均高于KP组(P<0.05);苏醒时间以KP组快,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氯胺酮与丙泊酚联合使用,血流动力学稳定,可有效降低应激引起的内分泌和代谢反应。术后苏醒快,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用于小儿手术麻醉中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47.
目的:比较短期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胰岛素注射(CSII)与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MDI)强化控制初诊2型糖尿病(T2DM)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96例糖化血红蛋白(HbA1c)>7.5%的初诊T2DM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CSII和MDI进行短期强化达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血糖达标天数、达标时胰岛素日用量及低血糖事件发生的差异。结果:两种方法均可使血糖达标,CSII组Homa IR及Homaβ、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日用量、低血糖发生次数与MDI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胰岛素强化治疗均能有效控制初诊T2DM患者的血糖,促进短期血糖达标。但与MDI相比,CSII治疗可显著恢复胰岛细胞功能,并能够缩短血糖达标时间,减少胰岛素用量和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8.
通过对480例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观察及护理,探讨胰岛素泵的安装技巧、病人的心理护理、技术指导及知识宣教。结果表明:综合护理是胰岛素泵控制高血糖效果良好的保证。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一病一品"模式的建立对肺栓塞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9月至2017年7月在该院住院治疗的72例肺栓塞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日期分成两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研究组采用"一病一品"模式进行护理。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价,比较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干预后患者及护士满意度以及患者生活质量(SF-36量表评分)。结果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为(20.56±4.74)d,研究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5.32±4.73)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较干预前改善(P0.05),且研究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SF-36量表各功能项目评分均较干预前提高,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满意度为97.22%(35/36),高于对照组的80.56%(29/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士满意度为100.00%(12/12),高于对照组的66.67%(8/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一病一品"模式的建立是提高肺栓塞患者护理质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0.
目的:总结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管道护理体会方法:针对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留置头部引流管、气管套管、吸氧管、吸痰管、留置导尿管、鼻饲管、静脉输液管的护理实践,观察总结有效的护理方法.结果: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预防了管道并发症,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结论:管道护理工作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护理中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