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8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6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21.
P物质在成年猫脊髓和背根节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P物质在成年猫脊髓和背根节的表达情况。方法 成年健康雄猫5只,取L5脊髓节和随机取一侧L6背根节制作厚20μm冰冻切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染色,观察SP在正常脊髓和背根节的分布。结果 在脊髓,SP阳性膨体主要见于后角Ⅰ、Ⅱ板层,后角Ⅳ、Ⅴ、Ⅵ板层及侧角的一些神经元呈弱阳性反应,前角运动神经元胞体和突起呈阳性反应,胞核不着色。在背根节,SP的免疫阳性物主要分布于小细胞的胞浆内,胞核不着色。结论 SP在成年猫脊髓和背根节有表达。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讨谷氨酸钠诱导大鼠肥胖后对下丘脑弓状核神经肽Y(NPY)、瘦素受体(Ob-R)表达的影响.方法 给新出生雌性Wistar大鼠皮下注射谷氨酸钠,连续5 d,以建立肥胖模型.动物存活至90日龄时,经左心室-升主动脉插管,行4%多聚甲醛灌注固定,取下丘脑进行冰冻切片并行ABC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NPY、Ob-R在其下丘脑弓状核的表达情况.结果 80%的注射谷氨酸钠大鼠呈能量失衡致肥胖状态;下丘脑弓状核NPY表达较对照组增强(P<0.05),而Ob-R表达较对照组减弱(P<0.05).结论 谷氨酸钠诱导大鼠肥胖可引起下丘脑弓状核NPY表达上调,而Ob-B表达下调.  相似文献   
23.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B1(TG9F-β1)、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在溴隐亭致流产大鼠黄体及血清的表达水平,探讨流产的发生机制.方法:将孕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孕组、注射溴隐亭组、注射溴隐亭+γ-干扰素(IFN-γ)抗体组,3组均于孕12天时,腹主动脉采血后心内灌注固定,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各组血清TGF-β1、IL-2、IL-4水平,免疫组化SP法检测TGF-β1、IL-2、IL-4在各组大鼠卵巢黄体的表达并进行图像分析,分别对上述结果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t检验.结果:血清与卵巢黄体阳性细胞OD值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注射溴隐亭组,IL-2水平较正常孕组升高(P<0.05)、TGF-β1、IL-4水平较正常孕组降低(P<0.05);注射溴隐亭+IFN-γ抗体组,血清IL-2水平较注射溴隐亭组有所降低(P<0.05),但仍高于正常孕组(P<0.05),而TGF-β1、IL-4水平有所升高(P<0.05),基本达正常水平.结论:给孕鼠注射溴隐亭及IFN-γ抗体后,TGF-β1、IL-2、IL-4在血清及卵巢黄体的表达有一定改变,此改变可能与流产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24.
目的:观察电针对脊髓损伤后神经生长抑制因子Sema3A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对脊髓损伤修复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成年雌性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模型和电针组各分7、14、28d3个时间点,建立成年大鼠第9~10胸椎段脊髓全横断损伤模型.电针组于术后当天进行电针治疗,3个组均分别于术后7、14、28d取材,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和图像分析技术检测脊髓内Sema3A的表达.结果:术后7、14d时,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脊髓损伤处邻近组织内Sema3A表达增强;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脊髓损伤邻近组织内Sema3A表达显著增加;而28d时,电针组、模型组、对照组的Sema3A表达基本一致.结论:电针早期能促进脊髓损伤后Sema3A的表达,从而增强Sema3A对迷乱性出芽的抑制作用,有利于正确的轴突出芽,这可能是其促进脊髓损伤修复的可能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5.
医学院校培养的医学生不仅要掌握相关的医学知识和医学技能,还要具备一定的临床思维能力.在知识以及经验积累的过程中,个人对医学模式的理解、对医学知识体系掌握的程度,以及个人的思维能力和思维习惯都决定着临床思维的形成[1].临床思维的重要基础,一方面是充分掌握临床实际情况;另一方面是应用基础理论知识进行分析思考.作为传道授业的教师应该在基础课阶段有意识地引导和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组织学与胚胎学>是重要的医学专业基础课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其正确的学习方法,从基础做起,培养其临床思维显得尤为重要,在这一环节中,教材的选用也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讨微型尺动脉腕上皮支穿支上行支皮瓣的临床疗效,对足拇趾软组织缺损进行精确修复.方法 于2006年4月至2012年6月,共对25例足拇趾软组织缺损的患者进行游离微型尺动脉腕上皮支穿支上行支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范围2cm×3cm~3 cm×5 cm.缺损部位:拇趾背侧16例,拇趾离断断面缺损5例,拇趾底4例.伴有伸肌腱缺损6例,趾骨、跖骨骨折8例.均进行了感觉神经的吻合及伴有伸肌腱缺损肌腱的修复.结果 25例尺动脉腕上皮支穿支上行支皮瓣全部成活.皮瓣面积为2.2 cm×3.2cm~3.2 cm×5.2cm.其中1例皮瓣发生静脉危象,经再次手术皮瓣成活.供区切口Ⅰ期愈合.20例术后随访0.5 ~2年,皮瓣质地、颜色、外形良好,厚度适中,耐磨性强,皮瓣感觉恢复,S2+13例,S37例,两点辨别觉为0.5~0.8 mm.结论 游离微型尺动脉腕上皮支穿支上行支皮瓣是精确修复足拇趾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27.
目的通过观察CD44在大鼠脊髓半横断损伤(hemisection of Spinal Cord Injury,hSCI)位点头尾段的表达,了解它与脊髓损伤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SP法检测大鼠脊髓半横断损伤后CD44的表达变化情况。制备大鼠脊髓损伤模型。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和脊髓半横断损伤3天、7天和14天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图像分析技术检测脊髓组织CD44的表达。结果CD44阳性产物主要定位于细胞外基质,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的胞浆中也有分布。损伤后CD44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0.05﹞。结论脊髓半横断损伤后,表达增加的CD44参与损伤后轴突生长被抑制这一过程。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氢气治疗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海马NO和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影响。方法选择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治疗组(腹腔注射2%氢气饱和生理盐水),每组24只,每组又分为6、24h2个时间点。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海马NOS的表达;硝酸还原酶法测定海马组织匀浆中NO含量;NOS检测试剂盒检测海马组织提取液中NOS的活性。结果模型组治疗6h海马NOS阳性细胞、NO含量及NOS活性明显高于假手术组,而治疗组上述指标较模型组明显下降(P<0.05);模型组治疗24h海马NOS阳性细胞、NO含量及NOS活性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氢气治疗可减少缺血后海马组织中NO含量及NOS活性,对海马缺血再灌注损伤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PARP-1抑制剂3-AB对脓毒症大鼠心肌细胞PARP-1、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健康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对照组、模型组和3-AB治疗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制作脓毒症大鼠模型,存活至48h取材。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图像分析技术检测心肌PARP-1、Bcl-2的表达,ELISA法检测血清中PARP-1、Bcl-2的含量。结果模型组心肌PARP-1阳性细胞灰度值、血清中的OD值(opticaldensity)均较假手术组升高,而治疗组较模型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cl-2的变化趋势正好相反,模型组心肌Bcl-2阳性细胞灰度值、血清中的OD值均较假手术组降低,3-AB治疗后其水平较模型组升高,P〈0.05。结论PARP-1抑制剂3-AB可上调脓毒症大鼠大心肌Bcl-2的表达,对凋亡有-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