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31.
对76例急性脊髓损伤患者采用乳胶凝集法(半定量法)测定其血浆D-二聚体水平。结果显示:急性脊髓损伤患者伤后1、3、7、14 d血浆D-二聚体水平均较对照组有不同程度的增高(P<0.01),急性脊髓损伤合并消化道出血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不合并消化道出血者(P<0.01)。认为急性脊髓损伤并消化道出血的发病因素与凝血机制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32.
影响大鼠胚胎多巴胺能神经元原代培养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陈立南  徐群渊  吕捷  张进禄 《解剖学报》2000,31(4):307-312,I006
目的 试图通过方法改进获得高纯度原代多巴胺能神经元 ,并研究 Matrigel及多聚左旋赖氨酸(poly- l- lysine,PL L )等不同基质对于大鼠胚胎 13d中脑黑质神经元突起生长的不同作用。 方法 无菌技术取得孕 13d SD大鼠胚胎 ,采用改进的取材方法 ,得到胎鼠腹侧中脑细胞 ,以较高密度 (1× 10 5 / cm2 )分别种入由 Matrigel及 PL L作为基质的塑料培养皿中。体外培养 5 d后 ,对培养物进行 TH免疫细胞化学染色 ,测量 TH免疫反应突起的长度并计算 TH免疫反应神经元占细胞总数的比例。 结果和结论  1.采用改进的方法 ,能够得到高纯度的多巴胺能神经元 (多巴胺神经元占培养细胞总数的比例为 15 % ) ;2 .与 PL L相比 ,Matrigel能有效地促进多巴胺能神经元突起的生长 ,但不能特异地促进中脑培养细胞的存活  相似文献   
33.
对甲基苯基四氢吡啶(MPTP)制成的帕金森病(PD)模型恒河猴脑行MRI检查,T2WI显示:注入侧中脑黑质面积减小,内有局灶性高信号。对PD模型恒河猴脑组织切片行酪氨酸羟化酶免疫组化方法检查,证实注药侧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明显减少;行Grino染色显示注药侧黑质区有大量胶质细胞增生。实验结果表明MRI可作为评价MPTP建立恒河猴PD模型的手段.  相似文献   
34.
转基因细胞脑内移植治疗巴金森病大鼠模型的实验研究首都医科大学北京神经科学研究所张进禄,徐群渊,田竟生,杨慧,郑少鹏,刘玉军巴金森病是以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减少为特征的。以6-羟多巴胺单侧损毁大鼠脑内多巴胺能系统可建立巴金森病的动物模型,通过检测给予...  相似文献   
35.
颈肩、腰腿痛的病人多数为不同原因也包括退变所致的软组织疼痛。然而在诊断过程中,只要X线片上示有骨质增生,不论病程长短、疼痛性质、部位,常归咎于“骨质增生”,以致诊断简单,治疗混乱,使广大群众把“增生”视为一大病,形成不必要的  相似文献   
36.
<正>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以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缺失为主要病理特征的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表现主要有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减少和姿势反射障碍等[1-2]。PD多在40岁以后发病,随着老龄化日益加重,其发病率呈现出明显上升趋势[3-5]。研究显示PD发展过程中的行为改变表现出慢性进展的特点,这与多巴胺能神经元发生慢性进行性退变有关[1-7]。目前,有关PD模型实验大部分来自于啮齿类低等动物模型,缺乏高等灵长类动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探索高频超声引导注射技术实现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复合物(MHC)基因大鼠胸腺转移的新方法。方法 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获得供体Balb/c小鼠异种MHC-I类抗原(H-2Kd)基因,并构建pCI-neo-H-2Kd质粒。对20只成年SD大鼠应用高分辨力超声影像系统获得胸腺标准切面超声声像图,同时使用Vevo轨道系统和超声引导注射针装置,在超声引导下将质粒注入大鼠胸腺内。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H-2Kd基因在转染大鼠胸腺细胞上的表达。结果 超声引导下注射质粒后全部大鼠存活。H-2Kd基因成功转入受体大鼠胸腺,流式细胞仪检测H-2Kd在大鼠胸腺内的表达阳性率为60.73%(56.04%~62.49%)。结论 高频超声引导注射技术定位准确,方法简便,对组织损伤轻微,注射成功率较高,可代替手术胸腺内注射法诱导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髋部和骨盆骨折患者血清中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粘附分子-1(ICAM-1)的测定值变化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本科髋部及骨盆骨折患者,根据静脉造影分为血栓组和无血栓组,于术前、术后1天、术后3天、术后7天、术后14天抽清晨肘静脉空腹血,测定血清TNF-α、ICAM-1的含量.结果:血栓发生组和无血栓发生组TNF-α、ICAM-1浓度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TNF-α、ICAM-1在严重损伤患者血清中明显升高,和静脉血栓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探讨髋部和骨盆骨折患者血清中的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粘附分子 - 1(ICAM - 1)的测定值变化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本科髋部及骨盆骨折患者 ,根据静脉造影分为血栓组和无血栓组 ,于术前、术后 1天、术后 3天、术后 7天、术后 14天抽清晨肘静脉空腹血 ,测定血清TNF -α、ICAM - 1的含量。结果 :血栓发生组和无血栓发生组TNF -α、ICAM - 1浓度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 (P <0 .0 1)。结论 :TNF -α、ICAM - 1在严重损伤患者血清中明显升高 ,和静脉血栓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40.
C-erb B-2癌基因的发现是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新突破 ,它为探讨肿瘤的免疫机理提供了新的理论和实验依据 ,也为肿瘤的诊断、鉴别诊断、基因治疗、免疫治疗以及同肿瘤患者预后关系的探讨开辟了新的途径。C-erb B-2癌基因是人类肿瘤中最经常改变的基因之一 ,它首先是在化学诱导的鼠神经外胚层肿瘤中作为一种激活的转化基因而被认识 ,并且被命名为 NEU基因 [1]。为了阐述 C-erb B-2分子在肿瘤中的应用 ,首先必须了解其正常生物学作用。现就其生物学及其与肿瘤的关系研究进展简述如下。C-erb B-2癌基因蛋白C-erb B-2癌基因是一种促癌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