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40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21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儿童可摘式功能性保持器的设计和制作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可摘式功能性保持器的设计和制作体会王小竞张洪杰指导林珠吴景轮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710032)儿童可摘式功能性保持器与修复学中的可摘式局部义齿很相似,有人称之为义齿型保持器[1]。但它毕竟与成人义齿不尽相同,我们在设计和制作可摘式功能性保...  相似文献   
132.
颌面部骨组织中心性血管瘤1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1958~1984年住院手术治疗的369例颌面部血管瘤中,侵蚀破坏骨组织的血管瘤共10例,占3.69%,其中颧骨中心性血管瘤1例,上颌骨中心性血管瘤2例,下颌骨中心性血管瘤7例,现报道如下(见附表,并结合文献对一些有关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33.
目的:分析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临床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手术切开复位联合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进行治疗,保守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电视x线仪下手法复位辅以石膏绷带夹板外固定进行治疗。为两组患者进行为期两年的随访,采用Dienst功能评分标准来评估本次疗效,最终比较两种不同的桡骨远端骨折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结果:l临床组A型优良率为92.31%、保守组为92.86%,两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临床组B型优良率为85.71%、保守组为66.67%;临床组C型优良率为84.21%、保守组为58.82%;临床组BC总优良率为84.85%,保守组为62.50%,两组B型、C型及BC总优良率相比,临床组均显著高于保守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效果较好,尤其是B、C型骨折,其优良率优于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  相似文献   
134.
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预防味觉出汗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对预防腮腺切除术后味觉出汗综合征发生的临床观察。方法:将2006—2008期间,80例因腮腺良性肿瘤需行腮腺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在术中植入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对照组不植入任何植入物。术后1年随访,进行碘-淀粉实验,判断2组味觉出汗综合征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40例患者中,仅1例出现味觉出汗综合征,发生率为2.5%;对照组中有35例出现味觉出汗综合征,发生率为87.5%。2组发生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术中采用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可以有效减少腮腺切除术后的味觉出汗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5.
目的建立国内驱蚊帐对不同蚊虫药效登记试验标准。方法圆锥型接触筒法。结果氟氯苯.氯菊酯驱蚊帐经20次洗涤后,中华按蚊接触3 min,其击倒率和死亡率分别为96.0%和85.7%;致倦库蚊接触20 min,其击倒率和死亡率分别为90.7%和80.4%;淡色库蚊接触30 min,其击倒率和死亡率分别为90.7%和82.9%。结论以中华按蚊、致倦库蚊和淡色库蚊为试虫进行驱蚊帐药效试验测定,建议接触时间分别为3、20和30 min;评价标准为1h击倒率≥90%、24h死亡率≥80%。  相似文献   
136.
用组合式矫治装置治疗前牙深覆(牙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介绍一种组合式矫治装置及其应用。方法:该矫治方法由前牙平导板、高弹性方弓丝、第二磨牙设计支抗、后牙颌间垂直牵引等组成。结果:经临床应用2年,共62例,效果良好。平均疗程4个月。该矫治方法的优点包括:1,前牙平(斜)导板在压低前牙和升高后牙的同时,还起到了肌激动器的作用,促使下颌骨长度与高度的发育;2,第二磨牙加入支抗系统使矫治力趋于合理,有利于牙弓的整平;3,高弹性方丝有利于牙弓的排齐和整平,同时能较好控制牙齿的位置和倾斜度;4,后牙早期颌间垂直牵引有助于后牙按一定方向萌出,并建立理想咬合关系,减小前牙覆牙合。结论:该矫治方法符合正畸生物力学原理,其疗效好,疗程短,适合于非高角型前牙深覆牙合特别是低角型深覆牙合的矫治。  相似文献   
137.
目的 从细胞受体水平探讨内毒素性肝损伤过程中肝内库普弗细胞 (KC)由防御性逐步转化为效应性的机制。 方法 经尾静脉注射不同剂量内毒素 (LPS)复制轻、中、重度内毒素血症小鼠模型。肝内KC表面清道夫受体 (SR)、CD14表达测定采用免疫组化法 ,并进行计算机图像分析。 结果 注射LPS后 1h ,高剂量组肝内KC表面SR表达明显减少 ,至 3h ,低剂量和中剂量组KC表面SR表达也开始明显减少 ,并随观察时间延长 ,3组KC表面SR表达均进行性减少 ,3组间SR的吸光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3组肝内KC表面CD14表达在注射LPS后 1h均明显增多 ,并随时间延长而更加明显 ,但 3组间CD14的吸光度无统计学意义。相关分析显示 ,各剂量组肝内SR与CD14表达变化呈显著负相关。血浆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总胆红素 (TB)和肝组织内丙二醛 (MDA)水平变化分别与SR表达下调呈显著负相关 ,与CD14表达上调呈显著正相关。肝组织结构改变及动物死亡率也与肝内KC表面SR、CD14表达变化呈明显的平行关系。 结论 内毒素致肝损伤过程中 ,肝内KC表面SR表达下调、CD14表达上调可能是KC防御功能减弱、致炎作用增强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