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目的 总结高龄腰椎管狭窄症的诊断、治疗、术前评估及预后分析.方法 33例高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经确诊及术前全身合并症治疗后,给予腰椎后路椎板减压、髓核摘除、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手术.结果 术后症状缓解,并发症经积极治疗,均缓解.结论 高龄腰椎管狭窄患者,只要严格掌握手术指征,积极治疗并存疾病,采用适当的手术方法,是可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喙锁韧带重建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本院2010年2月~2011年2月收治的经临床检查确诊为肩锁关节脱位患者64例,按照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喙锁韧带重建治疗。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伤口感染率、异物感、再脱位率等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肩关节评分(UCLA)差异不明显。整个研究过程中,未发现与药物相关的不良事件。结论喙锁韧带重建治疗肩锁关节脱位是一种安全、疗效确切的手术,具有操作简单、效果可靠、优良率高等优势,能够重建关节的稳定性,能提升患者的生存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论述脊柱重度畸形矫正的生物力学机制和介绍M8后路 侧前路手术矫正的方法。方法:本组20例重度畸形在手术前后摄全脊柱正侧位片、Bending片,行MRI或CT扫描,术后随访1~7年。术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前KingⅢCobb’s角及后凸成角平均108°,术后平均矫正60°。结论:根据重度脊柱畸形矫正的生物力学机制而采用的侧前路V形减张松解 后路M器械矫,对严重脊柱畸形,有满意的矫正效果,对脊柱、脊髓的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5.
神经根外膜切开术在椎间盘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解决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后患肢存在区域性麻木感和酸胀感的方法。方法 :对腰椎间盘手术中发现的三种类型的神经根受累者 30例 ,共 38个神经根 ,采用了神经根外膜切开松解术 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结果 :随访平均 18个月 ,优良率 95 3 %。结论 :对伴有神经根受累的三种病理类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 ,联合采用神经根外膜切开松解术 ,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6.
我院自1987年至1996年10年间在178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发现由暴力推拿所致急重型椎间盘突出症18例,占1.01%,现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8例患者中男性16例,女性2例;20~40岁4例;40~50岁10例;50~60岁4例。病程一般在暴力推拿后第2~3d内急诊入院。病因:皆因腰腿痛而施行暴力推拿。“推拿”的形式:脚踩背式+站立旋转式和四人松紧暴力牵拉式。  相似文献   
17.
谷红注射液是治疗心脑血管和神经系统疾病的一种新型制剂,我们采用其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50例,观察其临床症状,血液流变学的改善情况,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5年11月~2006年4月符合l984年5月全国颈椎病专题座谈会制订的诊断标准[1]的颈椎病患者共80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论述严重脊柱畸形矫正的生物力学机制和介绍TSRH后路 +侧前路手术矫正的方法。方法 本组 1 2例严重脊柱畸形在手术前后摄全脊柱正侧位片、Bending片 ,行MRI或CT扫描 ,术后随访 1~ 2年。术后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术前KingⅢCobb’s角及后凸成角平均 1 0 8°,术后平均矫正 60°。 结论 根据严重脊柱畸形矫正的生物力学机制而采用的侧前路V形减张松解 +后路TSRH器械矫正 ,对严重脊柱畸形 ,对脊柱、脊髓的安全性好 ,有满意的矫正效果  相似文献   
19.
126例四肢刀伤的治疗分析福建省立医院骨科创伤研究室陈文昌,施能木,张旭鸣,胡世平,张昌茂本科自1989年至1994年5月共收治四肢刀伤126例,现就其治疗特点进行分析如下。一、临床资料男118例,女8例;年龄18~50岁,其中18~19岁18例,2...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在骨科感染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0年2月至2012年12月进行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骨科开放性外伤感染及开放性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感染14例行手术清创,应用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敷料覆盖创面,吸引器持续吸引治疗7~21d后,拆除敷料然后行直接缝合皮肤、游离植皮或行局部皮瓣转移。结果 2例行1次使用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治疗1周,1例行3次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治疗3周,11例患者均行2次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治疗2周。创面感染控制后4例直接伤口周皮下游离后缝合皮肤,5例直接中厚皮片植皮,4例行局部皮瓣转移修复创面。经随访3月,创面均未再发感染或窦道形成。结论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技术能彻底清除创面的分泌物和坏死组织,刺激肉芽生长,快速控制感染,明显缩短骨科外伤感染及开放性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感染治疗时间,减轻换药痛苦,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