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90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静脉套管针在螺旋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CT增强的扫描技术 ,是一项标准的CT检查技术[1] 。在CT增强扫描中 ,给药装置的完善是获得满意显影效果的先决条件。应用高压注射器配套头皮针 ,进行螺旋CT增强扫描 ,由于注射速度快、压力大 ,易发生针头脱落、药液渗漏的现象 ,使增强扫描失败 ,给患者增加了不必要的痛苦。我们采用套管针行静脉穿刺置管的方法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自 2 0 0 0年 2月以来 ,在我院行静脉套管针配合高压注射器应用于螺旋CT增强扫描。其中男 12 5例 ,女 75例。平均年龄 35~ 6 8岁。头部增强 39例 ,胸部 6 5例 ,腹部 96…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团注(Bolus)技术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ulti—slice spiral CT angiography,MSCTA)最佳延迟时间设定中的作用和意义。材料和方法:随机选取患者326例分三组进行比较,第一组87例采取经验值设定延迟时间;第二组109例运用智能跟踪技术启动扫描;第三组130例采取Test Bolus技术,根据测得目标血管的时间一密度曲线设定延迟时间。结果:第一组图像质量优22例、良38例、差27例;第二组图像质量优62例、良44例、差3例;第三组图像质量优120例、良8例、差2例;Test Bolus技术组图像质量明显优于经验值组,有显著差异(P〈0.05);而与智能组,腹主A组无显著差异(P〉0.05),优于其余各组(P〈0.05)。结论:用Test团注测试扫描技术设定延迟时间能得到优质的CTA原始图像,有利于多层螺旋CT取得更好的三维血管重建图像。  相似文献   
24.
25.
肾上腺肿瘤的CT、MRI诊断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和比较CT、MRI对肾上腺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4例经手术病理及临床证实的肾上腺肿瘤的CT、MRI表现.结果 CT、MRI对肾上腺肿瘤定位、定性(区分良、恶性肿瘤)及判断肿瘤组织学类型的准确性分别为94.02%、91.85%、89.13%和98.15%、95.15%、90.74%.CT像素矩阵图上,25例(75.76%)肾上腺腺瘤内有轻度负CT值区域,非腺瘤无此征象.13例腺瘤在MRI反相位(OP)图像上的信号强度(SI)都有明显下降,SI指数平均(52.65±18.01)%;非腺瘤的信号强度无明显下降.结论结合临床表现和生化检查,CT、MRI能诊断大部分肾上腺肿瘤,两者的诊断价值相似,MRI对较大肿瘤的定位、定性及判断肿瘤组织学类型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26.
王东  张挽时  熊明辉  喻敏  李相生  徐家兴 《空军总医院学报》2002,18(4):193-195,F002,F004
目的 探讨泌尿道螺旋CT仿真内窥镜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53例临床泌尿道病变的患者,都经纤维膀胱镜或/和手术证实。应用螺旋CT采集排泄期的图像作CTVE成像,双盲法与轴位,多平面重组(MPR),三维重建(3D)图像及纤维膀胱镜所见对照分析。结果 CTVE能清楚地显示泌尿道腔内的各种正常解剖结构,CTVE对膀胱腔内病变的部位,大小,数目,形态及侵犯范围的显示均与纤维膀胱镜基本一致,膀胱癌的检出率为94.7%,2个<5mm的肿瘤CTVE显示清楚,而轴位图像未显示,CTVE检测膀胱壁增厚和膀胱外侵犯的状况,显示肾盂,输尿管病变的效果明显不如轴位,MPR及3D图像。结论 CTVE对膀胱病变的显示和诊断是一种较可靠的,非侵袭性的方法,但对肾盂,输尿管病变的诊断价值不大,必须结合轴位和MPR图像才能作出全面,准确的评价。  相似文献   
27.
1 概述随着磁共振快速成像序列的应用,磁共振检查已成为心血管疾病领域一种重要的检查方法,因其任意方向断层成像,可以准确测量心腔容积,心肌容积和局部收缩功能,应用流动敏感成像序列,可以测量血流量,对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作定量分析,应用超快速脉冲序列和造影剂,可以评价心肌灌注、显示冠状动脉主支病变和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旁路血管的通畅状况。2 心脏MR成像技术2.1 门控技术 因心脏在检查中不停地搏动和MR成像需要一定的时间,必须对心动周期实施门控才能取得清晰的图像,目前常用2种方法:①心电图触发成像,即心…  相似文献   
28.
螺旋CT尿路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探讨螺旋CT尿路成像(SCTU)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螺旋CT对120例经临床和病理证实的泌尿道病变患者做平扫及四期增强扫描,并作曲面多平面重建(MPR)和SCTU重建,观察SCTU显示和诊断泌尿道病变的能力,并与其他检查技术及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99.2%的患者SCTU结合轴位及曲面MPR能很好地三维立体显示泌尿道病变的部位、大小、形态和分布范围及尿路梗阻的情况;101例手术患者,泌尿道病变在螺旋CT图像上的表现与手术所见有很好的一致性。SCTU能显示部分病变的特征,可作为轴位和MPR图像的补充,并可弥补其他影像学检查的不足。结论:SCTU对泌尿道病变的显示和诊断有优越性,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但必须密切结合多期轴位和MPR图像,才能对病变做出全面、准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29.
多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支架的评价及其成像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多层(16层)螺旋CT(multi slice spiral CT,MSCT)冠状动脉造影成像在评价冠状动脉支架通畅性的临床意义,并分析影响其成像质量的因素.方法 采用MSCT对32例冠状动脉支架患者行冠状动脉成像检查,以多种方式重建显示冠状动脉支架的位置、形态、术后再狭窄等.其中7例经X线冠状动脉造影进一步证实.将CT冠状动脉图像质量分三级予以评价,分析其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结果 MSCT显示所有32例患者41个冠状动脉支架的形态、位置,其中5个支架术后出现再狭窄;7例患者9个支架与冠状动脉造影对照,诊断符合率为88.9%;图像质量优良率为87.5%(28/32例),心率<60/min、61~70/min和>71次/min图像质量优良率分别占94.7%、88.9%和50.0%,三种不同心率对图像质量显示有显著性差异(χ2=16.354,P<0.01).结论 MSCT冠状动脉成像是一种较可靠的冠状动脉支架无创性评价方法,对支架开通性显示较好,但对支架内情况显示受限,图像质量受心率等因素影响,质量控制是关键.  相似文献   
30.
本文根据25例进行期胃癌的术前CT检查和临床随访,讨论CT对胃癌外科分型的意义。临床资料1985年7月至1989年12月,对经胃肠造影及胃肠造影及胃镜活检和/或手术病理证实的25例胃痛术前患者进行Cl,扫描.其中男22例,女3例.年龄39一74岁.责门瘤12例,胃窦癌5例,胃体癌2例,呈J“泛分布胃癌6例。扫描机为美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