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6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1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10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3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51.
张靖  钟若冰  廖菁  张菊英  韩亮  曹勤 《重庆医学》2011,40(19):1929-1931
目的探讨四川省县级及县级以上公立医院的技术效率,为进一步合理配置医院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文献复习、问卷调查等方法了解公立医院2003~2007年的投入产出情况,应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评价各医院技术效率。结果全省340家公立医院平均总技术效率值为0.758,纯技术效率值为0.800,73.03%的三级医院规模收益递减;县级和二级医院的技术效率均低于同类其他医院;中医院的平均住院日较长。结论四川省县级及县级以上公立医院的整体投入产出水平较高;建议规模收益递减的三级医院适当控制医院规模;缩短县级和二级医院的平均住院日;建议中医院加强民族医药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152.
为进一步完善卫生适宜技术推广管理指标体系和工作流程,建立"卫生适宜技术推广管理信息系统",通过分析需求收集方法,用户需求具体内容,界定"信息系统"范围、接口与系统功能实现,建立整体结构,形成用户需求等,介绍了该系统建立的一些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53.
目的探讨有效、可持续的远程医学信息系统推广模式。方法采用文献分析、问卷调查、专家咨询、现场调研、快速评价法等多种方法,收集远程医学信息系统推广存在的问题和需求,研发远程医学教育咨询技术,推广应用。结果在四川省医疗卫生单位共安装了86个接收点,乡镇卫生院安装了62个接收站点,已对43项技术进行了培训,参加培训的医技人员达到2万多人,远程咨询103例。结论得出一套可行的远程医学信息系统推广模式,包含组织、运行、激励等机制。  相似文献   
154.
性病患者求医流向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性病艾滋病正在我国蔓延流行,各类性病诊疗机构猛增,各种不规范治疗严重影响性病患者的疗效,并带来严重的经济和心理负担.通过改善性病诊疗服务水平,引导正确的求医行为将有效地遏止性病的进一步蔓延,并降低艾滋病的感染水平.我们从1998~2000年,在成都市部分性病诊疗机构及主动发现的性病患者中开展了此项研究,现就性病患者求医流向的研究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5.
加味丹参饮对大鼠实验性心肌缺血损伤的抗凝血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加味丹参饮对大鼠实验性心肌缺血损伤的抗凝血作用。方法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降支的大鼠心肌缺血模型,观察加味丹参饮高,中,低剂量(8.24、4.12,2.06g/kg)对造模后大鼠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血小板粘附率、全血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长度和血栓干、湿重以及纤维蛋白原(Fg)含量的影响。结果与造模组比较,加味丹参饮高剂量组对PT和TT缩短、纤维蛋白原含量降低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加味丹参饮高、中剂量组能明显抑制二磷酸腺苷(ADP)和胶原诱导的血小板聚集(P〈0.01,P〈0.05);加味丹参饮高、中、低剂量组均能显著降低血栓形成长度和干、湿重(P〈0.01,P〈0.05)。结论加味丹参饮对大鼠实验性心肌缺血具有显著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抗凝血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6.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联合前哨淋巴结(SLN)近红外荧光成像示踪技术在子宫内膜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收治的行腹腔镜全面分期手术且术前采用近红外荧光成像示踪技术(示踪剂为吲哚菁绿)行SLN检测的32例早期(Ⅰ、Ⅱ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 其中16例行传统腹腔镜手术(腹腔镜组), 16例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机器人组);对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SLN检出情况、SLN的分布、手术并发症及预后进行比较。结果 (1)机器人组患者的年龄、体质指数、病理类型、病理分级、手术病理分期分别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机器人组、腹腔镜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31±40)、(169±57)ml]、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差值[分别为(11.2±5.4)、(15.5±5.7)g/L]、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6.2±1.3)、(8.6±1.4)d]分别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机器人组16例患者均检测到SLN, 共检出SLN 41枚;腹腔镜组16例患者中15例检测到SLN, 共...  相似文献   
157.
血管老化是人体各器官、各系统衰老的重要病理基础,对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冠心病等常见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产生重要影响。血管老化的病理机制主要为细胞衰老、氧化应激、线粒体功能障碍、慢性低度炎症、内皮功能障碍、端粒功能障碍、表观遗传改变等。中医药研究以中药单体和复方研究较多,主要通过调控TLR4/MyD88/NF-κB、NLRP3/Caspase-1、MAPK/ERK1、TNF-α/NF-κB、PI3K/AKT等信号通路,抑制细胞衰老、抗氧化应激、抗炎等,从而延缓血管老化。系统梳理血管老化相关机制及其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以及中医药延缓血管老化的药理研究进展,以期为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诊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