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1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3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 探讨术中防治胆管末段残余结石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2016年1 月至2019 年12 月采用在胆总管探查术中胆道镜注水加压法防治胆管末段残余结石469 例的临床资料,并在手术中确保胆管末段无残余结石。结果 术中胆道镜加压注水冲开胆总管下段Oddi括约肌见到壶腹有“哑玲状”结构17例,其中有结石11例,均用网篮取出胆管末段结石。3例(0.64%)术后第2日出现上腹痛,1 周后彩超和MRCP证实胆总管有残余结石,及时用治疗性ERCP取出残石。结论 胆总管手术中采用胆道镜加压注水方法防治胆管末段残余结石技术,既简单又实用,能有效进一步降低胆道残余结石发生率。  相似文献   
82.
目的 探讨经单侧入路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疗效及技术要点.方法 分析2010年5月至2012年2月采用闭合复位结合单侧入路治疗的54例胸腰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结果 患者术后视觉疼痛评分(VAS)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椎体压缩率明显小于术前(P<0.05).结论 单侧入路椎体成形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疗效良好,并发症发生率低,手术时间短,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大大缩短了患者的卧床时间.  相似文献   
83.
干化学试纸与显微镜检测尿红、白细胞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忠 《吉林医学》2005,26(2):142-144
目的:探讨用3种显微镜检查法与2种干化学试纸条检测尿红、白细胞的应用价值。方法:按NCCLSLiteratureGP16-A的要求收集1236份临床尿液标本,同时用DiaSysR/S2003尿液分析工作站法、非染色尿沉渣镜检法、过筛法和Multi鄄stixTM10SG、Combur10TestM两种干化学试纸条法进行分析。结果:3种镜检方法与2种干化学试纸条法符合率约在60.0%左右,红细胞与隐血比较,符合率仅为62.5%~82.1%;白细胞与白细胞酯酶比较,符合仅为56.5%~73.0%。MultistixTM10SG试纸条检测隐血,白细胞酯酶的假阳性率高于Combur10TestM,假阴性率低于Combur10TestM。结论:干化学法检测尿红、白细胞有相当高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进行尿液分析时应按标准化的要求进行外观或理学、化学、显微镜检查。  相似文献   
84.
目的 :评价术前选择性ERCP检查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前对可疑胆总管结石进行ERCP检查 346例。结果 :造影成功 317例 ,显示胆总管结石 95例。结论 :术前选择性ERCP检查 ,对降低胆总管结石残留 ,减少并发症 ,提高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疗效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5.
<正> 1 项目概述 “加强卫生防疫防病人员培训”项目是我国政府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传染病预防与控制项目1996~2000年计划”安排的一个子项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过去加强卫生防疫人员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红花龙胆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及其含量测定的方法,并采用比色法测定贵州不同产地红花龙胆药材中总黄酮的含量差异。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甲醇浓度、溶剂用量、回流时间对红花龙胆中总黄酮提取率影响;以此为基础,采用Box-Bohnken Design试验设计原理进行三因素三水平试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提取工艺;采用比色法,于410 nm处测定药材中以芒果苷计总黄酮的含有量。结果红花龙胆药材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甲醇浓度78%、溶剂用量20.2 mL、回流时间140 min,应用优化后的提取工艺总黄酮得率为10.48%,与理论值10.52%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74%;不同产地红花龙胆药材中总黄酮的含量差异显著,含量范围为9.57%~20.91%。结论Box-Behnken响应面优化红花龙胆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稳定、准确可靠,建立的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好、结果准确,可为红花龙胆药材的质量评价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胆胰疾病的疗效.方法:回顾24年间采用EST治疗胆囊切除术后继发胆总管结石、原发性胆总管结石、胆管口括约肌狭窄、重症急性胰腺炎(ANP)、胆总管结石合并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胆囊结石行胆囊切除术后继发胆总管下端嵌顿结石与胆管镜联合应用、胃毕Ⅱ式术后胆总管结石850例的临床经验.结果:全组病例EST成功812例(95.5%),38例(4.5%)失败.32例(3.8%)合并消化道中等量出血,19例(2.2%)并发轻度胰腺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EST或联合胆管镜解决胆胰临床问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8.
胃BillrothⅡ式术后胆管结石内镜治疗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对胃毕Ⅱ式术后胆管结石者行ERCP检查及治疗的方法。方法在137例胃毕Ⅱ式术后患者进行ERCP检查的同时对34例行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EST)及4例经内镜乳头气囊扩张术(EPBD)取石。结果137例ERCP中成功109(79.6%)例,失败28(20.4%)例。34例EST和4例EPBD后取石治疗,成功35(92.1%)例。并发消化道大出血4例。全组诊疗中无消化道穿孔及死亡病例。结论对胃毕Ⅱ式术后胆管结石者可成功实施ERCP检查及EST治疗,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9.
急性胰腺炎十二指肠镜治疗时机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十二指肠镜治疗的时机问题,这可能是影响内镜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方法分为3组进行对照研究,即A组23例、B组23例、C组25例,不同时间段给予内镜治疗,观察内镜操作并发症、失败率和胰腺炎治疗后的转归。结果2007年1月立项,截止2009年8月完成71例,成功率84.5%,内镜治疗失败率、缓解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急性胰腺炎十二指肠镜治疗效果与时间密切相关,内镜治疗的最佳时机是发病24h内,24~72h是第二安全时机,支持内镜常规应用于急性胰腺炎检查治疗。  相似文献   
90.
目的通过对我院住院患者的31株鲍曼不动杆菌对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药物敏感试验及对碳青霉烯酶基因的分析研究,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梅里埃细菌分析仪对细菌鉴定,并对细菌进行药敏试验,同时用碳青霉烯酶4种基因的特异性引物进行基因扩增和基因型的测序分析,再对基因类型与网上GemBank比对,确定编码酶基因的类型。结果 31株鲍曼不动杆菌对多粘菌素B、丁胺卡那霉素、左旋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4%、20%、50%。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80%、85%。对本试验研究的其他9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在90%以上。携带OXA-51基因有21株(68%),携带D类碳青霉烯酶OXA-23基因有26株(84%),对OXA-24、OXA-58基因引物PCR扩增结果为阴性,并随机各抽取5株OXA-23基因为阳性菌株进行测序,并通过在网上GemBank对比,结果 OXA-23标准株有99%同源,OXA-51基因阳性的菌株与OXA-51标准株97%同源。结论多粘菌素B、丁胺卡那霉素、左旋氧氟沙星对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鲍曼不动杆菌的敏感性较好,对其他抗生素有较强的耐药性。基因类型上以携带OXA-23型碳青霉烯酶基因为主,应合理地选用抗生素,防止多重耐药现象产生,对控制院感和疾病的疗效有极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