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7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1.
林英  郝卓芳  黄世章  廖德贵 《广东医学》2005,26(8):1063-1065
目的 探讨MGMT和Ki-67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发生和恶性程度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9例人脑胶质瘤标本中MGMT和Ki-67的表达,观察两者的相互关系及其和肿瘤恶性程度间的关系。结果 不同恶性程度胶质瘤间MGMT的阳性表达率无明显区别(P=0.496745),但表达强度却明显不同(P=0.018781),两者呈明显的负相关(γ=-0.629,P〈0.05)。Ki-67表达强度在不同恶性程度肿瘤间都有明显差异(F=36.375,P〈0.05),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呈正相关(γ=0.939,P〈0.05)。MGMT的阳性表达强度和Ki-67的表达强度呈明显的负相关(γ=-0.742,P〈0.05)。结论 DNA修复酶MGMT和细胞增殖抗原Ki-67的表达与脑胶质瘤的发生及其恶性程度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22.
不同的抗原修复方法对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不同的抗原修复方法对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1)高温高压EDTA(pH9.0)缓冲液修复法;2)高温高压EDTA(pH8.0)缓冲液修复法;3)高温高压柠檬酸盐(pH6.0)缓冲液修复;4)微波炉EDTA(pH9.0)缓冲液修复法;5)微波炉EDTA(pH8.0)缓冲液修复法;6)微波炉柠檬酸盐(pH6.0)修复法。结果采用高温高压修复方式比采用微波修复处理的染色效果要好,大多数抗体使用高pH值的EDTA比用柠檬酸盐(pH6.0)缓冲液修复效果要好。结论高温高压EDTA缓冲液抗原修复方法对大多数抗体来说能达到理想的染色结果,是一种值得推广使用的免疫组化抗原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23.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已成为临床外科病理诊断与研究中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但由于免疫组化是多步骤、多因素决定的实验陛很强的技术,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直接影响免疫组化结果。因此许多专家提出通过进行质控标准规范免疫组化技术的应用。笔者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探讨,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不同的抗原修复方法对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1)高温高压EDTA(pH9.0)缓冲液修复法;2)高温高压EDTA(pH8.0)缓冲液修复法;3)高温高压柠檬酸盐(pH6.0)缓冲液修复;4)微波炉EDTA(pH9.0)缓冲液修复法;5)微波炉EDTA(pH8.0)缓冲液修复法;6)微波炉柠檬酸盐(pH6.0)修复法。结果采用高温高压修复方式比采用微波修复处理的染色效果要好,大多数抗体使用高pH值的EDTA比用柠檬酸盐(pH6.0)缓冲液修复效果要好。结论高温高压EDTA缓;中液抗原修复方法对大多数抗体来说能达到理想的染色结果,是一种值得推广使用的免疫组化抗原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25.
肝门部胆管癌临床病理分析及PCNA表达的特点黄世章罗欣鸣△胡以则郝卓芳林英陆光明廖德贵作者单位:广州医学院附属二院病理科、△外科5102601材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我院肝胆外科1984年6月~1995年2月,行骨骼化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肝门部胆管癌1...  相似文献   
26.
盲肠造疝原位接种瘤块法建立小鼠大肠癌肝转移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通过盲肠造疝原位接种瘤块法建立小鼠大肠癌肝转移模型.方法 将CT26细胞接种到BALB/c小鼠项背部,约10 d后获得实体瘤,再对30只BALB/c小鼠实行盲肠造疝原位接种瘤块术,术后随机将小鼠分为A,B两组.A组20只,分别于术后1,2,3,4周随机抽取5只用颈椎脱臼法处死,剖腹观察原位移植瘤体积大小、肝转移癌情况、其他脏器受累情况及有无腹水等,并对肝组织进行连续病理切片,HE染色,以观察肝转移情况.B组10只,观察其自然生存期.结果 盲肠造疝原位接种瘤块术后小鼠自然生存时间为(30.4±2.7)d.术后1,2周肝组织病理检查未见转移灶,术后3周1只(1/5)出现肝转移灶,术后4周3只(3/5)出现肝转移灶.结论 通过盲肠造疝原位接种瘤块法成功建立了小鼠大肠癌肝转移模型,并且是研究大肠癌肝转移的理想模型.  相似文献   
27.
MGMT及P53在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MGMT及P53蛋白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发生和恶性度的关系.方法对39例人脑胶质瘤标本用免疫组化法检测MGMT和P53蛋白的表达,观察两者的相互关系及其和肿瘤恶性度间的关系.结果不同恶性程度胶质瘤间MGMT的阳性表达率无明显区别(p=0.496745),但表达强度却明显不同(p=0.018781), 两者呈明显的负相关(r=-0.629,p<0.05).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p=0.027648)和表达强度(p=3.5×10-118)在不同恶性程度肿瘤间都有明显差异,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呈正相关(r=0.575,p<0.05).MGMT的阳性表达强度和P53蛋白的阳性表达强度呈明显的负相关(r=-0.750,p<0.05).结论MGMT表达减弱和P53表达增强与脑胶质瘤的发生及其恶性程度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28.
颅内胶质母细胞瘤51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回顾性分析51例胶质母细胞瘤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影像学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51例胶质母细胞瘤标本进行临床资料统计,应用HE染色、免疫组化等方法进行病理学特征观察,CT和MR检查分析其影像特点.结果 胶质母细胞瘤临床表现主要为头晕、头痛、呕吐,CT和MR检查示颅内界限不清的占位性病变,常伴有出血、坏死和囊性变,增强扫描呈不规则环状强化.肿瘤组织学显示瘤细胞弥漫分布,异型性明显,血管明显增生,伴有出血和坏死,坏死灶周围瘤细胞常排列呈栅栏状.免疫组化显示GFAP和vimentin均呈强弱不等的阳性,Ki-67表达较高,阳性细胞数平均为28.94%,而其它标记物的表达不尽相同.结论 胶质母细胞瘤来源于星形细胞,组织形态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在颅内肿瘤中恶性程度最高,预后差.其影像学表现与肿瘤的病理改变密切相关.特殊类型的胶质母细胞瘤须注意与胶质肉瘤、恶性神经节细胞胶质瘤等相鉴别.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讨星形细胞瘤瘤细胞及其凋亡的超微结构变化 ,为阐述肿瘤内在的生物学行为寻找形态学依据 ,分析瘤细胞凋亡与肿瘤恶性转化的关系。方法 :收集本院神经外科手术标本 ,应用透射电镜及原位细胞凋亡试剂盒对星形细胞瘤进行观察和检测。结果 :电镜下发现瘤细胞胞浆内胶质丝与发育不良 /幼稚的细胞器并存 ;瘤细胞核核内假性包涵体 ;瘤细胞间缺乏细胞连接。原位细胞凋亡检测显示 ,星形细胞瘤中低分级组瘤细胞凋亡的细胞密度明显高于高分级组 (P <0 .0 1)。结论 :瘤细胞凋亡的细胞密度随着肿瘤级数的增高而降低 ,提示星形细胞瘤瘤细胞的增殖和凋亡失衡 ,即瘤细胞无限制性增生和 /或瘤细胞不能进入凋亡。这可能是星形细胞瘤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 方法对28例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从临床表现、病理形态及免疫组化等方面进行观察分析。 结果28例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好发于中青年男性,临床多表现为皮肤固定的结节状肿物,手术切除不完全易局部复发。病理组织学表现为梭形细胞排列成典型的车辐状或席纹状。免疫组化所有病例Vimentin及CD34均阳性,S-100均阴性。其中2例局部伴高级别肉瘤转化,转化区域CD34表达减弱或不均匀。 结论CD34有助于DFSP与其他皮肤梭形细胞肿瘤的鉴别,当CD34表达减弱时需注意观察是否局部伴高级别肉瘤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