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32篇
外科学   33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目的 应用自行设计的ARRIF对28例胸腰段单个椎体的爆裂型骨折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观察其复位固定效果以及并发症等。方法 从复位结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的发生等方面进行观察,了解ARRIF的临床效果。结果 AR-RIF的手术时间较AF、Dick钉短,术中出血量也较少,未见断钉、断杆及拔钉等并发症。结论 ARRIF能很好地对胸腰段单个椎体的爆裂型骨折进行复位和固定,是一种固定较为确实的经椎弓根内固定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体外冲击波(ESW)对骨-内置物界面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将34只日本大白兔的68个股骨随机分成3组:松动组、对照组、冲击组。麻醉下将预先制好的人工股骨柄插入股骨上段骨髓腔内,术后6周对松动组及冲击组的人工股骨柄进行机械松动,冲击组的人工股骨柄在松动后1周开始接受冲击波治疗。各组均于最后一次手术后8周处死,取出股骨标本,进行力学测试。结果:无论最大拔出力,还是最大扭转力,冲击组与松动组均有显著差异(冲击组大于松动组,P<0.05)。最大扭转力冲击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最大拔出力冲击组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ESW治疗有使松动的人工股骨柄再稳定的倾向。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设计一种新型股骨动力加压带锁髓内钉。方法 设计不同尾翼形状及规格的动力加压型股骨带锁髓内钉模型,模拟骨折手术,将之与意大利产Orthofix股骨带锁髓内钉进行抗旋转力学实验比较。结果 (1)外带锁静力型髓内钉固定的抗旋转能力明显好于内带锁型髓内钉;(2)不同尾翼宽度内带锁髓内钉之间的抗旋转能力有显著差异;(3)不同尾翼形状内带锁髓内钉之间的抗旋转能力无显著差异。结论 新型的动力加压带锁髓内钉有一定的优点:纵向动力加压作用;一定的横向抗旋转作用;断钉可能性小;一定的抗退钉作用;一次手术完成动力加压,操作更加方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徒手经皮骶髂螺钉置入术前借助计算机虚拟技术规划手术方案及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分析本院自2018年12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61例骨盆后环不稳定骨折患者资料,其中男43例,女18例;年龄14~65岁,平均(38.72±4.78)岁.骶骨骨折按Denis分类法计数,Ⅰ区13例,Ⅱ区37例,Ⅲ区2例,骶髂关节...  相似文献   
15.
<正>Morel-Lavallée损伤(Morel-Lavallée lesion, MLL)是在剪切暴力作用下,皮下组织与深筋膜层间分离产生的闭合性潜行脱套伤,于1863年由法国医生Morel-Lavallée首次提出[1]。MLL多是在高能量创伤中产生[2],随着社会发展,车祸伤及高坠伤等高能量创伤逐渐增多,MLL发病率也有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应用经椎板拉力螺丝钉复位固定并植骨治疗青年单纯椎弓峡部裂的疗效。方法对6例青年单纯椎弓峡部裂进行峡部清理、经椎板拉力螺丝钉复位固定、局部植骨。结果 6例随访8个月~2年,平均随访1年。患者下腰痛等症状完全消失,未出现螺钉断裂,复查腰椎片均显示峡部已骨性愈合。结论经椎板拉力螺丝钉复位固定并植骨治疗单纯腰椎椎弓峡部裂简单有效,安全经济,易于推广,属于节段性内固定,保留了病变节段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去势手术联合激素注射对绵羊腰椎骨密度(bone minerat density,BMD )及微观结构的作用。方法 将10只健康成年绵羊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5 )和实验组(n=5 )。假手术组仅显 露双侧卵巢;实验组行双侧卵巢切除术(ovariectomy,OVX),且术后1月开始肌肉注射甲基强的松龙 (0.45mg/kg ?d),注射时间共为10月。测量术前和术后1年两组中绵羊腰椎的BMD。术后1年,处 死所有绵羊并取出绵羊腰椎标本,通过micro-CT技术对微观结构进行三维重建及空间参数的测量分析,通过组织学观察评价绵羊腰椎微观结构的病理改变。结果 术前两组平均BMD之间的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P>0. 05 ),假手术组手术前后的平均BMD无显著变化(P >0. 05 );术后1年实验组平均 BMD显著下降(P <0.05 ),从术前的1. 13 ±0. 13 g/cm2下降为术后的0. 83 ±0. 11 g/cm2,平均下降 26. 5%,且术后1年实验组中平均BMD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 <0.05 )。实验组的组织骨密度 (TMD )、骨体积分数(BVF )、骨小梁厚度(Th. Th )和骨小梁数目(Th..N)均显著低于假手术组,差异均 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实验组的骨表面积体积比(BS/BV )和骨小梁间隙(Th. Sp)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三维重建及组织学观察发现:与假手术组相比,实验组中骨小梁数量减少,排列稀疏、骨小梁多处断裂,失去正常的髓腔结构。术后1年实验组中的骨组织微观结构显著差于假手术组。结论 去势手术联合激素注射的方法可以显著降低绵羊腰椎的BMD, 可以显著破坏绵羊腰椎的微观结构,显著降低绵羊腰椎的骨质条件。去势手术联合激素注射的方法 可用于建立骨质疏松动物脊柱模型。  相似文献   
18.
肩袖损伤、网球肘等是运动创伤领域最为常见的末端病类型,在部队官兵中也不少见.由于投弹训练而出现的肩袖损伤、长期持枪出现的网球肘、攀越障碍出现的膝踝关节损伤、5km越野出现的胫骨结节软骨炎及跟痛症、长期伤病积累形成的腰3横突综合征等末端病均严重影响了部队的战斗力.这些疾病常规理疗、外用膏药等治疗效果欠佳,部分患者采用了封闭甚至手术治疗,即便如此,疗效依然不确切.成都军区总医院自2001年引进冲击波骨科治疗机对部队伤病员末端病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9.
钛制 ARRIF在胸腰椎骨折中的初步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应用自行设计的钛制ARRIF对15例胸腰段脊柱骨折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观察其复位固定效果以及并发症等.方法从复位结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的发生等方面进行观察,了解钛制ARRIF临床使用情况.结果 ARRIF的平均手术时间为1.1 h,术中出血量平均为200 ml左右,Cobb角术后较术前平均矫正21°(P<0.01),脱位的椎体在矢状面水平位移平均矫正27.2%(P<0.01).没有出现断钉、断杆及拔钉等并发症.结论钛制ARRIF能方便地对不同类型的胸腰段脊柱骨折进行复位和固定,同时能在术后进行MRI与CT检查,是一种固定较为确实的经椎弓根内固定器.  相似文献   
20.
背景骨延迟愈合、交锁钉断钉是静力型带锁髓内钉的常见并发症,而抗旋转、防短缩功能差仍是动力髓内钉目前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目的对静力性交锁髓内钉的结构进行改良,探讨其动力交锁的性能与力学原理.设计随机对照实验研究.地点和对象实验在成都军区总医院临床实验室完成.研究对象为志愿捐献的股骨干标本.干预将标本制成为横断骨折和粉碎骨折交锁钉固定模型,将外带锁髓内钉远端的圆形锁孔改为长形锁孔,近端改为翼状,对骨折模型进行固定并做轴向压缩载荷实验和扭力实验.并根据尾翼的形状和宽度进行对比性研究.主要观察指标横断骨折和粉碎骨折模型折端的压力、锁钉承受的剪力和尾翼的最大扭矩.结果动力性固定组骨折断端加压力为(3 593.4±142.0)~(5 712.3±149.3)N,静力性固定组为(2 671.9±23.9)~(2 995.2±28.1)N(P<0.01);动力性固定消除了髓钉与锁钉间的剪力,有效防止了断钉,并消除了骨折端的应力遮挡;齿状尾翼的防旋转能力可达11.3 N·m.结论改良髓内钉起到了动力固定的加压效果和静力固定的轴向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