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72篇
  免费   869篇
  国内免费   534篇
耳鼻咽喉   97篇
儿科学   160篇
妇产科学   56篇
基础医学   648篇
口腔科学   100篇
临床医学   2150篇
内科学   1208篇
皮肤病学   100篇
神经病学   500篇
特种医学   548篇
外国民族医学   21篇
外科学   1248篇
综合类   4519篇
预防医学   1801篇
眼科学   154篇
药学   1841篇
  15篇
中国医学   1765篇
肿瘤学   444篇
  2024年   68篇
  2023年   293篇
  2022年   286篇
  2021年   285篇
  2020年   356篇
  2019年   362篇
  2018年   381篇
  2017年   273篇
  2016年   323篇
  2015年   308篇
  2014年   1074篇
  2013年   712篇
  2012年   726篇
  2011年   758篇
  2010年   752篇
  2009年   784篇
  2008年   749篇
  2007年   896篇
  2006年   847篇
  2005年   799篇
  2004年   716篇
  2003年   623篇
  2002年   438篇
  2001年   454篇
  2000年   551篇
  1999年   480篇
  1998年   376篇
  1997年   384篇
  1996年   377篇
  1995年   326篇
  1994年   299篇
  1993年   250篇
  1992年   164篇
  1991年   161篇
  1990年   123篇
  1989年   124篇
  1988年   62篇
  1987年   67篇
  1986年   58篇
  1985年   37篇
  1984年   32篇
  1983年   34篇
  1982年   33篇
  1981年   27篇
  1980年   27篇
  1979年   24篇
  1964年   9篇
  1959年   8篇
  1958年   12篇
  1955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8 毫秒
91.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作为国家公共卫生领域公益事业类单位的重要成员,在疾病预防控制系统中处于重要位置。在当今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政策环境下,加之医学模式的转变和疾病谱的变化,在广大群众对健康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疾控中心承担的社会功能需要进一步完善,职责需要更加明确,任务也更加繁重。而努力提高兰州市疾控中心的行政效能,完善其功能保障可以有效缓解其所面临的种种压力,因此探讨新时期下疾控中心的行政管理便成为题中之议。  相似文献   
92.
颅脑损伤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颅脑损伤的严重性、血糖与胰岛素水平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92例颅脑损伤患者按入院时GCS评分分为轻度、中度及重度颅脑损伤三组,分别于伤后24h、48h、72h测定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值,并计算稳态模式中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患者出院时按GOS标准评估预后。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GCS、空腹血糖、胰岛素水平的关系。结果出院时按GOS标准.良好72例,差12例,死亡8例.死亡率8.7%。92例颅脑损伤患者伤后连续3d空腹血糖及胰岛素水平在轻度、中度、重度颅脑损伤三组患者中有显著差异(P〈0.01或P〈0.05)。颅脑损伤程度越重.血糖和HOMA—IR越高。结论空腹血糖值和HOMA—IR值可作为评估颅脑损伤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3.
UB-I粘结剂粘结面的微形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UB-Ⅰ粘结剂的粘结界面和粘结表面的微形态特点。方法: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UB-Ⅰ和牙本质的粘结界面和粘结表面。结果:UB-Ⅰ粘结剂在牙本质小管内可聚合形成树脂突,在牙本质小管内的树脂突表面有树脂侧枝呈树枝状横行排列,并且和相邻的树脂突相连接,在牙本质和复合树脂之间有杂合层形成。结论:UB-Ⅰ粘合剂具有良好的渗透性,与牙本质之间可以形成良好的机械嵌合。  相似文献   
94.
帕金森病丘脑底核深部电刺激术后注意事项和并发症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帕金森病(PD)是以黑质多巴胺神经元渐进性减少为病理特征的神经变性疾病,随着病程进展,早期有效的多巴胺能药物会引起运动并发症.为解决这一问题,近十几年来国外多个PD研究中心运用双侧丘脑底核深部电刺激术(STN-DBS)治疗重症PD,研究结果表明STN-DBS是目前公认有效的手术方法之一[1~3],这项技术可以明显地改善PD症状,改善程度分别为:震颤68%~84%、强直36%~63%、少动46%~52%、步态48%~64%,每日强直/震颤持续时间减少了72%[4,5].  相似文献   
95.
目的 建立外消旋聚乳酸复合神经生长因子(poly-D,L-lactic acid/nerve growth factor,PDLLA/NGF)可吸收性缓释导管桥接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动物模型,观察复合导管对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再生的促进作用。方法利用溶剂挥发法制备PDLLA单纯导管和PDLLA/NGF缓释导管,每根缓释导管含NGF450U。SD大鼠4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切除中段坐骨神经10mm之后分别行自体神经移植(A组)、单纯导管桥接(B组)、单纯导管加一次性给药(C组)、PDLLA/NGF缓释导管桥接(D组)修复坐骨神经,除A组外,均保留10mm缺损。术后3个月观察神经再生情况,比较各组光镜、电镜及图像分析等指标。结果术后3个月导管与周围组织粘连松,并开始降解,但外形仍保持完整。再生神经均顺利通过导管腔,组织学观察A组和D组内神经纤维数目多,大小均匀,成熟良好;B组和C组纤维结缔组织多,神经纤维细小,髓鞘薄。图像分析显示除神经纤维计数D组高于A组外,A组和D组在纤维直径、轴突直径和髓鞘厚度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明显优于B组和C组(P〈0.05)。结论 PDLLA/NGF缓释导管能够有效促进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再生,组织学观察指标接近自体神经移植。  相似文献   
96.
探讨keratin 13基因在喉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在keratin 13基因内部及附近选择5个微卫星引物进行LOH分析,于DNA水平间接检测100例喉癌患者中该基因的缺失情况。结果5个STR位点均存在LOH,其中D17S1964E、D17S2092、D17S791、D17S1665及D17S808位点的LOH频率分别为30.48%、26.02%、21.62%、37.66%和21.51%,以D17S1665位点的LOH频率最高,杂合性丢失与临床分期无显著相关。结论Keratin13基因在喉癌的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7.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静脉移植对脊髓损伤的修复作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初步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静脉移植对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恢复和神经修复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BMSCs,改良Allen法制备大鼠脊髓损伤模型,经尾静脉移植Brdu标记的BMSCs,损伤后24h、移植后1、3、5周评价实验动物的神经功能状况,并检测BMSCs在体内迁移、存活以及分化情况,电子显微镜观察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移植的BMSCs在宿主损伤脊髓中聚集并存活,3~5周后有部分移植细胞表达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丝蛋白(NF)、微管相关蛋白(MAP2);BMSCs静脉移植组大鼠运动功能改善,BBB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5周后组织学观察,与对照组相比移植组损伤区脊髓结构较完整。结论BMSCs经静脉移植后可向脊髓损伤处聚集并存活分化,促进神经修复及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98.
RF-Ⅱ复位内固定后路减压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RF-Ⅱ复位内固定、后路腰椎管减压、椎间融合器和小关节突间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对37例腰椎滑脱患者进行腰椎管减压、RF-Ⅱ复位内固定、VigorSpacer椎间融合和小关节突间植骨的手术治疗。其中Ⅰ度滑脱27例,Ⅱ度滑脱10例;L4/5滑脱12例,L5/S1滑脱25例;33例为峡部裂性,4例为退行性。结果:随访10~38个月,平均23.6个月,33例症状完全消失,优良率89.2%;27例Ⅰ度滑脱完全复位,10例Ⅱ度滑脱8例完全复位,椎间融合率97.3%;椎间高度由术前平均4.1mm恢复至术后11.7mm,无高度丢失。结论:后路减压、RF-Ⅱ复位内固定、VigorSpacer椎间融合和小关节突间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症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9.
喉癌染色体6q25区域的杂合性丢失和微卫星不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6q25区域内筛查喉癌相关的基因,探计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Ⅱ(IGF2R)基因及脆性住点FRA6E在喉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在6q25区域选择3个微卫星多态标记,其中D6S980位于IGF2R的5′端且与FRA6E紧密连锁。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聚丙烯酰胺尿素凝胶电泳-DNA银染方法对70例喉癌进行杂合性丢失(LOH)和微卫星不稳定性(MI)分析。结果:在这3个座位上,喉癌LOH频率以D6s980处最高,达41.4%,MI频率为26.8%。总的异常频率为68.2%。LOH和MI与喉癌临床分期无关。结论:提示IGF2R可能是喉癌相关的抑癌基因。脆性位点FRA6E所在的染色体区段可能存在与喉癌相关的肿瘤抑制基因。  相似文献   
100.
患者,女性,60岁。因反复便血,肛门肿块脱出8个月入院。直肠检查:距肛缘5~6 cm 直肠右后侧壁有一带蒂淡红色肿块,约4×3×1.5cm,表面呈菜花状结节,局部可见糜烂,触之出血,瘤蒂直径约1.5 cm。经肿块咬取活检病理报告为直肠粘液腺癌。作 Miles 术后大体标本送病检,最终诊断为直肠恶性黑色素瘤(恶黑)。讨论肛管直肠恶黑的误诊原因,(1)其发病率低,文献报告仅占该处恶性肿瘤的0.1%,易造成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