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61篇
预防医学   2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9篇
  1篇
中国医学   26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21.
目的采用卫生经济学评价方法对静脉腔内激光闭合术与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进行最小成本分析。方法回顾分析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收治的122例大隐静脉曲张病例,其中采用大隐静脉腔内激光闭合术治疗67例(EVLT组),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55例(传统手术组),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直接医疗成本、直接非医疗成本、间接成本及总成本,分析直接医疗成本的构成,观察与医疗成本相关的临床治疗指标。结果 EVLT组直接医疗成本为(6 537.44±1 053.15)元,与传统手术组[(6 794.63±1 371.48)元]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直接非医疗成本、间接成本及总成本EVLT组分别为(366.35±72.81)元、(1 174.31±305.79)元、(7 969.59±1 183.64)元,分别低于传统手术组的(644.70±163.07)元、(2 190.49±507.00)元、(9 447.13±1 509.72)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接医疗成本中药占比EVLT组低于传统手术组[(15.63±6.25)%vs(34.73±9.61)%,P<0.01]。医疗成本的相关指标中手术时间、下地活动时间、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患者误工天数等EVLT组低于传统手术组(P<0.05)。结论与传统手术相比,静脉腔内激光闭合术可通过缩短手术时间、减少住院天数及术后并发症等达到降低药占比、加快床位周转、提高卫生资源利用率的效果,并可降低患者的医疗总成本。  相似文献   
22.
目的:构建肿瘤医院重症监护室(ICU)病人身体约束评估方案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组建研究团队并进行文献检索,运用专家会议法和小组讨论法对肿瘤医院ICU病人身体约束评估量表进行修订,并构建肿瘤医院ICU病人身体约束评估方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21年5月-2021年12月某省三级甲等肿瘤医院ICU收治的484例病人,按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250例和试验组2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身体约束评估方法,试验组采用肿瘤医院ICU病人身体约束评估方案,比较两组病人身体约束率、约束时长、非计划性拔管率、约束部位皮肤不良情况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试验组身体约束率(38.46%)、约束部位皮肤不良情况发生率(2.22%)均低于对照组(56.80%、10.56%),未约束病人和约束病人非计划性拔管率(2.08%、3.33%)均低于对照组(9.26%、11.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约束时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化身体约束评估方案可明显降低肿瘤医院ICU病人身体约束率、非计划性拔管率和约束部位皮肤不良情况发生率,为肿瘤医院ICU病人...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经皮肝胆管穿刺碎石取石术(PTCSL)治疗复杂肝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6年12月本科室收治的120例复杂性肝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PTCSL组和常规治疗组,每组各60例.记录两组患者结石取净例数、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PTCSL组结石取净率为80.00%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的3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CSL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常规治疗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CSL组患者术后胆漏、肝脓肿、胆道出血、伤口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CSL治疗复杂肝胆管结石具有安全可靠,结石取净率高、出血量少、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4.
目的 通过实验验证ANLN为microRNA-217(miR-217)的靶基因.方法 使用生物学软件预测miR-217调控的靶基因可能为ANLN.设计并合成mR-217结合的ANLN及突变型ANLN(mutANLN)序列,将其PCR扩增的片段插入表达质粒psiCHECK-2,构建重组质粒psiCHECK-2-ANLN及psiCHECK-2-mutANLN.采用脂质体法将2个重组质粒单独或分别与miR-217、miR-217 inhibitor及与人同源性远的miRNA序列(NC)、NC inhibitor共转染胰腺癌PANC1细胞,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检测荧光素酶活性,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ANLN蛋白的表达.结果 转染psiCHECK-2-ANLN、psiCHECK-2-ANLN+miR-217、psiCHECK-2-ANLN+miR-217 inhibitor、psiCHECK-2-ANLN+NC、psiCHECK-2-ANLN+ NC inhibitor各组间的荧光素酶活性分别为2.221±0.188、0.769±0.061、3.764±0.371、2.265±0.201、2.242 ±0.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77.405,P<0.01),但psiCHECK-2-ANLN组、psiCHECK-2-ANLN+ NC组及psiCHECK-2-ANLN+ NC inhibitor组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psiCHECK-2-ANLN+ miR-217组的荧光素酶活性较这3组明显下降,psiCHECK-2-ANLN+miR-217inhibitor组活性较其他4组明显升高(P值均<0.01).转染psiCHECK-2-mutANLN各组间荧光素酶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psiCHECK-2-ANLN+ miR-217共转染组PANC1细胞的ANLN蛋白表达水平较单纯转染psiCHECK4-ANLN组细胞的ANLN蛋白表达明显下调.结论 在胰腺癌中,ANLN可能是miR-217的直接靶基因.  相似文献   
25.
改良Ludloff截骨术治疗严重Mu外翻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总结改良Ludloff截骨术治疗严重(足母)外翻的疗效.方法自1999年3月~2000年12月,采用改良Ludloff截骨术结合其它手术治疗严重(足母)外翻患者56例(63足).男3例(3足),女53例(60足);年龄16~65岁,平均46岁.选择第一、二跖骨间夹角大于16°的严重(足母)外翻患者行改良Ludloff截骨术,4足加行Reverdin截骨,3足加行Akin截骨.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0个月,所有患者均拍摄患足负重位X线片并测量,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Maryland评分标准对疗效进行评定,与目前临床常用截骨方法进行比较,对改良Ludloff截骨术优缺点进行分析.结果术后无不愈合或迟缓愈合,无感染.Maryland(足母)跖趾关节评分90~100分者41足(65%),80~89分者17足(27%),70~79分者5足(8%),优良率为92%.结论改良Ludloff截骨术具有跖骨短缩少、愈合快、纠正畸形能力强、坚固内固定可使患者早期下地活动等优点,是治疗第一、二跖骨间夹角大于16°且无跖趾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严重(足母)外翻的一种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6.
隆鼻术是整形外科最常见的鼻部美容手术,早期的隆鼻手术仅注意到对鼻背高度的改变而忽略了鼻本身的整形协调性。我们在彻底了解鼻尖的解剖和支持结构后,又提出了鼻小柱部的提鼻肌解剖概念,在此基础外,我们又对鼻尖部动力学的概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为此,通过对鼻尖部部分提鼻肌的离断,改变局部张力变化,从而改变鼻尖位置,临床获得了隆鼻手术的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27.
卒中后抑郁(PSD)是指在脑血管病后所出现的以情绪低落、兴趣缺失以及乐趣丧失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症候群,是脑血管病的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卒中的预后,同时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卒中后抑郁的及时治疗至关重要.我科对96例卒中后抑郁患者给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8.
1病历资料患者男,32岁,因左前臂卷入机器,迅速抽出,前臂及手无明显外伤、疼痛或活动受限,伤后1d前臂疼痛。伤后3d渐发示指及拇指远节指间关节屈曲障碍,1个月后入院。体检:左前臂及左手无明显肿胀畸形,未见皮肤损伤或瘀斑,左前臂及腕关节掌侧面轻压痛。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讨支架辅助栓塞宽颈前交通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采用介入栓塞治疗的宽颈前交通动脉瘤患者159例,其中支架辅助栓塞组67例,单纯弹簧圈栓塞组92例.支架辅助栓塞组中男性31例,女性36例,平均年龄(57.90±12.02)岁;单纯弹簧圈栓塞组中男性50例,女性42例,平均年龄(58.23±13.25)岁.比较两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出血性并发症、缺血性并发症,术中脑血管痉挛发生率和术后随访结果.结果 术后即刻造影显示支架辅助栓塞组完全栓塞率为83.6%,明显高于单纯弹簧圈栓塞组6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架辅助栓塞组围手术期出血性并发症、缺血性并发症和脑血管痉挛发生率分别3.0%、13.4%和20.8%,单纯弹簧圈栓塞组围手术期出血性并发症、缺血性并发症和脑血管痉挛发生率分别为4.5%、8.7%和11.2%,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诊期内,支架辅助栓塞组复发3例,单纯弹簧圈栓塞组复发1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支架辅助栓塞宽颈前交通动脉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探讨三维可视化技术指导中央区窦旁脑膜瘤显微手术切除的效果.方法 收集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于2015年9月至2019年12月收治中央区窦旁脑膜瘤患者36例.其中男16例,女20例;年龄26~70岁.所有患者术前均在磁共振检查基础上建立三维可视化影像模型,均在三维可视化技术指导下行显微手术切除肿瘤.术后24小时复查头CT,以Simpson分级结合影像等检查评估肿瘤切除程度,以KPS评分评价患者术后功能分级.结果 在术前三维可视化模型下,可清晰显示肿瘤与瘤周重要结构关系,术中所见与术前模型相符.术后24小时复查CT均未见需要手术处理的颅内血肿.36例患者中,29例获得全切,7例获得次全切.术后随访3~60个月,肿瘤复发4例,31例患者恢复良好KPS评分>80分可正常生活,3例KPS评分60分,轻度偏瘫生活可自理,1例KPS评分30分,重度偏瘫生活需辅助,1例术后28个月因肺栓塞死亡.结论 三维可视化技术可清晰显示中央区窦旁脑膜瘤与瘤周重要结构关系,有利于术前制订手术计划及术中重要结构的保护,对中央区窦旁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