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5篇
外科学   12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总结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经验,提高SPTP的术前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6月至2010年12月于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50例SPTP患者的临床资料.50例患者中,男4例,女46例,男女比例1∶11.5,平均年龄23.7岁(11 ~48岁).17例有上腹部不适、疼痛或腹泻症状,30例因腹部肿块就诊,3例以梗阻性黄疸为首发症状.所有患者术前实验室检查均为阴性,术前诊断主要依靠腹部超声、CT等影像学检查.所有患者均手术治疗,术后均未行化疗和放疗.[结果]术后病理5例为低度恶性SPTP,1例为恶性SPTP.肿瘤位于胰头部26例,位于胰颈部4例,位于胰体部2例,位于胰体尾部10例,位于胰尾部8例,肿瘤平均直径为7.9 cm(3~ 19 cm).术后8例发生胰瘘,2例出现胃瘫,均对症处理后好转.所有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平均随访39个月(2~87个月),均未出现肿瘤复发及转移迹象.[结论]SPTP是一种少见的低度恶性或交界性肿瘤,主要见于20~30岁的年轻女性,大多数情况手术切除均能治愈,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2.
骨巨细胞瘤恶性变为骨肉瘤1例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巨细胞瘤目前被认为是一种潜在恶性的骨肿瘤,具有局部复发、转移和恶变的特点。关于骨巨细胞瘤的恶性变临床上时有报道,但是大部分是发生于放射治疗后。作者在临床上遇到1例骨巨细胞瘤第1次手术切除后6a复发恶性变为骨肉瘤,并复习相关文献。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胰腺及壶腹部疾病的发病越来越多。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oduodenectomy,PD)作为治疗胰腺及壶腹部疾病常见术式,其开展呈现日益增多的趋势。PD是腹部外科大型手术,尽管手术技术和围手术期治疗方案不断进步,并发症发病率逐步下降,但术后出血甚至于大出血仍是其极其危险  相似文献   
14.
不同控制出血方法在骶骨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骶骨肿瘤手术中应用不同方法控制出血的效果及其实用价值.方法将143例骶骨肿瘤患者根据术中控制出血方法的不同分为6组,术前介入靶血管栓塞(A组)12例,髂内动脉结扎(B组)71例,球囊导管腹主动脉阻断(C组)9例,单纯低位腹主动脉阻断(D组)5例,低位腹主动脉阻断加髂内动脉结扎(E组)25例,未行控制出血的对照组(N组)21例.记录各组术中出血量,观察各组术中骶神经损伤、术中和术后出现休克死亡及术后1年复发等并发症情况.结果各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N组5400±1756 ml、A组3200±1060 ml、B组3600±1146 ml、C组1600±570 ml、D组1650±540 ml、E组1500±471ml,N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大于A组和B组(P<0.05);C、D和E组术中出血减少,与N、A、B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C、D组术中出血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E组术中出血量最少,与C、D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N、A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21、2/12,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B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71,与N、A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C、D、E组均未出现休克死亡、骶神经损伤、1年内复发等并发症.结论腹主动脉阻断可有效控制骶骨肿瘤切除术中出血,低位腹主动脉阻断并髂内动脉结扎术是一种更有效和安全的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对无法手术切除胰腺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同期收治的36例无法手术切除的胰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1例和对照组15例,两组均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采用FEP-BY02型HIFU肿瘤治疗机进行治疗。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临床受益反应(CBR)、肿瘤客观疗效、血清CA19-9水平、生存期、生存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CBR阳性率、单纯疼痛缓解率、总有效率及12、18个月生存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进展(PD)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血清CA19-9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生存期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 HIFU治疗手术无法切除的晚期胰腺癌患者可明显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蓝莓花青素干预肝硬化大鼠肝组织凋亡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 随机将30只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实验组。采用二乙基亚硝胺腹腔注射法制备肝硬化模型,在其中一组给予蓝莓花青素灌胃干预,在实验第8周末,取血和肝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c-caspase-3、Bax和Bcl2蛋白表达,取肝组织匀浆检测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结果 组织病理学检查提示,肝硬化模型制备成功;模型组动物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分别为(579.87±20.37)U/L、(428.58±18.25)U/L、(2.56±0.18)ng/L和(2.12±0.15)ng/L,显著高于对照组 [分别为(102.47±3.25)U/L、(104.45±3.87)U/L、(0.81±0.05)ng/L和(0.92±0.07)ng/L,P<0.05],而经过蓝莓花青素处理后,动物血清上述指标显著降低【分别为(371.89±14.72)U/L、(148.71±6.34)U/L、(1.73±0.11)ng/L和(1.45±0.12)ng/L,P<0.05],模型动物血清白蛋白水平为(30.69±2.58)g/L,显著低于对照组【(37.68±3.08)g/L,P<0.05】, 蓝莓花青素处理组升高至【(34.71±3.34)g/L,P<0.05];模型组肝组织匀浆MDA水平为(0.49±0.11)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0.06±0.01)μmol/L,P<0.05】,SOD水平为(0.34±0.09)U/mg,显著低于对照组【(0.98±0.21)U/mg,P<0.05】,而蓝莓花青素处理组肝组织匀浆MDA水平显著降低至【(0.17±0.03)μmol/L,P<0.05】,SOD水平显著升高至【(0.71±0.19)U/mg,P<0.05】;模型动物肝组织Bcl-2表达量为(0.48±0.03),而Bad和c-caspase-3表达量分别为(1.50±0.18)和(1.41±0.17),分别较对照组显著降低或升高【分别为(1.76±0.18)、(0.41±0.02)和(0.28±0.01),P<0.05】,而经过蓝莓花青素处理动物肝组织Bcl-2表达显著增强,Bad和c-caspase-3表达显著减弱【分别为1.47±0.14)、(0.64±0.05)和(0.50±0.05),P<0.05]。结论 蓝莓花青素能够降低二乙基亚硝胺诱导的肝硬化大鼠肝组织氧化应激损伤,调节凋亡蛋白表达,抑制肝细胞凋亡,达到保护肝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TNF-AIP8与慢性胰腺炎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免疫组化的分析方法 ,检测30例慢性胰腺炎组织和10例正常胰腺组织中TNF-AIP8的表达情况,比较两组表达的差异性。结果:慢性胰腺炎组织中TNF-AIP8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胰腺组织的表达,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NF-AIP8参与慢性胰腺炎的发生及发展,可能是慢性胰腺炎病情进展的一个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各种肿瘤标志物的相继出现,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pCAM)作为肿瘤标志物有望成为提高肝癌有效诊断率的新指标。笔者就文献所述归纳了该标志物的生物学特征及其在肝脏发育和肝癌中的表达,以及在临床诊断中应用的现状和前景。  相似文献   
19.
崔现平  秦成坤  李慧  朱婷 《山东医药》2008,48(35):43-44
回顾性分析64例经手术治疗及病理证实的胰岛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现患者均具有典型的Whipple三联征,61例(95.3%)术前明确定位诊断。术中见肿瘤位于胰头16例、胰体27例、胰尾21例;53例行肿瘤切除术,10例行胰体尾切除术,5例联合脾切除术、1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病理证实为良性60例、恶性4例。术后血糖检测逐渐恢复正常,18例出现不同程度胰瘘。47例随访3个月~3a,2例复发,再次手术后痊愈;2例恶性者分别于术后6、13个月出现肝转移及腹腔转移。认为术前准确定位诊断,术中完整、彻底切除肿瘤是治疗胰岛细胞瘤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