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6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6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9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不同低剂量CT后处理技术在泌尿系结石中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不同CT后处理技术在泌尿系结石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诊断泌尿系结石的50例患者行螺旋CT低剂量平扫,低剂量扫描分为2组(150mA、50mA),2组中的图像经过最大密度投影(maximal intensity projection,MIP)、容积再现技术(volume rendering technique,VRT)和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MPR)3种后处理技术重建,对2组中每一种重建技术进行比较,分析其结果。结果:管电流为150mA的3种后处理重建技术能够满足诊断需要,准确率全部为100%,而管电流为50mA的准确率分别为96%、100%、80%,且前者能够提供更为完整的影像资料。结论:当临床医师要观察结石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时,管电流为150mA的图像能够满足诊断需要,2种低剂量组的VR图像无明显差异,而MPR图像具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2.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在梗阻性黄疸病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28例梗阻性黄疸患者根据梗阻病因分为良性梗阻组(n=11)和恶性梗阻组(n=17),对比分析两组患者18F-FDG PET/CT的显像特征、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水平;比较PET/CT、MRI诊断梗阻性黄疸的效能。结果 28例患者中,胆道无或轻度扩张15例(15/28,53.57%),中-重度扩张13例(13/28,46.42%)。恶性梗阻组中,肝门胆管癌2例、胆总管癌5例、胰头癌6例、壶腹癌4例,其中14例18F-FDG PET/CT显像表现为梗阻部位近端高代谢结节。良性梗阻组中,胆道炎性狭窄7例,其中4例合并胆管结石,18F-FDG PET/CT显像6例表现为相应梗阻部位条片状或结节状轻度代谢增高;自身免疫性胰腺炎4例,18F-FDG PET/CT显像表现为胰腺多节段性多发条带状或结节状肿大,代谢普遍性增高。恶性梗阻组SUVmax(6.88±2.81)明显高于良性梗阻组SUVmax(4.20±1.70;t=3.143,P<0.05)。18F-FDG PET/CT、MRI诊断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敏感度为94.12%(16/17)和58.82%(10/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86 5,P=0.043),特异度为81.82%(9/11)和63.64%(7/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29 2,P=0.632),准确率为89.29%(25/28)和60.71%(17/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66 7,P=0.031)。结论 18F-FDG PET/CT对梗阻性黄疸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对临床治疗决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3.
33例胰腺癌的CT诊断崔惠勤(柳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柳州545001)收稿日期:1997-04-08胰腺癌的发病率近年来明显升高[1],CT是其诊断的主要方法[2~4]。笔者收集柳州市人民医院及南宁市多家医院1987~1997年经CT检查与手术病理...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首次CT检查时间与梗死面积大小及临床表现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用常规头颅CT扫描,根据脑梗死患者的梗死面积大小以及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轻、中、重型并进行相应CT检查时间对照分析,得出他们之间的关系。结果:全部382个病例中,超急性期脑梗死组患者3小时内CT检查率为12.57%,6小时内为28.27%;其中脑梗死面积≥3cm组患者3小时内CT检查率为38.81%,6小时内CT检查率为79.10%;面积1cm-3cm组患者3小时内CT检查率为14.42%,6小时内为34.62%,面积≤1cm组患者3小时内CT检查率为3.32%,6小时内为9%。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01。按临床表现轻重分组统计:重型组患者3小时内CT检查率为36.62%,6小时内为64.79%,中型组3小时内CT检查率为15.56%,6小时内为35.87%,轻型组3小时内CT检查率为3.62%;6小时内为13.24%。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01。病灶≤1cm组病例中6小时内得以CT检查者,其病灶多位于脑干及基底节区。结论:超急性期脑梗死首次CT检查时间在6小时内较低,其影响因素有病灶范围,症状体征轻重及病变发生部位。  相似文献   
45.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肺黏液腺癌的CT征象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肺黏液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病灶的部位、分布、内部结构及边缘特征,总结有价值的CT征象.结果 病灶部位及形态:右下叶2例,右上叶2例,右中叶1例,左下肺1例;2例呈类圆形,4例呈不规则形.病灶边缘及周围情况:2例边缘光滑,肺瘤界面清晰,并具有分叶征;4例边缘毛糙,肺瘤界面模糊,伴棘状突起,呈锯齿状改变.3例病灶周围伴有多发类圆形卫星状小空泡征.4例病灶紧贴胸壁,对胸壁无明显侵犯,未发现明显胸膜凹陷征及血管聚集征.病灶密度:呈囊实性肿块,以囊性成分为主,无明显强化,实性成分呈轻度强化,其中2例伴有条索状钙化影.结论 原发性肺黏液腺癌CT征象具有一定特征性,囊实性肿块伴有卫星状小空泡征对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46.
崔惠勤 《微创医学》2005,24(5):669-670
目的提高对出血性脑梗死的发病特征、CT复查的时机及CT表现的认识.方法对3年间收治的35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临床发病特点,CT征象病灶大小、形态、部位及脑组织密度变化及伴随征象.结果出血性脑梗死常常在脑梗死发病后1~2周出现,其CT表现为大片低密度影,在低密度影中混杂有斑片状、团块状或脑回状高密度出血灶.结论对脑梗死患者,需密切注意病情变化,必要时于发病后第1~2周进行CT复查,可对出血性脑梗死有确诊价值.  相似文献   
47.
李涛  崔惠勤 《疑难病杂志》2012,11(6):469-470
目的分析膝关节局限型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LPVNS)的MR特点。方法回顾分析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LPVNS患者的MR表现。结果 6例均表现为膝关节内单发的类圆形或椭圆形结节或肿块,病灶边界清晰,其中5例位于髌下脂肪垫区,1例位于髌上囊,最大径1.5~5.0 cm,中位数3.2 cm。病灶T1WI信号与肌肉信号类似,T2WI呈稍高信号,其内信号不均匀,所有病灶内见不同数量的低信号含铁血黄素沉着。结论髌下脂肪垫区出现单发的边界清晰的结节或肿块,MR信号与肌肉信号相仿,T2WI显示病灶内有低信号,可提示IPVNS的诊断。  相似文献   
48.
目的:研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CT和MRI表现特点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进行CT扫描,对所有患者进行MR检查。取得完整的临床及影像诊断资料后加以分析。结果:36例NHIE CT检出轻度12例,中度10例,重度7例。MR检出轻度13例,中度10例,重度8例。CT+MRI联合结果分析,轻度14例,中度11例,重度10例。结论:CT与MRI相结合能比较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全面准确地反映的特性,是目前诊断该病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49.
背景:胫骨近端为膝关节假体构成的下半部分,胫骨近端是膝关节假体放置的底部位。 目的:评价胫骨近端的形态测量在临床上膝关节置换中的重要性。 方法:以 “膝关节;假体;置换”为中文关键词,以“Knee; Prosthesis; replacement” 为英文关键词。采用计算机检索1995-01/2011-10有关磁共振图像测量在临床上膝关节置换中假体旋转对线中应用的文章。 结果与结论:胫骨近端的形态测量即胫骨近端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相关参数及角度、生物力学研究与膝关节假体选择及设计有着重要相关性。胫骨近端的形态测量有二维和三维测量,以三维测量法精确,测量胫骨平台宽和倾斜角度、胫骨内外侧平台前后径,所测量的数据在临床上均有应用意义。胫骨近端是膝关节假体放置的底位置,而胫骨近端的三维模型与假体模型底部行模拟对接,提高手术的成功。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