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33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91.
目的探讨锚定法改良“单开门”颈椎管成形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疗效。方法对16例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均行锚定法改良“单开门”颈椎管成形术。采用JOA、Frankel分级及影像学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所有患者随访8~18个月,平均12个月。JOA评分术后改善率为40.4%。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术前Frankel分级B级2例改善至C级,C级6例改善至D级,D级4例改善至E级。影像学检查16例颈椎生理曲度正常,未见再“关门”现象,最终随访时仅2例感颈部轻度僵硬和活动受限。结论锚定法改良“单开门”颈椎管成形术在避免再“关门”、减少术后颈部僵硬、疼痛以及早期开始康复训练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92.
指引导管深插技术在冠状动脉复杂性病变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指引导管深插技术在冠状动脉复杂性病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2年1月~2003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23例25支复杂性病变冠状动脉,其中完全闭塞血管3支,次全闭塞血管22支;病变血管均属C型病变,长度>1 cm,均采用导管深插介入技术进行治疗。结果25支血管均成功完成了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联合支架安置术。其中3支血管出现并发症,发生率12%。结论对冠状动脉复杂性病变使用导管深插技术进行介入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93.
例1 先证者,男,6岁。因智力低下就诊。患儿为孕8个月早产、顺产。出生时哭声好,出生半个月后吐奶严重,不易患感冒,无肺炎感染史及其他慢性病史。2岁之前肌张力低下,2岁会坐,3岁会站及会走,5岁开始说单音节字。智力低下,至今不会连句说话,查体:患儿身高10 1cm ,体重15kg ,眼间距宽,耳位正常,无张口吐舌行为,小指掌纹单节,但骼节正常,atd角70°,非通贯手,心、肺正常。例2 女,8岁,为先证者之姐。孕8个半月早产、顺产。自出生后2 4天开始,经常感冒并发肺炎,肌张力低下,发育不良,有张口吐舌行为,4岁会走。查体:身高95cm ,体重14kg ,智力、体力…  相似文献   
94.
血尿酸、PWV和ABI与冠心病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尿酸(SUA)、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和踝臂指数(ABI)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选择180例疑似冠心病病人,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126例)和非冠心病组(54例),冠心病组又分为单支病变组42例、双支病变组48例、多支病变组36例,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SUA,动脉硬化检测仪检测PWV、ABI。结果冠心病组的SUA、PWV高于非冠心病组(t′=14.37、15.90,P<0.05),ABI低于非冠心病组(t′=7.40,P<0.05);多支病变组的SUA高于单支及双支病变组(F=109.70,q=13.758、11.660,P<0.05),双支、多支病变组的PWV高于单支病变组(F=64.24,q=9.941、13.428,P<0.05),多支病变组的ABI低于单支、双支病变组(F=185.49,q=26.988、26.636,P<0.01)。结论SUA、PWV、ABI与冠心病及其病变程度相关,三者联合可用来评估冠心病及其危险程度,从而更有效地防治冠心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95.
目的 研究普伐他汀对载脂蛋白(apo)E-/-小鼠血脂、肿瘤坏死因子(TNF)a及动脉粥样硬化血管B细胞淋巴瘤(Bcl-2)及相关X蛋白(Bax)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高胆固醇饲料建立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采用普伐他汀混悬液灌胃,实验8周后,酶联免疫吸附法及反转录聚合酶链式扩增法测定血清及主动脉TNFa水平,并应用Westernblot法检测主动脉Bax及Bcl-2蛋白的表达,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主动脉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 普伐他汀可降低动脉粥样硬化apoE-/-小鼠血清及动脉TNFa水平(34.8±22.7)μg/L与(180.1±59.1)μg/L,改善主动脉组织病理损伤,调控动脉粥样硬化血管Bax及Bcl-2蛋白表达.结论 普伐他汀可降低血脂,干预动脉粥样硬化的始动环节,并从蛋白水平调控动脉粥样硬化内皮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6.
自体干细胞移植修复病损心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尽管心血管研究领域近几年有许多突破,但心肌梗死(MI)和充血性心力衰竭仍居于显著威胁国民健康的疾病之列。传统治疗MI的方法只是改善心肌血液供应,挽救“冬眠”心肌。治疗后期坏死心肌被瘢痕组织取代,有收缩功能的心肌数量减少,随后发生“心室重构”,最终发展为充血性心力衰竭  相似文献   
97.
安毅  邵启蕙  林妍 《上海预防医学》2006,18(12):595-596
随着医学事业的发展,医院内感染越来越被重视,重症监护病房(ICU)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重点。为了解我院ICU院内感染状况,2004年10月-2005年9月,我们对入住ICU491例病人进行院内感染情况调查。  相似文献   
98.
①目的 探讨经导管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进行多因素综合疗效评价。②方法通过经胸超声心动图(TTE)选择适合封堵术的先天性心脏病病人46例,其中房间隔缺损(ASD)20例,室间隔缺损(VSD)19例,动脉导管未闭(PDA)7例。在TTE及X线引导下行介入封堵术,术后通过TTE进行动态的随访观察。③结果 46例病人全部封堵成功,技术成功率为100%;术后5 例病人有微量至少量残余分流;1 例出现阵发性房颤,1例出现一过性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ASD、VSD及PDA术前TTE测量值与术中X线测量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0.222~1.136,P>0.05)。术后50%以上病人接受了3~6 个月随访。④结论 经导管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具有很高的成功率及安全性;介入封堵术疗效好、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TTE可以准确地应用于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中。  相似文献   
99.
目的 通过观察高胆固醇血症患者RANTES表达的变化及辛伐他汀对其表达变化的影响,探讨RANTES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中的作用及他汀对其作用的影响.方法 2005年5月至2005年10月在我院健康查体中心随机选取健康对照60例和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总胆固醇>6.24mmol/L)80例,分别为对照组和高脂组;高脂组予以辛伐他汀20 mg·d-1,睡前口服,共12周,为他汀组.对照组、高脂组及他汀组治疗12周肘静脉取血,分离血清、血浆并提取单个核细胞.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的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实时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单个核细胞RANTES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SPSS 12.0分析软件对试验的结果进行方差分析,Microsoft Excel对变量间的相关关系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①高脂组的血浆AngⅡ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92.13±22.03) vs (50.85±12.12),P<0.01],他汀组明显降低[(78.57±18.35) vs(92.13±22.27),P<0.05].②高脂组单个核细胞RANTES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升高[(0.87±0.19) vs (0.23±0.05),P<0.01和(1.17±0.22)对(0.38±0.09),P<0.01],他汀组均明显降低[(0.46±0.11) vs (0.87±0.19),P<0.01和(0.69±0.15) vs (1.17±0.22),P<0.01].③高脂组AngⅡ与RANTES表达的相关分析显示,RANTES的表达与血浆的AngⅡ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409,P<0.01).结论 辛伐他汀下调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单个核细胞RANTES表达的增高,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单个核细胞RANTES表达的增高与血浆AngⅡ水平的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炎症性肠病(IBD)患者凝血指标的变化,及其与疾病活动程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就诊的67例IBD患者及50例健康者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等指标检测结果,比较患者与健康者的差异,不同病情程度患者之间的差异,以及各指标与疾病活动指数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者相比,IBD患者PLT、PT和FIB升高,MPV下降;不同病情严重程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间PLT、MPV、PT和FIB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情严重程度克罗恩病患者间PLT、MPV和FIB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T和FIB与IBD疾病活动指数呈正相关,MPV与疾病活动指数呈负相关。结论 IBD患者体内凝血功能异常,表现为PLT升高、MPV下降,PT延长及FIB升高,PLT、MPV和FIB或可作为判断IBD疾病活动性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