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8篇
妇产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6篇
  1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84 毫秒
41.
325例住院死亡病例死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人群疾病死亡原因及其动态变化,是掌握人群健康状况,制订卫生保健措施,合理配置卫生资源的重要依据,而研究医院住院病例死亡情况可以比较快捷地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人群疾病谱的变化,并且及时准确调整医院医疗工作重点.为此,笔者对某综合性医院的住院死亡病例进行了死因分析.  相似文献   
42.
28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并肺不张的诊断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炎支原体(MP)肺炎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升高,肺炎支原体在非流行年间约占小儿肺炎的10%~20%,流行年份则高达30%以上。MP肺炎可产生多种肺内外合并症,现将我科收治的28例MP肺炎合并肺不张的诊治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3.
目的:分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锥切术后病变残留或复发病例的临床特点、诊治过程及预后情况。方法:收集75例宫颈锥切术后病变残留或复发病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初次锥切方法及术后病理、术后随访、二次手术情况,并分析再次复发患者的诊治。结果:75例宫颈锥切术后病变残留或复发患者平均年龄40.4岁,36例(48.0%)的患者年龄集中在40~50岁,病变残留或复发间隔时间平均18个月,58例(77.3%)发生在术后24个月之内。病变残留或复发患者中仅47例(62.7%)细胞学提示异常,73例(97.3%)HPV DNA阳性。35例病变残留或复发者接受子宫切除术,40例接受保留子宫的宫颈锥切术或部分宫颈切除术,其中20.0%(8/40)在术后2年内再次出现病变残留或复发并接受第3次手术治疗。结论:大部分CIN病变残留或复发在锥切术后2年内发生,患者年龄主要在40~50岁;HPV检测诊断病变残留或复发的阳性率高于宫颈细胞学;再次宫颈锥切术是治疗病变残留或复发的有效手段,但仍有再次病变残留或复发的风险。  相似文献   
44.
摘 要 目的:介绍美国专科临床药师的工作模式及培养过程。方法: 参观学习美国专科临床药师的培训工作,分析美国专科临床药师在药学监护中工作内容,了解其工作模式、职责,查房方式,美国对专科临床药师的培养过程及考核要求。结果和结论:美国临床药师工作更加细化, 它的培养体系呈三级化的药师工作制度,专科临床药师在药学监护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5.
2013年9月2日,“健康中国行——全民健康素养促进活动暨2013年合理用药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启动会在北京召开。该活动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服务百姓健康的具体行动。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崔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党组成员孙咸泽、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徐延豪出席会议并讲话。  相似文献   
46.
自1996年起,我们应用自拟理气化瘀汤治疗血栓性静脉炎患者57例,取得显著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7.
肌酐作为一种代谢产物经血液随尿液排出,成为血、尿中非蛋白氮的成分之一。鉴于肌酐每日排出量十分恒定,1962年以来,国内外陆续使用一次随机尿碘与肌酐比值来表示尿碘的结果。这种表示方法对于正常营养状况下的人群来说,能较准确地代表尿碘排出量。但是近年来人们发现,在地甲病防治工作中.  相似文献   
48.
49.
目的 观察蛋白质转导4型-铜锌超氧物歧化酶融合蛋白(protein transduction domain4-Cu,Zn superoxide dismutase fusion protein,PTD4-Cu,Zn-SOD)能否穿膜进入人星形胶质细胞、能否减轻人星形胶质细胞的缺氧损伤.方法 ①Western blot:从干预时间(15、30、60 min)和干预浓度(0.5、1.0、2.0 μmol/L)两个方面观察融合蛋白能否穿膜.②实验分组:制备细胞缺氧损伤模型,按完全随机法分为对照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组(SOD组)和PTD4-Cu,Zn-SOD组(PTD4-SOD组),对照组加DMEM(dulbecco's modified eagle's medium,DMEM)培养基(不含血清),其余两组分别加入含有Cu,Zn-SOD和PTD4-Cu,Zn-SOD终浓度为2μmol/L的DMEM培养基,三组干预时间均为1h,用Annexin V/PI凋亡试剂盒流式测凋亡,观察融合蛋白能否减轻细胞缺氧损伤.结果 ①对照组各组未发现明显的蛋白条带,SOD组各个干预时间点(15、30、60 min)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TD4-SOD组在15、30 min两个时间点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预60 min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对照组各组未发现明显的蛋白条带,SOD组的各个剂量(0.5、1.0、2.0 μmol/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TD4-SOD组在0.5、1.0 μmol/L两个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浓度为2 μmol/L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对照组的凋亡率为(27.03±0.50)%,SOD组凋亡率为(23.29±0.58)%,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TD4-SOD组凋亡率为(12.06±0.19)%,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D4-SOD组和SO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①PTD4-Cu,Zn-SOD能进入体外培养的人星形胶质细胞内;细胞内融合蛋白的量随着培养的时间和加入融合蛋白浓度的增加而增加.②融合蛋白PTD4-Cu,Zn-SOD能减轻人星形胶质细胞缺氧损伤后的凋亡.  相似文献   
50.
特应性皮炎中医治疗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特应性皮炎(AD)又名异位性湿疹、遗传过敏性皮炎、异位性皮炎等,其特征是既有特定湿疹的临床表现,又有明显的异位性.临床可见剧烈瘙痒、抓痕、湿疹样丘疱疹、结痂和苔藓化改变.AD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瘙痒性的皮肤病,为医学"顽症"之一.由于瘙痒剧烈,不能自行缓解,患者常不停搔抓直到皮肤出血,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睡眠,并使注意力难以集中,而且面部、四肢的皮损持续存在,常使患者产生自卑感,甚至对其日常生活、择业产生负面影响.近年来,因为空气污染、社会压力增大等因素,AD的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儿童哮喘和过敏国际研究协作组报道[1]了我国6个地区(包括香港)的患病率分别为0%~2.5%不等;西方工业化国家AD的发生率也逐年增加,1999年在英国儿童中估计有15%~20%,丹麦、澳大利亚分别占21.3%和30.8%.目前西医治疗以激素、免疫抑制剂、脱敏疗法、光疗等为主,其中许多都有很强的毒副作用,严重影响着病人的生存质量,而且远期疗效较不肯定.而中医药治疗异位性皮炎在缓解病情、防止复发、维持病情长期、稳定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等方面有良好效果.因此,中西医结合治疗AD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