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7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34篇
耳鼻咽喉   10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32篇
口腔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71篇
内科学   2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33篇
外科学   54篇
综合类   153篇
预防医学   50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108篇
中国医学   169篇
肿瘤学   1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目的为了验证GwAs研究发现的3个高血压一个基因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选取了3个在东亚群体中被GWAS研究证实了与高血压发生相关的基因(AKAP13,ENPEP和CNNM2)上的9个SNP,在傣族和蒙古族群体中进行验证。对这9个SNPs用SNaPshot的方法在774例傣族群体和409例蒙古族群体中进行了分型,排布单倍型并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结果发现统计学上无法证明这9个SNPs与高血压相关。但是在ENPEP基因的一连锁区段中,rs1126483在傣族群体中呈现与收缩压升高弱阳性关联(χ2=4.53,P=0.033)。同时rs3796889在蒙古族群体中也与收缩压的升高呈现弱阳性关联(χ2=4.35,P=0.037)。虽然这一阳性在进行统计学矫正后消失。结论本研究同时在起源不同,生活环境均差异较大的两个群体中均观察到ENPEP基因这一区段与高血压的关联,这也许暗示了此基因确实可能与。高血压发生相关。另一方面本研究的阴性结果,也暗示了中国一些相对封闭的群体可能具有更窄的高血压遗传变异谱。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讨改良Nance弓在矫治上颌腭侧埋伏尖牙时矫治力方向设计及支抗设计的作用.方法 7例单侧上颌腭侧埋伏尖牙均采用外科-正畸联合治疗.手术暴露埋伏尖牙牙冠,粘接舌侧扣;戴入改良Nance弓,利用改良Nance弓位于腭侧不锈钢丝上的附钩,先将尖牙冠向后牵引绕过侧切牙的牙根,直到位于正常尖牙间隙的腭侧,如尖牙间隙不足,则粘结上颌托槽,预备尖牙间隙;再采用直丝弓技术将埋伏尖牙向唇侧移动,排齐牙列,调整咬合关系.对治疗后牙齿的松动度、牙髓活力等进行观察.结果 7位埋伏尖牙均被牵引至牙弓的正常位置;牙髓活力测试正常,牙周附着良好.结论 改良Nance弓在矫治上颌腭侧埋伏尖牙时,在矫治力方向设计和支抗控制方面有独特优点和作用.  相似文献   
23.
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目前仍在不断蔓延,但针对该病毒的特效治疗药物尚在研发当中。本文基于冠状病毒生物学特点和病毒复制过程中的关键蛋白——刺突蛋白,介绍了相关药物作用位点及研究进展,为抗SARS-CoV-2药物的临床应用提供信息依据,为治疗COVID-19药物研发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4.
目的观察西替利嗪治疗小儿季节性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小儿季节性过敏性鼻炎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该院收治的100例小儿季节性过敏性鼻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使用盐酸西利替嗪片治疗,对照组使用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治疗,疗程均为6 d。观察记录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体征等级及在停止治疗后1年内的复发次数与复发率;运用常规方法测定治疗前后两组患儿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比例;观察记录治疗期间两组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及显效率分别为94.00%和62.0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8.00%和52.0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流涕、鼻塞、喷嚏、鼻甲肿大和体征分级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在接受治疗后,流涕、鼻塞、喷嚏、鼻甲肿大及体征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结束治疗1年内过敏性鼻炎复发3次以下的概率为6.38%,复发3~5次的概率为3.98%,复发5次以上的概率为0,总复发率为8.51%,显著优于对照组1年内复发3次以下的概率(23.26%)和总复发率(32.56%),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患儿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下降的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西替利嗪治疗小儿季节性过敏性鼻炎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25.
张慧杰  任晓亮  孙浩  王雅琦  王磊  梁颖  张宇  刘燕 《中草药》2021,52(7):1924-1936
目的采用半定量分析方法对制首乌与9个补虚药配伍后成分含量及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变化进行研究。方法以UPLC-DAD建立制首乌多成分半定量分析方法,对制首乌与9味常用补虚药(当归、熟地黄、白芍、党参、黄芪、甘草、麦冬、枸杞子、墨旱莲)配伍后成分含量变化进行分析。采用DPPH法分别测定单味药以及配伍药对的自由基清除能力,绘制量-效曲线并计算半数清除浓度(EC_(50))。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建立制首乌中多成分含量与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间的量-效回归模型,筛选量-效关系中影响显著的化学标志物,并通过质谱进行定性分析。结果线性范围、准确度、精密度、重复性及稳定性5项方法学验证结果表明,半定量分析方法可用于制首乌中12个成分在配伍前后的含量对比分析。含量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制首乌与不同药物配伍后,12个成分的含量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且与墨旱莲配伍后制首乌中有33%的成分含量显著降低(P0.05)、42%的成分含量显著升高外(P0.05),与另8味药配伍后制首乌中至少50%的成分含量显著降低(P0.05)。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实验结果显示,制首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高于其他9味中药,配伍后9个制首乌药对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低于制首乌,但高于相应的配伍药物。量-效回归正交偏最小二乘法(orthogonal projections to latentstructures,OPLS)模型中R~2X、R~2Y及Q2值分别为0.841、0.981及0.962,筛选出4个量-效关系化学标志物,分别为反式-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吡喃葡萄糖苷(trans-THSG)、大黄素甲醚、顺式-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吡喃葡萄糖苷(cis-THSG)、大黄素-8-O-β-D-吡喃葡萄糖苷(EG)。结论建立的多成分半定量分析方法可用于何首乌在药对配伍过程中多成分含量变化的对比分析,trans-THSG、大黄素甲醚、cis-THSG、EG是影响制首乌在上述药对中发挥DPPH自由基清除作用的化学标志物,可为制首乌药对配伍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带孔金属骨针联合钛缆行张力带固定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29例尺骨鹰嘴骨折患者(Schatazker分型A、C及E型),均采用骨折断端切开复位、带孔金属骨针联合钛缆行张力带内固定术。按围手术期术后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予以评价。结果本组病例平均随访(10.75±2.52)个月。全部病例可在控制疼痛情况下,均在围手术期术后第3天起进行主、被动肘关节屈、伸功能锻炼。本病例研究组骨折平均愈合时间(6.37±2.42)个月。坚强的内固定装置保护下,不仅能够促进肘关节早期功能锻炼,同时保证了骨折断端良好愈合,围手术期术后关节屈伸功能良好,无肘关节僵硬、内固定断裂、松动等并发症。患侧肘关节活动(range of motion,ROM)与健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侧按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价,优21例,良8例,优良率100%。结论对尺骨鹰嘴骨折(Schatazker分型A、C及E型)进行一期带孔金属骨针联合钛缆行张力带内固定,可使骨折断端坚强内固定,给患者一个稳定、有力且活动范围良好的肘关节,从而避免术后至少3周的肘关节制动,导致关节僵硬、屈伸功能受限并发症发生,保证肘关节功能得以恢复,临床中获得了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27.
28.
目的 探讨腹腔镜肝切除术(LH)治疗原发性肝癌(PLC)患者应用氢吗啡酮联合纳布啡静脉自控镇痛(PCIA)控制疼痛的效果。方法 2018年1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PLC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52例,两组患者均接受LH手术,在对照组,给予舒芬太尼联合纳布啡用于术后PCIA,而在观察组给予氢吗啡酮联合纳布啡用于术后PICA。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术后疼痛程度,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细胞、CD4+细胞、CD8+细胞和NK细胞百分比。结果 在术后24 h,观察组静态VAS和动态VAS分别为(2.5±0.8)分和(3.7±1.2)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4.3±1.2)分和(5.8±1.7),P<0.05】,在术后72 h,静态VAS和动态VAS分别为(1.1±0.4)分和(3.2±0.9)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6±0.7)分和(5.1±1.3),P<0.05】;术后,两组肝功能指标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术后7 d,观察组外周血CD3+细胞、CD4+细胞、CD8+细胞和NK细胞百分比分别为(76.3±7.5)%、(36.8±4.9)%、(32.5±3.2)%和(16.3±2.9)%,与对照组【分别为(75.2±7.4)%、(37.6±4.4)%、(31.2±3.4)%和(17.4±2.6)%】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氢吗啡酮联合纳布啡用于LH后PCIA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29.
目的分析肺结核空洞合并真菌感染患者的CT影像特点。 方法采用抽签法随机选择2017年7月至2020年7月本院临床确诊的肺结核空洞合并真菌感染患者74例作为观察组,以同时期收治的97例肺结核空洞未合并真菌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CT检查并分析其影像学特点。采用Kappa一致性分析CT诊断肺结核空洞合并真菌感染的一致性,ROC分析CT诊断该疾病的诊断价值。 结果观察组真菌培养率为100.0%,主要为白假丝酵母菌占37.8%(28/74)。观察组累及单个肺叶的患者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23),累及2个肺叶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出现支气管播散、胸腔积液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肺结核空洞病灶31.0%(23/72)在左侧,47.3%(35/74)在右侧,21.6%(16/74)在双侧;按照边缘与形状出现多发小斑片状影17例(22.9%),大叶性肺炎型16例(21.6%),支气管肺炎型16例(21.6%),粟粒型9例(12.1%),局灶型9例(12.2%),腐生型7例(9.4%)。CT诊断肺结核空洞合并真菌感染患者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阴性预测、Kappa值及AUC分别为82.8%、82.2%、82.4%、76.3%、87.4%、0.642、0.825。 结论肺结核空洞合并真菌感染患者CT表现病灶形态边缘较为多样化,胸腔积液率高。胸部CT诊断肺结核空洞合并真菌感染阳性率较高,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0.
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切除是目前治疗肝癌最有效的方法,但术后剩余肝脏体积(FLR)不足是限制肝切除手术的重要因素。术前门静脉栓塞术(PVE)可以使栓塞侧肝脏萎缩和对侧肝脏增生,使术后FLR增大,扩大了手术指征。但PVE的应用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PVE后肿瘤的生长速度可能加快,肝再生的速度短时间内难以达到手术的标准等。细胞自噬是真核细胞自身保护机制,对于细胞生长、分化和细胞内稳态的调节至关重要。近年来研究表明,自噬密切调节PV E后肝再生;对自噬与PVE后肝再生机制将加深对PVE后肝再生机制全面了解,为解决PVE中遇到的问题提供新的机会和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