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7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9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24篇
临床医学   114篇
内科学   23篇
神经病学   19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110篇
综合类   164篇
预防医学   63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54篇
  6篇
中国医学   154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在中医教学改革中,创新性地提出了“中西医结合标准化病人”。并在建立和完善中西医结合标准化病人库的基础上,将其成功地运用于临床课程的教学和考核工作中。  相似文献   
82.
运用独活寄生汤药物垫枕治疗颈椎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3.
姜宏  冯素萍 《中医正骨》1993,5(3):40-41
腰椎管疾患主要以椎间盘病变和椎管(含侧隐窝)狭窄为最常见,其病因、诊断、治疗业已取得相当的进展。但疗效的客观评定至今尚无公认的方法,因而影响到许多治疗方法疗效的正确评价及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本文结合目前临床上运用的部分腰椎管疾患疗效评定方法及其客观指标对比作一探讨,以冀促使其疗效评定方法向半定量或定量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4.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正常椎间盘和不同突出类型、不同时间段内椎间盘突出后重吸收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将63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Ⅰ(椎间盘不刺破组,模拟未破裂型突出)、模型组Ⅱ(椎间盘刺破组,模拟破裂型突出)、假手术组。并且取10 d、20 d、30 d三个时间段来观察。将所取得的大鼠椎间盘做VEGF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对照组(假手术组)中椎间盘组织VEGF表达均为阴性,模型组VEGF的阳性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模型组ⅡVEGF的阳性表达高于模型组Ⅰ(P〈0.05);模型组ⅠVEGF的表达在各个时间段差异不大,模型组Ⅱ30 d和20 d VEGF的阳性表达均高于10 d的阳性表达(P〈0.05)。结论突出的椎间盘组织中有VEGF的表达,并且与突出类型和时间相关,后者可通过促进新生血管的形成,在腰椎间盘破裂型突出后重吸收中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5.
目的观察不同程度损伤的脑卒中患者的早期认知、躯体功能、功能独立性康复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轻、中、重损伤三组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前后的MMSE、FMA、FIM评定结果。结果早期康复使中、重损伤组患者躯体功能提高较快,认知功能提高相对较慢,轻损伤组相反;三组功能独立性均有提高;中、重损伤组提高更明显,结论早期康复对不同程度损伤的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躯体功能和功能独立性均有提高,但效果不一,早期应重视中、重程度损伤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定训练。  相似文献   
86.
卒中后认知障碍包括卒中后非痴呆认知障碍和卒中后痴呆,是卒中后由血管因素、神经变性或混合因素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卒中后认知障碍的慨念虽未被普遍接受,但值得进一步探讨.文章介绍了卒中后认知障碍的流行病学、危险因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术后多胎妊娠的自然减胎率和妊娠结局。方法对2002年6月至2008年9月在我院生殖中心实施IVF-ET术后97例多胎妊娠者进行全妊娠期的追踪随访。结果 97例多胎妊娠者实施选择性减胎术17例,81例(含减胎术前自然减胎1例)多胎妊娠中发生自然减胎24例,自然减胎率为29.6%(24/81),其中三胎为55.6%(5/9),双胎为25.4%(18/71),四胎妊娠1例减胎术前发生自然减胎;自然减胎发生在妊娠前9周为58.3%;自然减胎后单胎分娩孕周和新生儿体重与同期单胎妊娠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显著高于同期双胎妊娠(P〈0.05)。结论多胎妊娠自然减胎后可延长妊娠时间,增加保留胎儿的体重;孕9周后行选择性减胎术可减少选择性减胎术的实施。  相似文献   
88.
探讨将兴趣教学法引入互动性生理学课堂,通过生理学巨匠的榜样示范激发学生建立投身科研工作的志向,通过强化生理学课程的辩证哲学特色帮助学生理清科研思维的脉络,通过与临床实例相结合的对话式教学引导学生建立个性化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89.
目的:研究丹参酮ⅡA对体外培养的原代大鼠软骨细胞增殖的影响。方弦:取24h新生sD大鼠肱骨头处软骨,用Ⅱ型胶原酶多次消化后获得原代软骨细胞,取P1代细胞进行实验。对照组软骨细胞用含10%FBS的H—DMEM的培养基培养;实验组分4个浓度组,在培养基内分别加入终浓度为6.25μmol/L、12.5μmol/L、25μmol/L、50μmol/L的丹参酮ⅡA。培养24h后,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情况,WesternBlot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结果:丹参酮ⅡA可明显抑制软骨细胞的增殖,且抑制程度与丹参酮ⅡA的浓度呈正相关;丹参酮IIA可抑制软骨细胞PCNA的表达;随着丹参酮HA浓度的增加,G0/G1期的软骨细胞比例明显增高,而S期的比例明显降低。结论:丹参酮HA可诱导软骨细胞发生G0/G1期阻滞,抑制软骨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90.
余洪松  凌琳  谢峻  姜宏  施广飞 《医药导报》2013,32(2):168-171
目的研究丹参注射液对体外小鼠心肌细胞的影响。方法将分离的新生小鼠心肌细胞分为3组:丹参注射液低剂量组(75μg.mL-1)、丹参注射液高剂量组(300μg.mL-1)、对照组(不干预)。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5%二氧化碳及95%氮气环境下缺氧培养12 h后分别用Annexin V-PI流式法和Caspase-3酶活力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通过Real-Time PCR检测Akt、BAD、FGF基因表达情况。结果丹参注射液高剂量组细胞活力较低剂量组和对照组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nnexin V-PI流式检测结果显示,缺氧12 h后,丹参注射液高剂量组细胞凋亡较低剂量组及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丹参注射液高、低剂量组细胞Caspase-3酶活性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丹参注射液不同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Akt基因表达上调(P<0.05);高剂量组BAD基因表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FGF基因表达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能提高小鼠心肌细胞活力,减少体外缺氧培养条件下的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Akt、FGF基因表达及降低BAD基因表达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