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25篇
外科学   51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21.
随着人工髋关节置换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其应用日益广泛,并发术后假体周围骨折的病例在临床上日趋多见。因此类骨折多发生于老年人,同时因假体的存在致骨折处理的难度增大。我科自2000年4月~2006年12月收治7例髋关节置换术后不伴有假体松动的并发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患者(图1。),行T型钛板加钛缆(瑞士普鲁斯公司)手术治疗,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2.
123.
髌骨骨折为骨科常见骨折,治疗方法较多。我院自1988年7月~1999年5月共收治106例。对保留髌骨的各种不同方法的治疗结果作了分析,认为髌骨骨折以改良张力带钢丝或加10号丝线环扎疗效良好,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情况本组106例中男62例,女44例;年龄20~56岁,平均33.4岁。骨折类型:粉碎性骨折72例,横形内折26,下极骨折7例,纵形骨折1例,均为闭合性骨折;病因:车祸32例,高处跌落伤54例,重物砸伤20例。二、疗效评判接陆氏分级[1]评定标准:优:膝关节功能正常。无疼痛,无股四头肌萎缩,行走自如…  相似文献   
124.
我科自1986年以来,先后对28例因外伤所致拇指缺如的患者进行了踇甲瓣游离移植再造拇指术,其中自体指骨关节作支架的4例术后继发感染,现报告如下: 4例中男性2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21(18~24)岁。机器挤伤、冲压伤各1例,绞伤2例。4例拇指均在指间关节处完全离断,软组织毁损伤,被油污及毛草严重污染,失去再植条件。1例  相似文献   
125.
1979年以来,我们应用吻合血管的甲瓣和第二趾移植再造手指48例54个指。发生血管危象9例,8例经血管探查挽救成功,1例失败,现将处理血管危象的经验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 48例中,发生血管危象的9例,均为男性。年龄18~30岁。吻合血管的甲瓣移植再造拇指  相似文献   
126.
梗阻性腰椎间盘脱出伴马尾神经损伤(附32例报告)姜世平葛宝丰刘兴炎陈宏贤钟文可腰椎间盘脱出破入椎管引起梗阻属特殊类型。作者自1979年~1995年收治经手术证实的腰椎间盘突出症625例,其中椎管梗阻者32例,发生率51%,报告并讨论如下。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27.
下胫腓联合分离因非手术治疗不能有效固定胫腓联合,故目前大多倾向手术治疗。2003年1月-2008年1月我科治疗涉及下胫腓联合分离踝关节损伤78例,其中有6例出现下胫腓联合横向螺钉断裂,占7.7%。  相似文献   
128.
目的探讨术后131I与术中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分别联合甲状腺全切除治疗c N0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效果的差异。方法选取该院近年来收治甲状腺乳头状癌c N0患者1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80例)和B组(80例);其中A组患者采用甲状腺全切除+术后131I治疗;B组患者则采用甲状腺全切除+术中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随访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 B组患者中央区复发率,颈侧区转移率及无影像学证据TG升高率均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喉返神经损伤及喉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术后131I辅助治疗相比,中央区淋巴结清扫联合甲状腺全切除治疗c N0甲状腺乳头状癌能够有效降低远期复发转移率,且未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可作为临床首选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29.
目的评估无C型臂透视机辅助下应用微创改良张力带治疗单纯横行或纵行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3年4月—2011年6月,应用多处小切口无C型臂透视机辅助的微创改良张力带治疗单纯横行或纵行髌骨骨折,随访观察骨折局部外观、骨折愈合情况,膝关节屈伸功能并予以评价。结果获得随访的29例患者骨折均愈合,膝关节功能优良率100%,外观满意。结论该微创改良法治疗髌骨骨折优良率满意,可在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30.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联合钙尔奇D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0月—2011年12月收治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31例,分为研究组16例,年龄(67±4.8)岁,对照组15例,年龄(66.4±4.3)岁。所有患者均初次诊断为骨质疏松症,且未进行系统抗骨质疏松症治疗,排除患有骨代谢性疾病或服用影响骨代谢药物情况。两组患者均给予钙尔奇D片口服,600 mg 1次/d;研究组患者则于治疗初期滴注唑来膦酸注射液5 mg 1次/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药物不良反应、随访6个月后骨密度(BMD)改善程度、疼痛缓解程度、`有否合并骨折等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BMD平均增长率为10.67%,且较对照组增长明显,疼痛及活动改善优良率为75%,无骨坏死、新发骨折。用药后不良反应:恶心54%、低热38%、全身骨关节疼痛加重23%、无症状低钙血症16%,且上述症状均于药物输注3 d后明显缓解,随访未见反复;对照组患者BMD平均增长率为2.48%,疼痛及活动改善优良率为26.7%,新发骨折2例,未见药物不良反应,两组比较,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唑来膦酸注射液联合钙尔奇D口服是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