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4 毫秒
21.
目的探讨自制弹性弧形骨钻在小牛椎体骨质疏松模型上行PVP术的可行性,并观察其对骨水泥分布的影响。方法采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EDTA-Na2)浸泡法制备小牛体外骨质疏松椎体,将40个骨质疏松椎体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20个椎体行椎体成形术,A组行常规直钻穿刺,B组采用自制弹性弧形骨钻穿刺,弧形方向朝向穿刺对侧,深度达到椎体中前三分之一终止,对两组穿刺骨钻及骨水泥是否达到或越过椎体矢状中线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EDTA-Na2浸泡法脱钙9 d时成功制备出体外骨质疏松椎体,直钻穿刺组钻头达到或越过椎体矢状中线有7个椎体,骨水泥分布达到或越过椎体矢状中线11个;弹性弧形骨钻组穿刺钻头达到或越过椎体矢状中线有18个椎体,骨水泥分布达到或越过椎体矢状中线19个,两组骨钻穿刺效果及骨水泥分布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9个椎体发生骨水泥椎管内渗漏,B组4个椎体发生骨水泥椎管内渗漏,两组间在骨水泥渗漏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自制弹性弧形骨钻在小牛骨质疏松模型上可以顺利实施PVP术,且能实现单侧椎弓根穿刺,骨水泥双侧分布的效果。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讨应用后路椎板减压、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椎体间植骨术治疗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43例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行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结合椎体间植骨术治疗.评价术后滑脱复位和椎问植骨愈合情况.结果 随访6~24个月,平均14.6个月.术后6~12个月复查腰椎X线片,4例植骨区仍有透亮影,2例出现滑脱椎体复位丢失.结论 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后路腰椎椎体问植骨融合术治疗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疗效满意,植骨愈合率高.  相似文献   
23.
脑脊液漏是脊柱外科中较为常见的的并发症,如处理不当,将会引起脑脊髓膜炎,危及患者生命,应当引起脊柱外科医师的高度重视。自1999年8月~2005年12月共出现胸腰椎骨折术后脑脊液漏15例,现将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4.
通痹胶囊配合手法治疗腰椎管狭窄症83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通痹胶囊配合手法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6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83例。治疗组通痹胶囊配合理疗治疗;对照组以曲安奈德注射液和VitBl,VitBl2骶管注射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愈54例,显效13例,好转7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89.2%;对照组治愈52例,显效15例,好转6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88%,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通痹胶囊配合手法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5.
桂枝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其方由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组成,具有解肌发表,调和营卫的作用,原为治疗太阳中风证而设。我们临床上应用桂枝汤及其变方治疗各型感冒,疗效颇佳,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6.
目的比较单侧与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单枚Cage椎间融合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6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组为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组19例,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组17例,均行单枚Cage椎间融合固定。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花费、融合率及并发症,临床疗效评估采用腰痛和下肢VAS,JOA评分及ODI指数。所有患者均随访2年。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腰痛和下肢疼痛VAS、JOA评分及ODI指数较术前明显改善,存在显著性差异。单侧组在术中出血、手术时间及住院花费方面明显少于双侧组。在腰痛VAS、JOA评分及ODI指数方面,单侧组于术后1周、3个月随访时优于双侧组。术后所有患者均骨性融合,2组均未出现钉棒松动及Cage移位。结论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取得与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相同的临床效果,且有效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促进早期术后康复,减少住院花费的优点。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对76例复杂髋臼骨折行手术治疗,均采用Kocher-Langenbeck和髂腹股沟前后联合入路。结果术后随访6~13个月,平均9.6个月,根据Matta影像学评分,解剖复位57例,复位满意14例,复位不满意5例。按改良D’Aubigne和Postel评分标准评定关节功能:优51例,良12例,可9例,差4例,优良率为82.9%。结论复杂髋臼骨折术前三维CT重建对骨折准确分型和选择合理的手术入路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8.
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简称0C),是以传统的中医处理骨折的原则为根据,汲取了西医治疗骨折的优点,按照早期一次无损伤或少损伤的正确复位(不包括关节的外固定),及时恰当的功能锻炼,以及必要的内、外用药来治疗骨折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29.
目的:通过观察抗感染喷剂对制备SD大鼠背部全层皮肤切除模型后创伤修复中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表达的影响,旨在从分子生物学角度探讨抗感染喷剂对创伤修复作用机制。方法:将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抗感染喷剂实验组、康复新液药物对照组及生理盐水空白组,采用全层皮肤切除模型,于伤后12小时后分组外喷抗感染喷剂、康复新液、生理盐水,5ml/次,每日2次,连续用7日,在用药7d后取出肉芽组织。对PDGF采用免疫组化法和原位杂交后,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SD大鼠皮肤创伤肉芽组织阳性细胞计数与远离创伤切口的皮肤相同结构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抗感染喷剂实验组与康复新液药物对照组比较,阳性细胞光密度及细胞阳性染色均有显著增多(P〉0.05);(3)抗感染喷剂实验组、康复新液药物对照组分别与生理盐水空白组比较,阳性细胞光密度及细胞阳性染色均有显著增多(P〈0.01)。结论:抗感染喷剂对SD大鼠皮肤创伤修复中PDGF阳性细胞的含量有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骨水泥单侧与双侧分布对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对42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经单侧穿刺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依据骨水泥是否过中线分布分为两组,单侧组12例(12个椎体),双侧组30例(30个椎体),观察两组手术前后VAS评分、椎体平均高度、局部Cobb角以及术椎、非术椎椎体再骨折发生情况。结果单侧组与双侧组术后及随访时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椎体平均高度及局部Cobb角较术前均有显著恢复(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邻近椎体再骨折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椎椎体再骨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论骨水泥是否过中线分布,均可取得有效的临床效果,且并未增加邻近椎体骨折的发生率;但单侧骨水泥分布有可能造成强化椎体再骨折;骨水泥过中线分布时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