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2篇
临床医学   6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可溶性止血纱布在外伤性脑出血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1995年6月至1999年6月共行脑内血肿清除术120例,其中60例用可溶性止血纱布贴敷在血肿腔内壁上,止血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20例,年龄30-72岁,平均42岁,按随机法将120例分为两组,第一组60例,血肿清除术后采用明胶海绵贴敷在血肿腔内壁上止血;第二组60例血肿清除术后采用可溶性止血纱贴敷在血肿腔内壁上止血。两组患者年龄及身体状况大致相同,具有可比性。1.2使用方法第一组在病人行常规血肿清除术,血肿腔内贴敷明胶海绵,置引流管一根,术后使用止血药物及抗…  相似文献   
12.
颅脑损伤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神经源性肺水肿的诊断及有效治疗措施。方法:通过对12例患者(男10例,女2例)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如:气管插管或切开,脱水、利尿、激素、强心、血管活性药物、机械辅助呼吸。结果:12例患者,生存7例,死亡5例。结论:神经源性肺水肿病情复杂,发展迅速,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早确诊,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可提高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14.
本文总结 12例原发性高血压性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患者的诊断治疗体会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男 8例 ,女 4例。年龄 42~ 68岁 ,平均 5 5 8岁。患高血压 1 2~ 8年 ,平均 5 6年。没有治疗或不正规治疗7例 ,有肝病史者 3例 ,长期酗酒者 1例。1 2 临床表现及CT检查 见表 1。   表 1 临床表现及CT检查结果GCS 血   压(从入院至血肿扩大时 )发病距首次CT时间 两次CT间隔时间 血肿部位内囊 /丘脑 /壳核 /其它 血 肿 量8 8分(入院时 ) 1 80~ 2 50 / 95~ 1 2 0mmHg <6h8例<2 4h9例 3/ 4 / 2 / 3(…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重度脑室出血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3例重度脑室出血的病例行双侧脑室外引流及腰池持续引流治疗。结果:存活率80.5%(29/36),死亡率19.5%(7/36),CT显示三、四脑室内血肿清除时间3-6天,平均4.3天。结论:及早疏通脑室系统梗阻是脑室出血的治疗关键,双侧脑室外引流及腰池引流治疗重度脑室出血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对我科1998—01-2005—12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中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26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术后复发的原因及其治疗方法。方法12例复发者再次手术,切取的包膜作病理切片,光镜下观察包膜组织的变化。结果11例复发者经再次手术治疗治愈,1例在一周内再次复发,经第三次手术治愈。手术标本光镜下观察发现包膜内血管增生伴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结论手术操作轻柔,避免颅内压急剧变化和血肿残留,保持引流通畅,是降低CSDH术后复发的有效措施。慢性硬膜下血肿复发的首选治疗方法是钻孔引流术。  相似文献   
18.
我院于 1990~ 2 0 0 1年用骨水泥修补颅骨缺损 78例 ,效果满意 ,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男 5 6例 ,女 2 2例 ,年龄 6~ 49岁 ,二期修补时间 3~ 10个月 ;缺损原因 :外伤术后 71例 ;肿瘤术后 7例。缺损部位 :额颞部 47例 ,额部 10例 ,颞部 14例 ,顶枕部 7例 ;缺损面积 :最大 10cm× 9cm ,最小 2 5cm× 3cm。1 2 手术操作 全麻下 (或局麻 ) ,超过颅骨边缘 0 5cm切口或沿原切口达颅骨 ,显露缺损区域。此时 ,将骨水泥与单体混合并搅匀 ,面团期时揉成饼状贴于缺损区域 ,用剪刀修剪其与缺损区域形态相符 ,并用手按压到满意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简易颅内压(ICP)、脑灌注压(CPP)监测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对高血压脑出血57例患者术后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监护组(28例)和对照组(29例)。监护组将ICP的变化分为〈2000Pa,2000~3000Pa,〉3000Pa3组,并随时调整治疗。对照组根据常规经验进行术后治疗。结果监护组ICP与GCS成负线性相关性,P〈0.05。预后情况监护组优于对照组(P〈0.05),且不同ICP、CPP之间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监护组甘露醇的应用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进行ICP、CPP监护有利于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