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6篇
外科学   54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01.
102.
103.
背景:投弹骨折是部队新训期间常见的训练伤之一,手术治疗可以达到早期功能锻炼的目的,本文对应用髓内钉和锁定加压钢板的疗效进行了比较。 目的:比较闭合复位、AO非扩髓肱骨髓内钉系统(UHN)经皮置钉固定与切开复位干骺端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治疗肱骨投弹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对32例肱骨干中下段投弹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UHN组(15例)均采用闭合复位、顺行经皮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技术、LCP组(17例)均采用后路切开复位、干骺端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通过手术时间、失血量、骨折平均愈合时间、切口并发症、周围神经损伤和肩肘关节Rodriguez-Merchan评分评定疗效。 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47(31±12.5)个月。UHN组与LCP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折平均愈合时间及切口并发症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周围神经损伤、肩肘关节功能评分方面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UHN与干骺端LCP治疗肱骨投弹骨折均可获得满意疗效。髓内钉具有创伤小、切口并发症少的优势,但平均愈合时问及手术时间相对较长。  相似文献   
104.
颈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2002年6月以来应用颈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技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患者41例,获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23例,女18例,年龄17~58岁,平均36岁。致伤原因:车祸伤30例,摔伤7例,砸伤4例。陈旧性损伤8例,新鲜损伤33例。损伤部位:C1、C23例,C22例,C34例,C3、C46例,C45例,C  相似文献   
105.
颈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颈椎骨折脱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颈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Axis系统经椎弓根内固定治疗颈椎骨折脱位41例。所有病例术前均行X线、CT及MRI检查并根据测量结果对每一椎弓根钉实施个体化置入。[结果]41例全部获得6~12个月随访,切口均Ⅰ期愈合,无1例近期死亡。共置入螺钉218枚,有196枚(90%)位置正确,22枚存在不同程度偏差,其中1l枚造成神经根损伤,1枚疑有血管损伤。有38例获得满意复位并骨性愈合,有3例因系陈旧骨折脱位术中未完全复位,术后出现神经根刺激症状,其中1例术后因退钉而改行前路手术。在25例脊髓及神经根损伤病例中,有6例系脊髓完全损伤,术后均无恢复;其余19例为脊髓和神经根不全损伤,术后神经功能均获明显改善甚至恢复正常。[结论]颈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的安全有效方法之一。合理选择手术适应证,熟悉颈椎解剖结构。术中规范操作以及置钉个体化等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6.
我国传统中药企业节能研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综述中药企业生产节能问题研究进展,为实现综合节能提供参考。方法:结合国内外表的有关制药工艺进行研究分析。结果:从过程系统工程和现代管理的角度给出一套整体解决方案。结论:通过先进的管理理论和先进过程系统技术在中药生产过程中的集成应用,可以实现中药企业用能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基层部队官兵复发性肩关节脱位的原因、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我院骨科2000年8月—2012年8月期间收治的确诊为复发性肩关节脱位的27例官兵的临床资料,并采用Rowe评分量表和牛津大学肩关节不稳评分量表(OSIS)对随访患者进行评估。结果 25例患者接受手术,术后21例完成随访,随访时间为6~72(46.7±3.76)个月。15例肩关节功能恢复正常,3例外旋、上举轻度受限,2例脱位复发,1例存在活动疼痛。手术前后Rowe评分为(38.1±14.8)分和(85.8±14.6)分(P<0.01)。术后优良率较术前提高76.1%;手术前后OSIS评分为(42.7±6.4)分和(19.7±5.8)分(P<0.01)。结论初次脱位后全面的诊断、充足的固定时间、合适的手术方式选择以及术后系统的康复锻炼是预防和治疗部队官兵复发性肩关节脱位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08.
刘兵  马翔宇  杨超  周大鹏 《中国骨伤》2023,36(6):574-578
目的:分析和探讨微型针板内固定治疗C型桡骨极远端骨折的可行性及疗效,以期寻求治疗此类骨折的可靠固定方法。方法:选择从2019年12月至2021年6月进行治疗的10例C型桡骨极远端骨折,男5例,女5例;左侧6例,右侧4例,年龄35~67岁。均以微型针板内固定治疗。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随访,时间6~18个月。所有患者骨折顺利愈合,骨折愈合时间10~16周。随访期间所有患者疗效满意,无切口感染发生,均未发现腕关节慢性疼痛及创伤性关节炎表现。末次随访时腕关节Mayo评分为85~95分,其中优7例、良3例。结论:微型针板能够有效固定C型桡骨极远端骨折,腕关节锻练时间早,具有固定强度高、复位维持好、并发症少、优良率高等优点,是治疗C型桡骨极远端骨折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09.
目的观察应用带袢微型钢板治疗陈旧性下胫腓联合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23例陈旧性下胫腓联合不稳患者采用带袢微型钢板弹性固定的方法进行手术治疗,其中男性19例,女性4例;年龄33~47岁,平均(38.4±5.1)岁。术中对内踝和下胫腓联合间隙清创后,用2枚带袢微型钢板实施下胫腓联合固定。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关节功能评分(AOFAS)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本组病例随访7~27个月,平均(15±5.8)个月。踝关节周围骨折均获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0~18周,平均(10.5±3.5)周。术后3d、2个月和6个月复查X线及CT提示下胫腓联合间隙良好,无植入物移位、下胫腓再次分离、切口感染、愈合不良及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术前AOFAS评分(65.23±14.45)分,术后(87.37±12.58)分,全部病例较术前明显改善,评分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带袢微型钢板治疗陈旧性下胫腓联合不稳利于患者早期康复,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膜诱导技术治疗成人长骨大段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沈阳军区总医院利用膜诱导技术治疗成人长骨大段骨缺损患者31例。其中,17例初始损伤为开放粉碎性骨折合并感染,13例为慢性骨髓炎,1例为大段骨囊肿。Ⅰ期彻底清创后骨缺损长度为6.7~12.1 cm,平均(7.5±1.2)cm,在骨缺损处填塞抗生素骨水泥诱导生成生物膜,并修复缺损的皮瓣。Ⅱ期在膜内植自体髂骨,修复骨缺损,观察膜诱导技术治疗成人长骨大段骨缺损临床疗效。术后末次随访采用中文版SF-36量表评定手术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1~34个月,平均(28.5±3.0)个月。其中,28例患者在5~7个月获得Ⅰ期骨愈合,平均(5.3±1.7)个月;2例Ⅱ期术后发生感染,再次行膜诱导技术治疗,达到临床骨愈合;1例出现踝关节僵直;其余未出现术后并发症。末次随访SF-36量表各项评分均较术前改善(P<0.05)。结论膜诱导技术治疗胫骨大段骨缺损可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