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408篇
  免费   2467篇
  国内免费   1877篇
耳鼻咽喉   224篇
儿科学   847篇
妇产科学   355篇
基础医学   2142篇
口腔科学   711篇
临床医学   7342篇
内科学   3906篇
皮肤病学   378篇
神经病学   1275篇
特种医学   1956篇
外国民族医学   55篇
外科学   3877篇
综合类   15356篇
预防医学   5761篇
眼科学   599篇
药学   5670篇
  49篇
中国医学   5905篇
肿瘤学   1344篇
  2024年   264篇
  2023年   972篇
  2022年   803篇
  2021年   809篇
  2020年   893篇
  2019年   1031篇
  2018年   989篇
  2017年   628篇
  2016年   877篇
  2015年   914篇
  2014年   2571篇
  2013年   1922篇
  2012年   2343篇
  2011年   2486篇
  2010年   2420篇
  2009年   2474篇
  2008年   2317篇
  2007年   2617篇
  2006年   2502篇
  2005年   2445篇
  2004年   2348篇
  2003年   1996篇
  2002年   1693篇
  2001年   1660篇
  2000年   1747篇
  1999年   1915篇
  1998年   1691篇
  1997年   1694篇
  1996年   1660篇
  1995年   1362篇
  1994年   1296篇
  1993年   966篇
  1992年   908篇
  1991年   843篇
  1990年   803篇
  1989年   644篇
  1988年   340篇
  1987年   298篇
  1986年   251篇
  1985年   245篇
  1984年   192篇
  1983年   170篇
  1982年   172篇
  1981年   143篇
  1980年   106篇
  1979年   84篇
  1978年   63篇
  1977年   27篇
  1965年   32篇
  1957年   1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目的:串联质谱技术是近几年应用于临床检验的新技术,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一次试验可检测数十种物质的优点。本文通过对近4年的质控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及应对措施。方法:美国CDC每年提供4批酰基肉碱质控干血滤纸片,酰基肉碱检测方法为取直径为3mm的质控干血滤纸片放入96孔聚丙烯板,经含酰基肉碱内标的甲醇萃取,盐酸正丁醇衍生后,进行串联质谱检测。分析本实验室质控结果与美国CDC检测结果的偏差及其他实验室质控结果(169个实验室的均值)与美国CDC检测结果的偏差之间的差异。结果:本实验室每次质控结果所有酰基肉碱均在美国CDC检测结果95%可信区间内,且每一批结果的临床评价与美国CDC质控临床评价完全一致。本实验室质控结果与美国CDC检测结果的偏差与其他实验室质控结果与美国CDC检测结果的偏差比较,无显著差异,丙酰基肉碱差异显著(Z=-2.638,P〈0.005),戊二酰基肉碱差异亦显著(Z=-2.482,P〈0.005)。结论:本实验室酰基肉碱质控结果,达到美国CDC的质控要求,丙酰基肉碱检测值偏高,其阳性判断切割值设定也相应增高,而戊二酰基肉碱检测值偏低,其阳性判断切割值设定也相应降低。  相似文献   
982.
983.
血管新生(Angiogenesis)受到多种因子的调节,包括血管新生诱导剂和抑制剂,这些因子之间相互作用结果与肿瘤及血管新生性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84.
北京地区病毒性脑炎患者病原体的分离和初步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1991年夏秋季,我们从41例北京儿童医院临床诊断为病毒性脑炎(非乙脑)患者的75份急性期血和/或脑脊液中分离到33株病毒。对其中12株进行电镜观察,电镜下均见大小相同的球形病毒颗粒,毒粒的直径约为44.78±1.35um,无囊膜,具双层蛋白外壳,视野内多见空心颗粒。超薄切片显示病毒在感染细胞的胞浆内发生,直径约为47.6±2.3um。正常细胞中未见病毒颗粒。对其中3株病毒进行理化性状分析,多次试验均显示该病毒抵抗5'-碘脱氧尿苷,抵抗乙醚,耐酸,能在地鼠肾BHK-21和白纹伊蚊C6/36细胞上增殖并出现细胞病变。该病毒与本室制备的披膜病毒科甲组、乙脑病毒和布尼亚病毒科的组特异性免疫腹水均不反应。脑内接种3日龄乳小白鼠可引起不规律的发病和死亡。上述结果表明,该病毒是一类45um左右、无囊膜、耐酸的RNA病毒。  相似文献   
985.
前言在临床方面和研究室中使用的各种器具器材,是支持着当今医疗现代化的硬件之一。在日本的法规体制中,这些器具器材归属于药事法之下。据此法第二条定义,其名称为“医疗用具”。进而,根据此项政令规定了表1列出的分类方法及其例举。由表1可见,这些用具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与人体相接触使用,其应用结果是为了达到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目前一般把医疗用具的构成材料统称为医用材料。医用材料怎样才能达到医疗用具所需的功能性和安全性呢?寻求这一目标的研究,在合成、制备方面广泛展开,在实用方面不断取得成果。这方面的研究是现代医学进步的要求以及由此相适应的高分子科学、  相似文献   
986.
一种基于独立成分分析的功能磁共振数据处理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独立成分分析(ICA)是统计信号处理中的一项新技术,用来从混合信号的多维观测中提取具有统计独立性的成分。我们针对功能磁共振数据处理,采用先对相邻的两体元信号作ICA分离,然后与参考信号进行相关,把相关系数大于一定阈值的体元作为刺激引起兴奋的体元,从而实现刺激的功能定位。经实际脑功能磁共振数据试验,初步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87.
生物发光现象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不管是在陆地或是海洋都有发光生物的踪迹。其中基于荧光素酶的生物发光系统被广泛研究,启发着人类在基因、表观遗传等方面进行探索,并且开发出一系列相关的检测方法,用于体内体外各方面研究。本文从生物发光系统、荧光素酶的种类以及荧光素酶生物发光检测方法的开发与应用这几个方面进行总结,简要概括近年来基于荧光素酶生物发光检测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88.
血清铁快速灵敏检测试剂盒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血清铁试剂盒测定36例血清铁含量,平均值为18.4μmol/L,用亚铁嗪法测定,平均值为18.5μmol/L,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该法的工作曲线范围为0~71.6μmol/L,回收率98.6~102.6%,批内、批间精密度分别小于2.23%和2.80%。与亚铁嗪法相比,相关性很好(r=0.9957)。结果表明,本试剂盒方法具有灵敏、准确、快速、简便、血清耗量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989.
990.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iciency of percutaneous balloon angioplasty of coarctation o f the aorta in children and discuss its risk factors that can lead to poor long -term results.Methods From September 1987 to August 1999, 24 patients underwent 27 balloon angioplasty procedures for native or recurrent coarctation of the aorta at our institution . There were 19 patients with discrete (membranous) coarctation, 4 patients wit h long-segment and aortic arch hypoplasia, and 1 patient with postoperative recu rr ence. The balloon diameter was chosen not to exceed the diameter of the aorta p roximal to the stenotic site (11.06±2.80 mm vs 11.78±3.18 mm), with th e chosen diameter two to four times that of the stenotic segment (2.57±0.68 t imes). The patients have been followed up for half to twelve years (mean 6.2 ±2.8 years). Satisfactory result was defined as a reduction in the pressure g radient across the site of coarctation to ≤20 mm Hg. Results The systolic pressure gradient across the coarctation site decreased from 48. 17±14.68 mm Hg to 14.96±13.12 mm Hg (P<0.01) and the diameter of the coarctation site increased from 4.66±2.43 mm to 8.80±3.32 mm (P<0. 01). Immediate satisfactory results were obtained in 19 patients (79%). Of the 5 patients with unsatisfactory results, 4 had aortic arch hypoplasia and 1 had membranous coarctation. Of the 19 patients with satisfactory results, 18 patie nts had membranous coarctation and 1 patient had recurrent postoperative coarcta tion. No aneurysm and other complications had occurred in any patients at the follow-ups. Conclusion Percutaneous balloon angioplasty is an effective treatment alternative to surger y in most patients with recurrent postoperative or native membranous coarctation of the aorta. It should not be recommended for the coarctation of aortic arch hypoplasi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